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自洽地接住生命中的所有未知
- (日)加藤諦三
- 870字
- 2020-06-03 16:31:03
不要強求“沒有的東西”而毀掉自己
基本的撒嬌欲沒有得到滿足所帶來的悲劇不止于此。
例如抑郁癥患者的思考方式,就是以“沒有的東西”為中心在其周圍轉來轉去,然后會感嘆,自己“沒有這個”“沒有那個”?!皼]有”這種意識會滋生出寂寞感。他們會夸大自己“沒有的東西”,對自己“沒有的東西”產生過度反應,稍微有一點失敗便會意志消沉。其實那樣小小的失敗馬上就能修正過來,他們卻認為那是無可挽回的失敗。
那么,他們為什么會對自己“沒有的東西”有過度反應呢?為什么會執著于自己“沒有的東西”呢?這其實都是不切實際的過高期待自己所產生的結果。
期待不可能的事情,同時也是在否定自己生來所具備的東西。感嘆自己要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話就好了,只會浪費掉這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被“沒有的東西”所困,便會失去把能量用到真正能實現自己可能性的東西上面,會把所有的能量都浪費在去實現不切實際的過高的自我期待中。
美國的女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著作《神經癥與人的成長》中對神經癥患者所追求的榮譽有如下描述:“The energies driving toward selfrealization are shifted to the aim of actualizing the idealized self.”
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在實現真實的自己上使用能量,而是執著于與真實自我無關的理想上,在這件事情上消耗能量。
然后因為這種能量的使用,他的人生將遠遠偏離其自然的軌道。
瑞士哲學家卡爾·希爾逖[卡爾·希爾逖(Carl Hilty,1833年2月28日—1909年10月12日),瑞士宗教哲學家,國際法大師。主要著作有《幸福論》《不眠之夜:360個人生意義的思索》《書簡集》等。]在他的著作《幸福論》中寫道:“我做了所有我力所能及的事?,F在我感到解放了,肩上的擔子沒有了。就像是還完了所有欠款的人那樣輕快?!?/p>
“如果你希望你的妻子、你的朋友獲得永生,那是多么的愚蠢。因為你盼望的是你所沒有的能力,你想獲得的是不屬于你的東西。”
確實,神經癥患者想要獲取的就是不屬于他的東西,同時他失去了本該屬于他的東西,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就知道這有多愚蠢。其實他本人也明白這是愚蠢,但他卻沒有辦法。
我們來整理一下:基本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要求→執著于“沒有的東西”而丟失了真正的自己。大概就是這樣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