- 中國城鄉居民高等教育投資收益與風險研究:基于機會平等性視角
- 馬文武
- 828字
- 2020-11-13 09:59:03
0.4.1.1 教育投資收益與風險關系研究
隨后在人力資本投資風險理論指導下很多學者研究了教育投資收益與風險的關系,得出的基本結論是:收益與風險呈正相關。Levhari & Weiss(1974)通過構建一個教育選擇的兩期模型,將投資風險納入模型中,考察不同風險水平對教育投資決策的影響。研究最后表明:教育水平提高的同時收入風險相應增加,收入風險增加的情況下必然減少教育投資。Williams(1979)通過動態規劃模型,檢驗了風險性人力資本投資和其他可市場化的資產投資之間的聯系,發現不確定性增加導致人力資本投資的減少
。Feinberg(1981)對男女性別的教育收益風險進行了比較分析,他利用6年的面板數據經驗研究發現:整體上教育的平均收益隨著風險的增加而增加;性別對比發現女性在風險條件下獲得的工資補償顯著低于男性
。Judd(2000)將教育投資與勞動力市場相結合,將資本投資中的資產定價模型轉化為人力資本投資模型,經過實證研究分析了投資收益與風險正相關的內在機制:由于教育投資中存在各種風險,這將會減少人們對人力資本投資的傾向,從而導致教育投資的收益較大,但同時教育投資風險也伴隨收益的增大而增大
。Harmon、Hogan & Walker(2001)將標準的人力資本收益函數進行拓展,把學校教育投資收益率的分散程度加入到函數中,經研究認為:即使是在允許可觀測到的個人特征存在差異時,教育投資收益率的分散程度也較大,造成了教育投資風險的增大,要規避這種風險須從成本、收益兩方面入手,減少教育投資成本的同時提高教育投資收益率
。Pereira & Martins(2004)利用16國數據,采用分位數回歸方法研究發現風險和教育收益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Costa & Maestri(2007)指出教育投資是一個風險增加活動,為了減少這種風險,他們用“木桶理論”提出最優的教育投資應該是投資在那些目前教育投資不足的領域
。Hartog、Ophem& Bajdechi(2007)通過構建一個服從標準人力資本模型的模擬模型來模擬個人的教育決策,研究沖擊對期望收益和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影響,結果發現:在人力資本隨機情況下,收入風險與個人教育投資呈負相關,但這種關系在風險偏好型家庭被弱化甚至轉向為正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