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推手(1)
- 一生要交的10種朋友,一生要防的10種人
- 牧之 朱顏
- 5515字
- 2014-01-08 11:23:03
一架促人奮進的推動器
生活需要動力,有動力才能超越和發展,而推手就是我們的動力之源,是鼓舞我們前進的好朋友。如果你的生活需要催化劑,如果你想讓自己在個人成長中或工作中有所成就,你必須與推手密切交流,從中獲得前進的動力。
§§§第一節倦怠之時,推手給力
推手給你不竭的推動力
推手提高你的能力
就像宋代大家蘇軾在《題西林壁》一詩中說的那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個人自己很難全面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有的時候,由于自卑或者自負等心理作祟,我們很難對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觀的評價。這時,如果你的身邊有一位推手朋友,那你就是幸運的,因為這一類型的朋友善于評估別人的能力,能讓人更清楚地認識自己。
達·芬奇在學畫時,有一次,老師畫了一半后,覺得身體不適,便讓達·芬奇來完成這件作品。達·芬奇覺得自己不夠水平,因為老師是當時著名的畫家,自己怎能比得上呢?但是,在老師的鼓勵下,他還是畫了下來。令人驚訝的是,達·芬奇的畫技竟與老師難分伯仲,老師簡直不敢相信,高興地表揚了他,達·芬奇由此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后來終于成為一代名畫師。正像學畫時的達·芬奇一樣,有一些人不敢相信自己的實力,而失去許多成功的機會。這時候,為什么不找一位朋友幫助自己進行準確的定位呢?要相信,這樣做絕對是有益的!
推手在認識你的能力之后,還會想辦法讓你的能力有所提高。有時候,他們要在某方面去提高你的能力,就把你看成是已經有了這種杰出的特質的人。莎士比亞曾說:“假如他沒有一種德行,就假裝他有吧!”他們會給你一個好的名聲來作為你努力的方向,期待你努力向上而不愿看到你的希望破滅。
亨利·漢克是印第安納州洛威市一家卡車經銷商的服務經理。他的公司有一個工人,工作做得愈來愈差。但亨利·漢克沒有對他吼叫,而是把他叫到辦公室里來,跟他進行了坦誠的交談。
他說:“希爾,你是個很棒的技工。你在這里工作也有好幾年了,你修的車子也很令顧客滿意。有很多人都稱贊你的技術好。可是最近,你完成一件工作所需的時間卻加長了,而且你的質量也比不上你以前的水平。也許我們可以一起來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希爾回答說他并不知道他沒有盡他的職責,并且向漢克保證,他以后一定改進。
最后他也確實那樣做了。漢克讓他認為自己曾經是一個優秀的技工,他又怎么會做些不及過去的事呢?
推手就是這樣的朋友。他們最擅長鼓勵,總是會把你推向終點,他們將心力投資在你身上,真心希望看到你成功,為此,他們會付出很多。當他們覺得值得的時候,甚至會不惜代價幫助朋友改正缺點,改善不利的狀況。
小張老師是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教師,她被安排在某小學的三年級擔任班主任。
開學之初,她對這個班級的全體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令她喜憂參半,喜的是班上大多數學生都是優秀的,憂的是在她的班上有一個號稱全校最頑皮的“壞孩子”——李剛。
李剛讀二年級時的老師,不斷地向同事和校長抱怨,說李剛如何如何不好,只要有人愿意聽,這位老師就會不停地列舉李剛所做的壞事。
例如,李剛經常搞惡作劇,跟男生打架,逗女生,對老師無禮,擾亂班級秩序……盡管老師用盡各種方法教育他,他的這些行為不但沒有好轉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
這是一個令大多數老師都頭痛的學生,可是小張老師并不打算放棄這個學生。她認真觀察了李剛,發現他雖然有很多缺點,可是很聰明,能夠很快地學會老師教的功課。這令她感到欣慰。
她決定改變李剛“壞孩子”的稱號。
當她第一次與學生見面時,她給每一名學生一個贊美,她說:“小美,你穿的衣服很漂亮;杜麗,我聽說你畫畫很不錯……”當她說到李剛時,她直視著李剛,熱情地說:“李剛,我知道你是個天生的領導人物。今年,我希望你擔任班長,能幫我把我們這個班變成三年級組最好的一個班。你有信心嗎?”
在開學前幾天,小張老師一直強調這點,經常夸獎李剛所做的一切,并在不同的場合發表評論,說李剛的行為表明他是一位好學生。
在小張老師的不斷贊美之下,李剛再也不是“壞孩子”了,他真的做到了老師說的那些。
好的推手就像這個故事中的小張老師一樣,他們慷慨地貢獻自己的時間,協助朋友找到自己的優點,并且有效利用這些優點。
推手激發你最大的潛能
推手助你突破心中的瓶頸
“瓶頸”這個詞的本義就是瓶子的脖子,用來比喻整個系統中最薄弱的環節。對于個人而言,瓶頸是限制自身發展的關鍵因素,推手是可以幫助我們突破心中瓶頸的朋友。
在舉重比賽當中,作為舉重項目之一的挺舉,曾有一種“500磅(約227公斤)瓶頸”的說法,也就是說,以人體的體力極限而言,500磅是很難超越的瓶頸。但后來人們發現,499磅的紀錄保持者巴雷里比賽時所用的杠鈴,由于工作人員的失誤,實際上超過了500磅。這個消息發布之后,世界上有6位舉重好手在一瞬間就舉起了一直未能突破的500磅杠鈴。
有一位撐竿跳的選手,一直苦練都無法越過某一個高度。他失望地對教練說:“我實在是跳不過去。”
教練問:“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說:“我一沖到起跳線時,看到那個高度,就覺得跳不過去。”
教練告訴他:“你一定可以跳過去。把你的心從竿上撐過去,你的身子也一定會跟著過去。”
他撐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躍過。
心中有瓶頸,便限制了人潛在能量的爆發。所以,要想開發和利用生命潛能,最關鍵的在于突破心中的瓶頸。有一則寓言故事說明了這個道理:
有個頑童無意間在懸崖邊的鷹巢里發現了一顆老鷹的蛋,他一時興起,將這顆蛋帶回父親的農莊,放在母雞的窩里,想看看能不能孵出小鷹來。
果然如頑童的期望,那顆蛋孵出了一只小鷹。小鷹跟著同窩的小雞一起長大,每天在農莊里追逐主人喂飼的谷粒,一直以為自己是只小雞。
一天,母雞焦急地咯咯大叫,召喚小雞們趕緊躲回雞舍內。慌亂之際,只見一只雄壯的老鷹俯沖而下,小鷹也和小雞一樣,四處逃竄。
經過這次事件后,小鷹每次看到遠處天空盤旋的老鷹身影,總是喃喃自語:“我若是能像老鷹那樣,自由地翱翔在藍天上,該有多好。”
而一旁的小雞總會提醒它:“別傻了,你只不過是只雞,不可能高飛的,別做那種白日夢吧……”
小鷹想想也對,自己不過是只小雞,也就回過頭,去和其他小雞追逐主人撒下的谷粒。
直到有一天,一位馴獸師和朋友路過農莊,看見這只小鷹,便興致勃勃地要教小鷹飛翔,而他的朋友則認為小鷹的翅膀已經退化,勸馴獸師打消這個念頭。
馴獸師卻不這么想,他將小鷹帶到農舍的屋頂上,認為由高處將小鷹擲下,它自然會展翅高飛。不料小鷹只輕拍了幾下翅膀,便落到雞群當中,和小雞們四處找尋食物去了。
馴獸師仍不死心,再次帶著小鷹爬上農莊內最高的樹上,擲出小鷹。小鷹害怕之余,本能地展開翅膀,飛了一段距離,看見地上的小雞們正忙著追尋谷粒,便飛了下來,加入雞群中爭食,再也不肯飛了。
在朋友的嘲笑聲中,馴獸師這次將小鷹帶上懸崖。小鷹發現大樹、農莊、溪流都在腳下,而且變得十分渺小。待馴獸師的手一放開,小鷹便展開雙翼,終于實現了它的夢想,自由地翱翔于天際。
我們每個人都如同小鷹一般,曾擁有過翱翔天際、悠游自在的美妙夢想。遺憾的是,這些偉大的夢想,往往在周圍親友的“別傻了”“不可能”聲中,逐漸萎縮,甚至破滅。
幸好,我們可能遇上一位懂得欣賞我們的“馴獸師”,這位“馴獸師”就是我們生命中的推手。他讓我們成為真正的雄鷹,而不是被自己心中的“瓶頸”所限,回到地面,加入雞群。
推手促使你超越自我
推手改變你的自我期待
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在某一所中學找到一個班,請求班主任讓他在班里做一項實驗,并說這個實驗會讓大家看到奇跡。
他觀察到班上有一個相貌平平、毫不起眼的姑娘,于是找了個機會,把全班(除了那位女生)召集到一塊,向他們說了他的打算。這位心理學家告訴學生們,從今以后,所有的學生都要把那位未到場的女生當做全班最漂亮、最迷人、最美麗的姑娘。這樣經過三個月后,學生們將會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從那天起,學生們對那位姑娘的態度變了,再也不是以前冷冰冰的態度了。
那位女生受寵若驚,驚奇地看著男生把別的相貌姣好的女生撇在一邊不理而向她大獻殷勤,而女生則帶著欽羨的目光經常向她這邊望。老師們上課時對她的態度也變了,每次提問時,總是叫她的名字,當她答對了的時候,便會得到夸獎。那位姑娘就像墜入夢境一樣,覺得自己由一個灰姑娘一下子變成了眾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
一個星期過去了,人們仍像眾星捧月一樣對待她。于是她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她的眉頭舒展了,她的胸脯挺起來了,笑聲經常陪伴著她,她的心情也漸漸地開朗、愉快了起來,經常與朋友們在一起盡情地玩樂。
兩個月后,全班同學都驚奇地發現她與以前大不相同了。雖然容貌上不能算是美麗絕倫,但也楚楚動人,而且嘴邊常常掛著微笑,有的同學甚至還說那是明星般的微笑。后來,班上選舉班長,大家一致投票選那位姑娘。也許開始實驗時,大家是在演戲,可是到了后來,人們都是誠心誠意的了。她當上了班長,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這位姑娘之所以有如此驚人的改變,是由于同學和老師的鼓勵讓她產生了更高的自我期待,并且促使她朝著自己期待的方向努力。對于她來說,老師和同學們就是她的推手。
推手助你挑戰自我的極限
挑戰極限才能超越自我。有的時候,我們會以為自己已經達到了自我的極限,但你身邊的推手卻會幫助你挑戰這個極限,發揮出你的全部力量。
宋朝的大將軍李衛在一次帶兵打仗的時候,被困在小山頂上,眼看將被敵軍吞沒。就在士氣大減,甚至將要繳械投降之際,大將軍李衛站在大家面前說:“士兵們,看樣子我們的實力是不如人家了,可我卻一直都相信天意,如果老天讓我們贏,我們就一定能贏。我這里有9枚銅錢,現在讓我們祈求蒼天保佑我們沖出重圍。我把這9枚銅錢撒在地上,如果都是正面,一定是老天保佑我們;如果不全是正面的話,那肯定是老天說我們沖不出去的,我們就投降。”
此時,士兵們閉上了眼睛,跪在地上,燒香拜天祈求蒼天保佑。李衛搖晃著銅錢,一把撒向空中,然后銅錢落在了地上。開始士兵們不敢看,誰會相信9枚銅錢都是正面呢!可突然一聲尖叫:“快看,都是正面。”大家都睜開了眼睛往地上看,果真都是正面。士兵們跳了起來,把李衛高高舉起,喊道:“我們一定會贏,老天保佑我們了!”
李衛拾起銅錢說:“那好,既然有蒼天的保佑,我們還等什么,我們一定會沖出去的。各位,鼓起勇氣,我們沖啊!”
就這樣,一小隊人馬竟然奇跡般戰勝了強大的敵人,突出重圍,保住了有生力量。過了些時候,將士們談起了銅錢的事情,還說:“如果那天沒有上天保佑我們,我們就沒有辦法出來了!”
這時候李衛從口袋里掏出了那9枚銅錢,大家驚奇地發現:這些銅錢的兩面都是正面的!
本來士兵們已經絕望,認為他們無法打敗敵人,而李衛卻能鼓勵他們挑戰極限,戰勝自我,他是一位成功的推手。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有一些場合,我們心理學家像馬一樣陷入不安中;我們看到面前有自己的影子,于是躊躇不前,心理學家必須不看自己,才能有所看。”這句話向我們點明了“超越自我”的意義,在生活中,推手是幫助我們戰勝自我的人,是我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第二節誰是你的推動者
推手激勵你不斷向前
激勵高手是懂得贊美的朋友
贊美可以讓人增加自信,提高自我期待。優秀的激勵者都能認清這一點,所以他們一般都是懂得贊美的人。
有一個小女孩因為長得又矮又瘦,被老師排除在合唱團外。
她躲在公園里傷心地流淚。她想:我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難道我真的唱得很難聽?
想著想著,小女孩就低聲地唱了起來,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為止。
“唱得真好!”這時,一個聲音響起來,“謝謝你,小姑娘,你讓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小女孩驚呆了!
說話的是個滿頭白發的老人,他說完后就走了。
小女孩第二天再去時,那老人還坐在原來的位置上,滿臉慈祥地看著她微笑。
于是小女孩唱起來,老人聚精會神地聽著,一副陶醉其中的表情。最后他大聲喝彩,說:“謝謝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說完,他仍獨自走了。
這樣過去了許多年,小女孩成了大姑娘,長得美麗窈窕,成了本城有名的歌手。她忘不了公園靠椅上那個慈祥的老人。于是她特意回公園找老人,但那兒只有一張小小的孤獨的靠椅。她后來才知道,老人早就死了。
“他是個聾子,都聾了20年了。”一個知情人告訴她。
推手的每一次鼓勵都為我們多創造了一次機遇。人需要鼓勵,需要信心,就如植物需要澆水一樣,沒有鼓勵,我們就不能進步。
小戈爾頓的叔叔威廉要到家里來做客,戈爾頓開心極了,因為叔叔是一個作家,是他的幼小心靈中最最崇拜的人。威廉叔叔來到家里以后,給大家講述他在外地的經歷。大家都非常高興。
戈爾頓寫了一篇作文,想請威廉叔叔看一看,他躲在窗子旁邊下了半天的決心,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氣。當他把作文放到威廉叔叔的手中時,姐姐雪利像個長舌婦一樣在一旁插嘴說:“戈爾頓,別拿那種讓人笑掉牙的東西出來丟人!”他對姐姐的諷刺毫不在意。雪利除了挖苦自己的親弟弟,什么也不會干——戈爾頓是這樣想的,所以他根本不去理會雪利。
當叔叔停下談話,眼睛認真地在那張紙上移動時,戈爾頓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他非常緊張,他感覺到好像叔叔馬上就要宣布他的命運。他雙眼盯著地面,不敢看任何一個人的臉。
過了好一會兒,威廉叔叔終于開口了。他帶著贊賞的語氣,用雙臂把戈爾頓攬到懷里,說:“我親愛的戈爾頓!你什么時候學會了這個本事?這是我見過的最生動的文章!”他又轉向戈爾頓的爸爸,說:“親愛的尼克,你聽一聽:‘威廉叔叔像天上的雄鷹,在離家很遠的地方翱翔。’尼克,你不覺得咱們的戈爾頓要比我小時候強得多嗎……”
戈爾頓的爸爸微笑地看著叔叔。戈爾頓真是幸福極了,他覺得威廉叔叔是世界上最最偉大的人。
也許,在威廉叔叔的贊美下,小戈爾頓將來真的會成為一名了不起的作家。這位叔叔就是一位激勵高手,是一位再合適不過的推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