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林妹妹為什么愛哭:《紅樓夢》新解作者名: 楊珍惠本章字數: 14322字更新時間: 2020-06-30 15:27:30
第一章 林妹妹為什么愛哭
的確,一部《紅樓夢》,就是用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眼淚寫成。單對林妹妹的眼淚,筆者做了一個統計,書中一百二十回,其中有二十四回出現了林妹妹哭的場景,而出現流淚的文字,共有九十余處。
仔細來看林妹妹的哭,其中有兩回三次是為父母的去世而哭,其余二十二回,幾乎全部都是為愛情而哭,為與賈寶玉的愛而流淚。作者在第一回就說得明白:
第一回: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那時這個石頭因媧皇未用,卻也落得逍遙自在,各處去游玩,一日來到警幻仙子處,那仙子知他有些來歷,因留他在赤霞宮居住,就名他為赤霞宮神瑛侍者。他卻常在靈河岸上行走,看見這株仙草可愛,遂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后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甘露滋養,遂脫了草木之胎,得換人形,僅僅修成女體,終日游于“離恨天”外,饑餐“秘情果”,渴飲“灌愁水”。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內郁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常說“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若下世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還得過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都要下凡,造歷幻緣,那絳珠仙草也在其中。
從全書中看,絳珠仙草即林黛玉,神瑛侍者即賈寶玉,他們是《紅樓夢》的男女主角,一部《紅樓夢》就是講述他倆愛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圍繞他倆的愛情悲劇,全書牽出了一系列女兒的不幸人生,作者對造成她們悲劇的社會制度和文化道德進行了深刻反思和批判,以喚起讀者對社會變革的思考,這就是寶、黛愛情的深層意義。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也最復雜的感情,愛情給人類帶來極大幸福的同時也會帶來極大的痛苦,因而,愛情總是充滿眼淚。《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可謂是愛情大師,把戀愛中男女最復雜最微妙的感情心理變化描寫得非常細膩和生動,這在中國文學史上從來沒有過。也許中國古人難以體會到愛情心理的復雜微妙,因為在男尊女卑的時代,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三從四德”的婚姻文化制度下,古代女子很難體驗戀愛的感覺,而結婚后,家庭中夫唱婦隨的從屬地位,使妻子對丈夫只能低眉順眼,逆來順受,哪里可能有平等的愛情地位?女性難以在情感中自由地表現喜怒哀樂,而男人高高在上,三妻四妾,也不愿或不必去體會女人的情感需要。如果有婚后愛情,也大多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真正平等愛情中的那種復雜感情和微妙心理變化該如何體會?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愛情大多比較空泛,最動人的文學愛情作品如《孔雀東南飛》《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西廂記》《牡丹亭》等也主要是寫愛情與封建家長或者與社會文化的矛盾,對戀愛雙方的心理變化和性格沖突不能具體而微,因此愛情的感染力也有限。而《紅樓夢》把寶、黛愛情放在相對寬松自由的大觀園內,讓兩位愛情主角相對自由戀愛,并著力描寫了兩人的戀愛經歷,從發生、發展到結束,尤其是林妹妹對賈寶玉的愛情心理變化,兩人之間為愛發生的矛盾、感動,充滿了痛苦和歡笑,二人為此流下了無數深情的眼淚,這種愛的眼淚和感情,其悲喜交替,也許只有現代社會戀愛中的男女才能體會。當筆者在反復體會寶、黛愛情的同時,正在反復聽賞著名歌手姜育恒的情歌,歌聲是那么深情憂郁,表現出的現代愛情仍然有著那么多的歡笑和痛苦,那么多的眼淚和無奈,仿佛就是《紅樓夢》的配曲。林妹妹的眼淚正是愛情的眼淚,包含著那么多的真情、深情和癡情。分析林妹妹的眼淚,有如下一些心理及變化:
全書中林妹妹只有三次不是為賈寶玉(愛情)而哭:一回是母親去世,離家時與父親辭別,到賈府時見到賈母等親人哭了兩次;一回是父親去世,再到賈府,見賈母等人大哭一次。但這三次也是林妹妹的身世交代,小小年紀,父母雙亡,身世孤苦,為后來的愛情不幸設下了伏筆。
第三回:那女學生原不忍棄父而去,無奈他外祖母必欲其往,且兼如海說:“汝父年已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減我內顧之憂,如何不去?”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隨了奶娘及榮府中幾個老父登舟而去。
黛玉知是外祖母,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著大哭起來。當下侍立之人,無不下淚,黛玉也哭過不休。
第十六回:好容易盼到明日午錯,果報:“璉二爺和林姑娘進府了。”見面時彼此悲喜交集,未免大哭一場,又致慰慶之詞。
其余22回90余次的眼淚,都與賈寶玉有關。
第一,初識寶玉。此時黛玉不知寶玉性情,寶玉為示重情摔玉,黛玉認為是自己惹的禍,因此擔心受過而流淚。
第三回:黛玉忙笑讓:“姐姐請坐。”襲人在床沿上坐了,鸚哥笑道:“林姑娘在這里傷心,自己淌眼抹淚的,說:‘今兒才來了,就惹出你家哥兒的病,豈不是因我之過!’所以傷心,我好容易勸好了。”
與賈府的侯門氣勢相比,林妹妹的家庭只算得上是一個一般官員之家。林妹妹在家常聽母親說起賈府的森嚴和寶玉的頑劣,對賈府早就抱有敬畏之心;進得賈府,再見到賈府的氣派和排場,自稱出自平民之家的黛玉很是拘謹,處處小心;見到寶玉,雖心生好感,一見如故,但畢竟不知寶玉性情,見寶玉因自己一句話便將全家珍視如命的通靈寶玉摔了,自是又悔又怕,為寶玉的莽撞、自己的過失流下了第一次眼淚。
第二,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性情自然流露。
第五回:既熟慣,則更覺親密;既親密,則不免有求全之毀,不虞之隙。這日不知為何,二人言語有些不合起來,黛玉又在房中獨自垂淚,寶玉又自悔言語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漸漸回轉來。
林妹妹進賈府時只有七八歲,寶玉才八九歲,二人在賈母的疼愛下,一桌吃飯,一床睡覺,一起長大,雖投緣,但難免有矛盾。正如作者所言:二人越熟悉,感情越深;感情越深,就越不避諱。優缺點都不必掩飾,自然流露的感情,就當然包括有吵吵鬧鬧。脂硯齋也評論道:“不獨黛玉寶玉二人,亦可為古今天下親密人當頭一喝。”試問如今戀人,哪一對沒有鬧過矛盾、沒有哭過呢?
第三,隨著年齡漸漸增長,林妹妹情竇初開,對寶玉暗生情愫,特別在意自己在寶玉心中的地位,寶玉是否在意她,是林妹妹的心頭之隱,如寶玉不在意,就會生氣,但又不好意思表明,就只有使氣流淚,賈寶玉一哄,就和好如初,這也是戀人之間常有的事。
第十七回:少時襲人倒了茶來,見身邊佩物,一件不存,因笑道:“帶的東西必又是那起沒臉的東西們解了去了。”黛玉聽說,走過來一瞧,果然一件無存,因向寶玉道:“我給你的那個荷包也給他們了?你明兒再想要我的東西,可不能夠了!”說畢,生氣回房,將前日寶玉囑咐他做而未完之香袋,拿起剪子來就鉸。寶玉見他生氣,便忙趕過來,早已剪破了。寶玉曾見過這香袋,雖未完工,卻十分精巧,無故剪了,卻也可氣。因忙把衣領解了,從里面衣襟上將所系荷包解了下來,遞與黛玉道:“你瞧瞧,這是什么東西?我可曾把你的東西給人?”林黛玉見他如此珍重,帶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又自悔莽撞剪了香袋,低著頭一言不發。寶玉道:“你也不用剪,我知你是懶怠給我東西。我連這荷包奉還,何如?”說著擲向他懷中而去。黛玉越發氣得哭了,拿起荷包又剪。寶玉忙回身搶住,笑道:“好妹妹,饒了他罷!”黛玉將剪子一摔,拭淚說道:“你不用合我好一陣歹一陣的,要惱就撂開手。”說著,賭氣上床,面向里倒下拭淚。禁不住寶玉上來“妹妹”長“妹妹”短賠不是。
黛玉被寶玉纏不過,只得起來道:“你的意思不叫我安生,我就離了你。”說著往外就走。寶玉笑道:“你到那里,我跟到那里。”一面仍拿著荷包來帶上。黛玉伸手搶到:“你說不要,這會子又帶上,我也替你怪臊的。”說著“嗤”的一聲笑了。寶玉道:“好妹妹,明兒另替我做個香袋兒罷。”黛玉道:“那也瞧我的高興罷了。”
第四,戀愛中的女孩子總是有些嬌羞,在男孩子面前難免矯情,明明是愛,偏要說恨。林黛玉除了女孩子本身天然的羞怯矯情外,也受著男女授受不親、女兒要端莊貞靜的封建文化影響,對寶玉的大膽表白認為是不合禮節,所以氣惱多心,對寶玉假作正言厲色,以維護女兒的尊嚴。
第二十三回:指著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淫詞艷曲弄了來,說這些混賬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母去!”說到“欺負”二字,就把眼圈兒紅了,轉身就走。
當寶玉自知失言,嚇得求饒時,黛玉又借用西廂之句,說寶玉也是“銀樣蠟槍頭”,看來,她也是嚇嚇寶玉而已,并不是真生氣。
第二十六回:寶玉笑道:“好丫頭,‘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舍得叫你疊被鋪床。'”黛玉登時撂下臉來說:“二哥哥你說什么?”寶玉笑道:“我何嘗說什么?”黛玉便哭道:“如今新興的,外頭聽了村話來,也說給我聽;看了混賬書,也拿我取笑兒。我成了替爺們解悶兒的。”一面哭,一面下床來,往外就走。
寶玉趕忙賠不是,黛玉又原諒了他,見寶玉被賈政叫去了一日沒有回來,便替他憂慮。
第五,愛情排他,戀愛中的人最易吃醋。寶釵到賈府時,黛玉與寶玉已經十二三歲,已經有了親密感情,雖未清楚認識到,但已有了愛情的萌芽。對寶釵的到來或出現,黛玉潛意識里感覺到了威脅,黛玉不僅感知到了寶釵的巨大威脅,而且看出了寶釵的藏奸,料知自己不是對手,只有對寶玉生氣。黛玉希望寶玉對自己真心,擔心寶玉喜歡寶釵,故而產生醋意,向寶玉使氣,看到寶玉在意自己,又有些欣慰和感動,再次流淚,寶玉說了半天體己話后,兩人和好如初。
第二十回:正值林黛玉在旁,因問寶玉:“在那里來?”寶玉便道:“在寶姐姐家來。”黛玉冷笑道:“我說呢,虧在那里絆住,不然早就飛了來了。”寶玉道:“只許同你玩,替你解悶兒;不過偶然去他那里一遭,就說這話。”黛玉道:“好沒意思的話!去不去,管我什么事?又沒叫你替我解悶兒,可許你從此不理我呢!”說著,便賭氣回房去了。
正說著,寶釵走來,說:“史大妹妹等你呢。”說著,便推寶玉走了。這里黛玉越發氣悶,只向窗前流淚。
沒兩盞茶時,寶玉仍來了。黛玉見了,越發抽抽噫噫地哭個不住。
第二十六回:(黛玉因醋意發生誤會,以為寶玉對寶釵好,對自己生氣了,心里委屈傷心。)晴雯偏生還沒聽見,便使性子說道:“憑你是誰,二爺吩咐的,一概不許放人進來呢!”黛玉聽了,不覺氣怔在門外,待要高聲問他,逗起氣來,自己又回思了一番:“雖說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樣,到底是客邊。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如今認真慪氣,也覺沒趣。”一面想,一面又滾下淚珠來了。真是回去不是,站著不是。正沒主意,只聽里面一陣笑語之聲,細聽一聽,竟是寶玉寶釵二人。黛玉心中越發動了氣,左思右想,忽然想起早起的事來:“畢竟是寶玉惱我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嘗去告你去了,你也不打聽打聽,就惱我到這步田地!你今兒不叫我進來,難道明兒就不見面了!”越想越覺傷感起來,也不顧蒼蒼露冷,花徑風寒,獨立墻角邊花陰之下,悲悲切切,嗚咽起來。
第二十七回:話說黛玉正自悲泣,忽聽院門響處,只見寶釵出來了,寶玉襲人一群人送了出來。待要上去問著寶玉,又恐當著眾人問羞了寶玉不便,因而閃過一旁,讓寶釵去了,寶玉等進去關了門,方轉過來,尚望著門灑了幾點淚。
第六,戀愛中的少女總是多愁善感,林妹妹又是一個多情的少女,春冬交替、花開花謝、草木枯榮都能使她觸景生情,傷時感物。戀愛中的她,一會兒是喜,一會兒又憂;詩情滿腹的她,不免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黛玉聰明多情,對大自然的春花秋月和人生的變化無常,時有感觸,對有性靈的文學作品的領悟能力很強,常常產生共鳴和感動,并為之流淚。黛玉與寶玉共讀《西廂記》后,聽了寶玉的表白,再聽到《牡丹亭》唱曲后,感動、感懷、感傷,一起涌上心頭,默默流淚。
第二十三回:都一時想起來,湊聚在一處。仔細忖度,不覺心痛神馳,眼中落淚。
第二十七回:將已到了花冢,猶未轉過山坡,只聽山坡那邊有嗚咽之聲,一面數落著,哭得好不傷心。寶玉心下想道:“這不知是那房的丫頭,受了委屈,跑到這個地方來哭。”(原來是黛玉在葬花,并吟唱花謝花飛飛滿天……)
第二十八回:話說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開門一事,錯疑在寶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見餞花之期,正在一腔無明,未曾發泄,又勾起傷春愁思,因把些殘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傷己,哭了幾聲,便隨口念了幾句。
寶玉聽后,想林黛玉花顏月貌,如花易逝,悲慟一回,找黛玉訴說衷情,二人消除誤會,和好如初。
第七,二八少女,春情悠悠,總是無端落淚,林妹妹閑在閨房,情思綿綿,難免相思淚流。
第二十七回:紫鵑雪雁素日知道黛玉的性情:無事悶坐,不是愁眉,便是長嘆,且好端端的,不知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淚不干的。先是還有人解勸,或怕他思父母,想家鄉,受委屈,用話來寬慰解勸。誰知后來一年一月的,竟是常常如此,把這個樣兒看慣了,也都不理論了。所以也沒人去理,由他悶坐,只管睡覺去了。那林黛玉倚著床欄桿,兩手抱著膝,眼睛含著淚,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至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無話。
第八十六回:回到房中,看著花,想到“草木當春,花鮮葉茂,想我年紀尚小,便像三秋蒲柳。若是果能隨愿,或者漸漸的好來;不然,只恐似那花柳殘春,怎禁得風催雨送!”想到那里,不禁又滴下淚來。
第八十七回:這黛玉不看則已,看了時,也不說穿那一件衣服,手里只拿著那兩方手帕,呆呆的看那舊詩;看了一回,不覺得簌簌淚下。
紫鵑見了這樣,知是他觸物傷情,感懷舊事,料到勸也無益,只得笑著道:“姑娘,還看那些東西做什么?那都是那幾年寶二爺和姑娘小時,一時好了,一時惱了,鬧出來的笑話兒。要象如今這樣斯抬斯敬,那里能把這些東西白糟塌了呢?”紫鵑這話原是給黛玉開心,不料這幾句話更提起黛玉初來時和寶玉的舊事來,一發珠淚連綿起來。
第八,愛情總是為心為情,付出真情,交出真心,總希望能夠得到理解和回應,如果對方不能理解和回應,就會感到委屈傷心。相愛的人吵架,往往是用情太深,多情總被無情傷,由于太重視,所以放不下。真正的愛不是不吵架、不生氣、不使小性兒,而是吵過、哭過、罵過后更加相愛,如雨后天晴一般美麗。
第二十八回:那時黛玉耳內聽了這話,眼內見了這行景,心內不覺灰了大半,也不覺滴下淚來,低頭不語。
第二十九回:那寶玉又聽見他說“好姻緣”三個字,越發逆了己意,心里干噎,口里說不出話來;便賭氣向頸上摘下“通靈玉”來,咬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勞什子!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偏生那玉堅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風不動。寶玉見不破,便回身找東西來砸。黛玉見他如此,早已哭起來,說道:“何苦來,你砸摔那啞巴東西?有砸他的,不如來砸我!”
襲人見他臉都氣黃了,眼眉都變了,從來沒氣得這樣,便拉著他的手,笑道:“你合妹妹拌嘴,不犯著砸他;倘砸壞了,叫他心里臉上怎么過的去?”林黛玉一行哭著,一行聽了這話,說到自己心坎兒上來,可見寶玉連襲人不如,越發傷心大哭起來。
紫鵑道:“雖然生氣,姑娘到底也該保重著。才吃了藥,好些,這會子因和寶二爺拌嘴,又吐了出來;倘或犯了病,寶二爺怎么過的去呢?”寶玉聽了這話,說到自己心坎兒上來,可見黛玉不如一紫鵑。又見黛玉臉紅頭脹,一行啼哭,一行氣湊,一行是淚,一行是汗,不勝怯弱。寶玉見了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該和他較證,這會子他這樣光景,我又替不了他。”心里想著,也由不得滴下淚來了。
黛玉哭道:“我也是白效力,他也不稀罕,只有別人替他再穿好的去。”
第九,撒嬌是人的天性,戀愛中的女兒更喜歡撒嬌,目的是在愛自己的人面前示弱,以得到更多的關懷和憐愛,林妹妹在寶玉那里總是真情流露,也不時流淚撒嬌,使得寶玉對她更是心疼。
第三十回:紫鵑道:“身上病好了,只是心里氣還不大好。”寶玉笑道:“我曉得有什么氣。”一面說著,一面進來。只見黛玉又在床上哭。
那黛玉本不曾哭。聽見寶玉來,由不得傷心了,止不住滾下淚來。
黛玉心里原是再不理寶玉的,這會子聽見寶玉說“別叫人知道咱們拌了嘴就生分了是的”這一句話,又可見得比別人原親近,因又掌不住,便哭道:“你也不用來哄我。從今以后,我也不敢親近二爺,權當我去了。”寶玉聽了笑道:“你往哪里去呢?”黛玉道:“我回家去。”寶玉笑道:“我跟了去。”黛玉道:“我死了呢?”寶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你這……”剛說了兩個字,便又嘆了一口氣,仍拿起手帕子來擦眼淚。
黛玉雖然哭著,卻一眼看見了他穿著簇新藕合紗衫,竟去拭淚,便一面自己拭著淚,一面回身,將枕上搭的一方綃帕拿起來,向寶玉懷里一摔,一語不發,仍掩面而泣。寶玉見他摔了帕子來,忙接住拭了淚,又挨近前些,伸手挽了黛玉一只手,笑道:“我的五臟都碎了,你還只是哭。去罷,我同你往老太太跟前去。”
第十,愛情的眼淚,不都是出于生氣、傷心與悲痛,也充滿了感動、喜悅和幸福。
第二十九回:這話傳入寶林二人耳內,他二人竟未從聽見過“不是冤家不聚頭”的這句俗語,如今忽然得了這句話,好似參禪的一般,都低著頭細嚼這句話的滋味,都不覺潸然泣下。雖不曾會面,然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嘆。卻不是“人居兩地,情發一心”嗎?
第三十二回:原來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這里,寶玉一定又趕來說麒麟的原故,因心下忖度著,近日寶玉弄來的外傳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鴛鴦,或有鳳凰,或玉環金佩,或鮫帕鸞絳:皆由小物而遂終身之愿。今忽見寶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因而悄悄走來,見機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剛走來,正聽見史湘云說‘經濟’一事,寶玉又說:“林妹妹不說這樣混賬話,說這話,我也同他生分了。”
林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所驚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于我,其親熱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嘆者,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的知己,既你我為知己,則又何必有‘金玉’之論呢?既有‘金玉’之論,也該你我有之,又何必來一寶釵呢?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云:“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癥。”我雖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間,不禁滾下淚來。待進去相見,自覺無味,便一面拭淚,一面抽身回去了。
這里寶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來,忽見黛玉在前面慢慢地走著,似乎有拭淚之狀,便忙趕著上來笑道:“妹妹往哪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誰得罪了你?”林黛玉回頭見是寶玉,便勉強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寶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淚珠兒未干,還撒謊呢。”一面說,一面禁不住抬起手來,替他拭淚。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幾步,說道:“你又要死了!做什么這么動手動腳的。”寶玉笑道:“說話忘了情,不覺的動了手,也就顧不得死活。”林黛玉道:“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丟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好呢?”一句話,又把寶玉說急了,趕上來問道:“你還說這話,到底是咒我還是氣我呢?”林黛玉見問,方想起前日的事來,遂自悔自己又說造次了,忙笑道:“你別著急,我原說錯了。這有什么,筋都疊暴起來,急得一臉汗!”一面說,一面禁不住進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
寶玉瞅了半天,方說道:“你放心。”黛玉聽了,怔了半天,說到:“我有什么不放心?我不明白你這話。你倒說說,怎么放心不放心?”寶玉嘆了一口氣,問道:“你果然不明白這話,難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錯了?連你的意思若體貼不著,就難怪你天天為我生氣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話。”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多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聽了這話,如轟雷掣電,細細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竟有萬句言語,滿心要說,只是半個字也不能吐,卻怔怔的望著他。兩個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聲,兩眼不覺滾下淚來,回身便要走。寶玉忙上前拉住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說一句話再走。”黛玉一面拭淚,一面將手推開,說道:“有什么可說的?你的話我都知道了。”口里說著,卻頭也不回,竟去了。
第六十四回:只因他雖說和黛玉一處長大,情投意合,又愿同生死,卻是只心中領會,從來未曾當面說出,況兼黛玉心多,每每說話造次,得罪了他。今日原為的是來勸解,不想把話又說造次了,接不下去,心中一急,又怕黛玉惱他;又想一想自己的心,實在的是為好,因而轉念為悲,早已滾下淚來。黛玉起先原惱寶玉說話不論輕重,如今見此光景,心有所感,本來素昔愛哭,此時亦不免無言對泣。
第八十六回:(黛玉給寶玉講解琴譜)“高山流水,得遇知音”說到這里,眼皮兒微微一動,慢慢的低下頭去。
第十一,寶、黛二人相知相惜,黛玉的眼淚中也有她對寶玉的關心與疼愛。
前三十二回,作者用了十多回集中筆觸來寫寶、黛愛情的發生、發展,由互相愛慕,到多次試探,黛玉吃醋,寶玉表明心意,其中多少眼淚和感動,最終雙方明確態度,之后再無口角紛爭,基本上是和諧相戀,息息相通了。
第三十四回:(寶玉挨打后)寶玉半夢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覺有人推他,恍恍惚惚,聽得有人悲切之聲。寶玉從夢中驚醒,睜眼一看,不是別人,卻是林黛玉。猶恐是夢,忙又將身子欠起來,向臉上細細一認,只見他兩個眼睛腫得桃兒一般,滿面淚光,不是黛玉,卻是那個?
此時林黛玉雖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這等無聲之泣,氣噎喉堵,更覺利害。聽了寶玉這番話,心中雖有萬句言詞,只是不能說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說道:“你從此可都改了罷!”寶玉聽說,便長嘆一聲道:“你放心,別說這樣話。我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第五十七回:(紫鵑試探寶玉,寶玉發癡)黛玉近日聞得寶玉如此形景,未免又添些病癥,多哭幾場。
第十二,感傷身世,愛情無助。隨著寶、黛二人表明心跡,愛情充滿信任,走在一起的渴望日益強烈,可是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使沒有父母的黛玉憂心忡忡,經常為自己沒有父母兄弟和愛情無助而傷情流淚。
第三十五回:黛玉看了,不覺點頭,想起有父母的好處來,早又淚珠滿面……因暗暗的嘆道:“雙文雖然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我黛玉之薄命,一并連孀母弱弟俱無。”想到這里,又欲滴下淚來,不防廊上的鸚哥……
第四十五回:(寶釵去看黛玉并送藥,林黛玉說出心里話,二人關系變成姊妹)黛玉嘆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有心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細細算來,我母親去世的時候,又無姐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導我。怪不得云丫頭說你好,我往日見他贊你,我還不受用,昨兒我親自經過,才知道了。比如你說了那個,我再不輕放過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勸我那些話,可知我竟自誤了。若不是前日看出來,今日這話,再不對你說……你看這里這些人,因見老太太多疼了寶玉和鳳姐姐兩個,他們尚虎視眈眈,背地里言三語四的,何況于我?況我又不是正經主子,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他們已經多嫌著我呢;如今我還不知進退,何苦叫他們咒我?”
寶釵道:“這樣說,我也是和你一樣。”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親,又有哥哥;這里又有買賣地土,家里又仍舊有房有地。你不過親戚的情分,白住在這里,一應大小事情,又不沾他們一文半個,要走就走了。我是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木,皆是和他們家的姑娘一樣,那起小人豈有不多嫌的?”寶釵笑道:“將來也不過多費得一副嫁妝罷了,如今也愁不到那里。”黛玉聽了,不覺紅了臉,笑道:“人家才拿你當個正經人,把心理煩難告訴你聽,你反拿我取笑兒。”寶釵笑道:“雖是取笑兒,卻也是真話。你放心,我在這里一日,我與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煩難,只管告訴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黛玉忙笑道:“東西是小,難得你多情如此。”寶釵道:“這有什么放在嘴里的!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應候罷了。這會子只怕你煩了,我且去了。”黛玉道:“晚上再來和我說句話兒。”
(晚上下雨,寶釵沒去。黛玉寫了秋窗風雨夕詞。寶玉冒雨去看黛玉,黛玉心情很好,對寶玉十分體貼關心,給寶釵那兒送燕窩的婆子小費。)黛玉自在枕上感念寶釵,一時又羨他有母有兄;一回又想寶玉素昔和睦,終有嫌疑;又聽見窗外竹梢蕉葉之上,雨聲淅瀝,清寒透幕,不覺又滴下淚來。
第四十七回:黛玉因又說起寶琴來,想起自己沒有姊妹,不免又哭了。
第四十九回:(又來了好多姊妹)黛玉見了,先是歡喜,后想起眾人皆有親眷,獨自己孤單無倚,不免又去垂淚。寶玉深知其情,十分勸慰了一番方罷。
第五十七回:黛玉聽說,流淚嘆道:“他偏在這里這樣,分明是氣我沒娘的人,故意來形容我。”寶釵笑道:“媽媽,你瞧他這輕狂樣兒,倒說我撒嬌兒!”薛姨媽道:“也怨不得他傷心,可憐沒父母,到底沒個親人。”又摩挲黛玉,笑道:“好孩子,別哭。你見我疼你姐姐,你傷心,你知我心里更疼你呢!你姐姐雖沒父親,到底有我,有親哥哥,這就比你強了。我常和你姐姐說,心里很疼你,只是外頭不好帶出來的。你這里人多嘴雜,說好話的人少,說歹話的人多:不說你無依靠,為人做人可配人疼;只說我們看老太太疼你了,我們也‘洑上水’去了。”黛玉笑道:“姨媽既這么說,我明日就認姨媽做娘。姨媽若是棄嫌,便是假意疼我。”薛姨媽道:“你不厭我,就認了。”寶釵忙道:“認不得的。”黛玉道:“怎么認不得?”寶釵笑道:“我且問你:我哥哥還沒定親事,為什么反將邢妹妹先說與我兄弟了?是什么道理?”黛玉道:“他不在家,或是屬相生日不對,所以先說與兄弟了。”寶釵笑道:“不是這樣。我哥哥已經相準了,只等來家就放定,也不必提出人來。我說你認不得娘,你細想去!”說著,便和他母親擠眼兒發笑。
第六十四回:雪雁方說道:“我們姑娘這兩日方覺身上好些了,今日飯后,三姑娘來會著要瞧二奶奶去,姑娘也沒去,又不知想起了什么來,自己哭了一回,提筆寫了好些,不知是詩是詞。”(寶玉認為是在祭奠她的父母)
第六十七回:(寶釵送她東西后)惟有黛玉看見他家鄉之物,反自觸物傷情,想起:“父母雙亡,又無兄弟,寄居親戚家中,那里有人也給我帶些土物?”想到這里,不覺的又傷起心來了。
黛玉讓坐畢,寶玉見黛玉淚痕滿面,便問:“妹妹,又是誰氣著你了?”黛玉勉強笑道:“誰生什么氣。”……(寶玉逗她)他說:“我有我的原故,你那里知道?”說著,眼淚又流下來了……(寶玉:)“寶姐姐送咱們東西,咱們原該謝謝去。”黛玉道:“自家姊妹,這倒不必;只是到他那邊,薛大哥回來了,必然告訴他些南邊的古跡兒,我去聽聽,只當回了家鄉一趟的。”說著,眼圈兒又紅了。
且說寶玉送了黛玉回來,想著黛玉的孤苦,不免也替他傷感起來……
第七十六回:原來黛玉和湘云二人并未去睡,只因黛玉見賈府中許多人賞月,賈母猶嘆人少,又想寶釵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賞月,不覺對景感懷,自去倚欄垂淚……所以只剩湘云一人寬慰他。因說:“你是個明白人,還不自己保養。可恨寶姐姐琴妹妹,天天說親道熱,早已說今年中秋,要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詩社,大家聯句;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
第八十七回:(湘云探春等與黛玉說起南邊之事引起黛玉思鄉,眼看年齡漸大)便想著:“今日寄人籬下,縱有許多照應,自己無處不要留心。不知前生做了什么罪孽,今生這樣孤凄。真是李后主說的‘此間日中只以眼淚洗面’矣!”一面思想,不知不覺神往那里去了。(紫鵑說到燉粥)黛玉道:“我倒不是嫌人家腌臜;只是病了好些日子,不周不備,都是人家,這會子又湯兒粥兒的調度,未免惹人厭煩。”說著,眼圈兒又紅了。
第十三,黛玉天生弱質,又有心病,感動著寶玉的真愛,又為自己的身體病弱,擔心愛情不能長久而感傷。
第八十三回:湘云道:“可是三姐姐說的,那么著不樂?”黛玉哽咽道:“你們只顧要我喜歡,可憐我那里趕得上這日子?只怕不能彀了!”
黛玉流淚道:“好妹妹,你到老太太那里,只說我請安,身上略有點不好,不是什么大病,也不用老太太煩心的。”
周瑞家的回完了這件事,又說道:“我方才到林姑娘那邊,看他那個病,竟是不好呢。臉上一點血色也沒有,摸了摸身上,只剩得一把骨頭。問問他,也沒有話說,只是淌眼淚。
相思病,相思太苦必成疾病。梁山伯為祝英臺一病不起,健健康康的一個小伙子尚且為愛情把命丟,何況先天體弱的林妹妹。在男女授受不親的時代,寶、黛偷偷相戀而不敢公開表現,已給兩人帶來了不少相思之苦,而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無法掌控的愛情結局,使黛玉憂心焦慮心病難除,憂慮成疾,就連賈寶玉也為愛情弄出了一身病。(小說中寫丫頭小紅因相思賈蕓,也是為伊消得人憔悴呢。)第八十三回:黛玉做噩夢生病,賈寶玉心有感應,半夜也夢魘心痛,二人心領神會,相互關心,賈母說“偏是這兩個‘玉’兒多病多災的”。對黛玉的病,那王大夫說得好:“不知者疑為性情怪誕,其實因肝陰虧損,心氣衰耗,都是這個病在那里作怪。不知是否?”紫鵑點點頭兒,向賈璉道:“說的很是。”可見黛玉的病,很多是為了愛情心情郁結,相思過慮而致,如果能像現在男女自由戀愛,也許就不會這樣病歪歪讓人不喜歡了,這難道不是古代男女愛情的悲劇所在嗎?
第十四,寶、黛愛情逐漸加深、成熟,可是命運卻不能由自己掌控,黛玉情到深處,憂思越甚,擔心結局不妙,直至夢里驚心痛哭。
第八十二回:當此黃昏人靜,千愁萬緒,堆上心來,想起:“自己身子不牢,年紀又大了,看寶玉的光景,心里雖沒別人,但是老太太舅母又不見有半點意思,深恨父母在時,何不早定了這頭婚姻。”又轉念一想道:“倘若父母在時,別處定了婚姻,怎能彀似寶玉這般人材心地?不如此時尚有可圖。”心內一上一下,輾轉纏綿,竟像轆轤一般。嘆了一口氣,吊了幾點淚,無情無緒,和衣倒下。
第八十二回:(黛玉做噩夢,說父親續了弦,要他回去,他不信)只見邢夫人向王夫人使個眼色兒:“他還不信呢,咱們走罷。”黛玉含著淚道:“二位舅母坐坐去。”眾人不言語,都冷笑而去。黛玉此時心中干急,又說不出來,哽哽咽咽……(黛玉求老太太留下他,哭道:)“老太太,這是什么事呢。”……黛玉哭道:“我若在老太太跟前,決不使這里分外的閑錢,只求老太太救我。”賈母道:“不中用了。做了女人,總是要出嫁的。你孩子家,不知道。在此地終非了局。”黛玉道:“我在這里,情愿自己做個奴婢過活,自做自吃,也是愿意。只求老太太作主。”老太太總不言語,黛玉抱著賈母的腰哭道:“老太太,你向來最是慈悲的,又最疼我的,到了緊急的時候,怎么全不管?不要說我是你的外孫女兒,是隔了一層了;我的娘是你的親生女兒,看我娘分上,也該護庇些。”說著,撞在懷里痛哭。(見賈母不理,黛玉)深痛自己沒有親娘,便是外祖母與舅母姊妹們,平時何等待的好,可見都是假的……(又夢見自己拉著寶玉,說:)“好,寶玉,我今日才知道你是個無情無義的人了!”……(又拉著寶玉哭。寶玉剖心給黛玉看,黛玉)忙用手握著寶玉的心窩,哭道:“你怎么做出這個事來?你先來殺了我罷!”……黛玉又顫又哭,又怕人撞破,抱住寶玉痛哭。(寶玉倒在地上,黛玉放聲大哭)……
黛玉一翻身,卻原來是一場惡夢。喉間猶是哽咽,心上還是亂跳,枕頭上已經濕透,肩背身心,但覺冰冷,想了一回,“父親死得久了,與寶玉尚未放定,這是從那里說起?”又想夢中光景,無倚無靠,再真把寶玉死了,那可怎么樣好?一時痛定思痛,神魂俱亂。又哭了一回,遍身微微的出了一點兒汗。
黛玉在極度憂心中甚至產生了極度自卑的心理,寄人籬下的她,怕人厭煩,疑心婆子在罵自己。
第八十三回:(聽見婆子罵孫女)自思一個千金小姐,只因沒了爹娘,不知何人指使這老婆子來這般辱罵,那里委屈得來!因此,肝腸崩裂,哭暈去了。
偷聽寶玉定了親,黛玉杯弓蛇影開始自虐,只求一死。
第八十九回:(寶玉知道自己與黛玉定了親,見了黛玉,欲說還羞,黛玉感覺寶玉忽冷忽熱,正在猜疑,偷聽雪雁說寶玉定了親,更加疑惑,千愁萬恨堆上心來,想起自己沒了爹娘的苦,索性糟塌自己。)那黛玉對著鏡子,只管呆呆的自看。看了一回,那淚珠兒斷斷連連,早已濕透了羅帕……遲了好一會,黛玉才隨便梳洗了,那眼中淚漬,終是不干……“以后你們見了我的字跡,就算見了我的面兒了。”說著,那淚直流下來。紫鵑聽了這話,不但不能再勸,連自己也掌不住滴下淚來。
只是黛玉雖有萬千言語,自知年紀已大,又不便似小時可以柔情挑逗,所以滿腔心事,只是說不出來。寶玉欲將實言安慰,又恐黛玉生嗔,反添病癥。兩個人見了面,只得用浮言勸慰,真真是“親極反疏”了。那黛玉雖有賈母王夫人等憐恤,不過請醫調治,只說黛玉常病,那里知他的心病?紫鵑等雖知其意,也不敢說……黛玉日間聽見的話,都似寶玉娶親的話;看見怡紅院中的人,無論上下,也象寶玉娶親的光景。薛姨媽來看,黛玉不見寶釵,越發起疑心。索性不要人來看望,也不肯吃藥,只要速死。睡夢之中,常聽見有人叫“寶二奶奶”的。一片疑心,竟成蛇影。(后來偷聽雪雁侍書話知是誤會后病又好了,大家覺得奇怪,倒是賈母猜到了八九。)
第十五,黛玉為迎春不幸的命運流淚,應該也是同病相憐,為自己身為一個女兒不能掌控自己愛情的命運而黯然流淚。
第八十一回:(寶玉因迎春嫁人后不幸,向王夫人建議把迎春接回來)王夫人聽了,又好笑,又好惱,說道:“你又發了呆氣了,混說的是什么!大凡做了女孩兒,終久是要出門子的。嫁到人家去,娘家那里顧得?也只好看他自己的命運,碰得好就好,碰得不好也就沒法兒。你難道沒聽見人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那里個個都像你大姐姐做娘娘呢?”(寶玉為此大哭,去林黛玉處發泄)“我想人到了大的時候。為什么要嫁?嫁出去,受人家這般苦楚!……”黛玉聽了這番言語,把頭漸漸的低了下去,身子漸漸的退至炕上,一言不發,嘆了口氣,便向里躺下去了。……黛玉的兩個眼圈兒已哭得通紅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觀園中的女兒們漸漸長大,面臨談婚論嫁,寶釵、香菱適時搬出了大觀園,岫煙、迎春出嫁,晴雯死去、司棋等被逐,黛玉寄居賈府,與寶玉的婚事沒有著落,難免凄涼,看到寶釵寫來的書信,多情地認為“境遇不同,傷心則一”。竟以為惺惺相惜,同病相憐。結果卻是寶姐姐搶走了她的愛人賈寶玉。
在充滿希望與擔憂的心情中,黛玉為愛情的得失忽悲忽喜,柔腸百轉千回,眼淚情不自禁,可是在命運成為定局后,在沉重和巨大的打擊面前,她已經無淚可流了。第九十六回,黛玉聽了傻大姐的話,懵了,沒哭,只傻笑;第九十七回,知道寶釵寶玉成婚的事實后,黛玉反沒有流淚,而是決絕地焚毀了愛情見證——詩帕;第九十八回林妹妹為情命斷,只剩下寶哥哥一個人傷心欲絕了。
林妹妹,一位生活在封建時代的貴族少女,她美麗、聰明、多情,和自己的表哥賈寶玉傾心相愛。他們的愛情平等真摯,充滿了人世間美好愛情的一切感動和矛盾,他們也流下了無數深情的眼淚,林妹妹的哭不是庸人自擾,林妹妹的眼淚也不是莫名其妙,林妹妹的哭是為愛情而哭,為身不由己的命運而哭。《紅樓夢》前三十二回,林妹妹的眼淚產生于愛情本身,矛盾在她和寶玉之間,眼淚中包含癡情,隨著愛情的確定,矛盾基本得到了解決。第三十二回以后,林妹妹的眼淚主要來自于外界的壓力,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使沒有父母的林妹妹經常為身世和未來流淚,矛盾產生在人與文化制度之中,眼淚中更多是悲苦,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和主流文化價值取向決定了愛情的命運,是寶黛愛情悲劇產生的根本原因。當林妹妹的眼淚流盡,最美好的愛情毀滅,一個令人震撼的悲劇帶給讀者的是什么?那就是對摧毀美好愛情的社會文化制度的抨擊和對改革社會文化制度的呼吁。
林妹妹的眼淚,賈寶玉懂得!
好久沒有陪伴你,
同坐在黑暗里,
離開人們的眼睛,
只剩下我和你。
好久沒有問候你,
是不是還哭泣,
卻沒想到你的心,
已受傷這么深。
情人的傷心,
不一定是為了分離,
沉默無語的相對,
好多話在心里。
想哭就哭,
如果你也孤獨,
把你的心交給我,
我好好珍惜。
想哭就哭,
如果你也孤獨,
你至少擁有我的愛。
——姜育恒《想哭就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