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媽媽都是創意家
- 彭虹
- 509字
- 2020-05-21 17:55:40
第2章 藝術培養:打破學習界限,將整個世界作為孩子的課堂

小時候我最怕的就是“說話”。我害怕老師讓我在課堂上朗讀課文,害怕在眾人面前唱歌。因為我有一副沙啞的嗓音,在那個推崇鏗鏘聲音的年代里,我就像是一只丑小鴨。
老爸的第一位女友沈阿姨是位美聲唱法的聲樂老師,畢業于上海圣約翰大學,做派很西化。她很喜歡我這副啞嗓,她說唱英文歌會很好聽。那年圣誕派對上,她親自為我鋼琴伴奏,鼓勵我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之下演唱了她教我的那首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亞》。
雖然最終因為緊張沒唱完,但在場所有長輩的掌聲與喝釆,成全了我這個“丑小鴨”的第一次蛻變!
后來,在我18歲準備報考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前,因為要進行視唱練耳考試,于是經人推薦,去昆劇團的姚士達老師那里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嗓音訓練。
只記得當時的訓練非常特別:他先按住我后頸部的一個穴位,同時將他的整個手握成拳頭,慢慢進入我的嘴巴,然后不斷反復進行張開與閉合訓練。每次訓練后,完全沒辦法吃東西,可為了讓自己的聲音變得更“好聽”,就這樣忍著,直到一星期后,才慢慢可以進食。
盡管我的聲音依舊沙啞,本質上并沒有多大改變,改變的只是找到了一種說話的方法與自信,而比改變更重要的是:發現并欣賞自己的獨特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