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自洽地接住生命中的所有未知
- (日)加藤諦三
- 548字
- 2020-06-03 16:31:03
“原本的自己”本可以更好地生活
有些人因為自己嘴笨所以不愿意與人交往。但仔細探究的話會發現,他可能心底想要的是被別人寵著的人際關系。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存在于他的潛意識中。
“所謂的活得好,其實是接受原本的人生、接受原本的自己、接受原本的結果,抓住機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滿足于其結果。”西伯里[大衛·西伯里(David Seabury,1885—1960年),美國知名心理學家,著述豐富,其作品有:《生而快樂》《如何成功地焦慮》《貼近生活》和《保持智慧》等。]如是說。
會執著于自己“沒有的東西”的人,在其潛意識中一定有問題存在。那些總是執著于自己“沒有的東西”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大部分是與具有神經癥傾向的人有過過多接觸。
西伯里有一本書名為《如何成功地焦慮》,在此書中他寫道:患有神經癥、經常感到不安的人,在判斷別人的行為時是非常絕對主義的。總是和完美做比較的話,我們大多都是輸家。
He makes you feel you must achieve the impossible.
確實,患有神經癥的人對待他人時,總是想讓人完成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上文中的He指的是不安的人。而最為關鍵的是,這個患有神經癥的人并不真的愛你。
我們做的事應該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不應該認為是別人該做的事。然而,和患有神經癥的人相處太久的話,自己也會具有神經癥的傾向,便會想去做一些不可能的事。并且,實際上在做的都是非常自私任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