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讓孩子過一點窮日子(1)

德國漢堡大學心理學教授邁爾思建議,現代父母應培養孩子三大財富能力——正確運用金錢、處理物質欲望、了解物質匱乏與金錢極限。培養孩子的這幾大能力,要把握好一個前提——再富也要“窮”孩子。正如一位富有的私營企業主說:“千金難買幼時艱,孩子還是粗茶淡飯好,他的未來還得靠自己去奮斗?!?

富了更應該“窮”孩子

孩子如果生活在父母創造的財富中,就會缺乏向上的動力和競爭的意識,就會恣意享用父母的金錢,而不會再去飽償寒窗之苦,生活之艱……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家境富裕的父母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女而用心良苦,孩子從小就感受到了太多的優越生活,在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父母都給他創造了足夠好的條件,然而,這種良苦的用心卻容易讓孩子養成一種惰性,不在學習上下功夫,在生活上也不能自理,反而在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自私、狹隘等不健康心態方面倒是很“出色”。

還有一些家庭條件并不是很好的父母親,為了子女,他們可謂傾其所有,不惜一切代價,寧愿自己吃苦受罪,也要給子女創造盡可能好的物質條件。要求只有一個——只要學習好。然而,他們的付出,孩子們并不領情,當然父母的愿望也會落空。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說:“富人家的孩子比窮人家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物欲、金錢的誘惑,教育好子女讓家庭昌盛,并經久不衰比什么都重要?!笔堑?,父母應該嘗試一種教育觀念——富了更應該“窮”孩子。

美國著名喜劇演員戴維·布瑞納中學畢業時,腰纏萬貫的父親只送給他一枚硬幣作禮物,并告訴他:“用這枚硬幣買一張報紙,一字不漏地讀一遍,然后翻到廣告欄,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去闖一闖。”

后來,取得巨大成功的戴維·布瑞納在回首往事時,他認為那枚硬幣是父親送給他的“最好的禮物”。

戴維·布瑞納的父親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知道,富裕容易讓孩子變得慵懶懈怠、貪圖享受、自高自大、萎靡不振。是的,孩子如果生活在父母創造的財富中,就會缺乏向上的動力和競爭的意識,就會恣意享用父母的金錢,而不會再去飽償寒窗之苦,生活之艱……

還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悉尼一家婦產科醫院,一對夫妻來做胎前檢查,妻子進診室里面見醫生去了,丈夫便帶著兩歲的女兒在外面大廳等候。

一會兒,兩歲的女兒鬧著說要喝水,父親于是便在身邊的自動售貨機上順手拿了一個免費紙杯,走進洗手間接了一杯自來水遞到了孩子手里(在澳洲,自來水經過凈化后可以飲用)——那位父親不是買不到飲料,因為自動售貨機正在出售一元一杯的可口可樂和橙汁。

實際上,那位父親也不是買不起飲料,因為他是一家體育用品公司的主管,有著幾十萬美元的年薪。

這是一個富了也要“窮”孩子的典型例子。遺憾的是,中國的很多父母還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可以說,中國孩子的嬌生慣養早已是司空見慣,孩子一渴,雪碧、可樂、冰茶隨便來,只要是孩子喜歡。父母省吃儉用,錢幾乎全用在了孩子身上,而澳洲父母卻只讓口渴的女兒自己去喝自來水。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這個花朵應該是經過風雨洗禮再見彩虹的花朵,而不是溫室里嬌嫩的小花。

古今中外,那些成就光輝偉業的人大都出生于貧寒的家庭,有一個貧窮的童年。這種現象說明了一個真理——自古貧家出才子。也就是說,那些成功的人多是窮孩子。這個現象曾引起了一些社會學家的關注,并以此為命題,專門進行研究。

那么,為什么成功的人多是窮孩子呢?有專家認為,在貧窮面前,窮人家的孩子心理要更加“早熟”一些,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要高一些,控制消極情緒的自覺性也非常高,他們以自己非凡的忍耐性默默無言地抗爭著不公平的命運。

歷史已經證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真理??梢哉f,惡劣的生活環境、匱乏的物質生活,貧瘠的精神領航在窮孩子與貧窮不屈不撓的斗爭中,轉變成了優勢,成了一筆難得的財富。

作為父母,應該懂得,無論是窮人家的孩子還是富人家的孩子,都應該從小培養他的獨立人格,讓他學會吃苦,培養他認識到未來社會的風險并讓他學會回避。

父母不妨認真考慮一下這樣的問題:我的職責難道就是讓孩子從小不經歷風雨,從小就在您的呵護下成長嗎?提前“富?!逼饋淼暮⒆訒湎КF在的生活嗎?他會努力為自己的幸福人生奮斗嗎?

每一位父母都應該下定決心,讓孩子好好地“窮”一回,給他機會,為他搭建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讓他在自己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茁壯成長,成為參天大樹!

財商培養建議:

1.鼓勵孩子體驗生活的困境。

一般來說,富孩子由于從小生活條件就比較優越,經歷的生活困境就會比較少一些,這樣,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就會比較弱,所以,在以后遇到困境時,難免就會退縮。相對來說,窮孩子更能經受住艱辛困境的磨難,因為他們在小時候經歷了足夠多的困境,對困境有了很好的“免疫”。

所以,鼓勵孩子盡量多體驗一些生活的困境,他就會變得堅強有毅力,就會具備足夠的生活勇氣,即使未來面對再大的困境,他都能夠努力去克服。

2.培養孩子更加堅強的意志。

讓孩子在小時候經歷一點貧窮的生活并不會磨滅一個人的意志和斗志,相反,正是因為經受了貧困和苦難的洗禮,才激發了他更為堅強的意志和斗志,鍛煉出超人的毅力,從而促使他走向成功。

要想讓孩子成功,必須讓他具備堅強的意志。一旦他能夠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朝著自己的目標而奮斗,那么成功一定會屬于他。

3.讓孩子有獲得成功的渴望。

那些成功的人為什么能從年幼時的貧窮中一躍而出,成為一個富有的成功人士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有一種獲得成功的渴望,而這種渴望比一般的孩子更為強烈。

他們渴望成功,所以就早早地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并早早地了解了現實、人生和社會,激發了自身巨大的潛能,從而創造出了了不起的成就。

不可否認,艱苦的生活對于一個心智還沒有發育成熟、用懵懂的雙眼看著世界的孩子來說,的確是一個挫折,但他在漸漸地成長懂事后,不會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反而會感謝自己的人生經歷。因為艱苦對他無疑是一種刺激,這種刺激的作用在得到正確認識后,就會轉化成一種渴望獲得成功的力量,從而激勵孩子最終走向成功。

盡量還是別給孩子留錢財

古今中外的名家教子各有其術,而不留錢財給后代是大多數人的共同做法,因為他們知道,不給孩子留錢財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有利于他一生的發展。

今天,有很多父母,不是想方設法教育孩子發奮讀書,而是千方百計地為他積累錢財。要知道,留足了物質,貧乏了精神。其實,早在我國漢朝時,有識之士就已認識到:給子女留錢財,如果子女“有德有能,適足損其善”;要是子女“無德無能,則會增其惡”。總之,給子女留錢財,有弊而無利。

要想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幸福的生活,不給他留錢財是一條不錯的途徑。古今中外的名家教子各有其術,而不留錢財給后代是大多數人的共同做法,因為他們知道,不給孩子留錢財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有利于他一生的發展。

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曾經深有體會地說,人想得最多的便是子孫的事情了,都想為子孫謀一些利益,讓他們生活得更好。但是,真正能處理好這件事的卻非常少,因為給子孫攢下的金銀財寶,他們總是覺得不夠,企圖讓子孫后代總也花不完、用不盡,但結果是往往幾十年辛辛苦苦攢下的財產,時間不長就被子孫揮霍一空。這時,子孫不僅不感激前輩的苦心,反而譏笑他們太傻,不知道自己享受。在得不到錢財時,子孫就去偷,不能偷時就借債揮霍,等老人死后得到財產再去還債。有的不肖子孫為了早日得到財產,竟然盼望老人早點死,更有甚者,甚至去加害老人。對此,司馬光痛心地說,只知道為子孫積攢財產而不知道教育子孫的父母,最終害了子孫,也把自己害了。

民族英雄林則徐,不給子女留錢財,卻留下這樣一副對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睈蹏A僑陳嘉庚先生把全部財產捐給自己在國內辦的集美學校,先生對子女回國安家作了如下規定:每人每月發給25元生活費。

革命先輩張聞天把組織歸還的凍結存款和補發的工資4萬余元讓妻子劉英全部交給了黨組織,他在病床上還再三囑咐:千萬不要留給孩子。開國元帥羅榮桓臨終前囑咐他的老伴林月琴:“我死之后,分給我的房子,你和孩子們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房子里去,不要特殊?!比嗣竦暮霉涂追鄙砗罅艚o子女的只有87元錢。

現在,國內的商界精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并做出了很好的榜樣。一位億萬富翁曾在媒體上公開聲明:“我要辦世界一流的企業,最后把企業交給國家和社會,決不留給自己的孩子。我不是在做秀,而是發自肺腑?!蹦持髽I“當家人”與妻子商量后認為不能留給子女太多財富,否則會“壞了他們”,一家人分別在法律文書上簽了字,同意捐獻出這位“當家人”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還有一位富商媽媽與自己的5個孩子簽訂了《不繼承財產協議》。

約瑟夫·雅各布斯通過白手起家,成為了美國建筑業的巨頭。1971年的一個傍晚,他和妻子在加州帕薩迪納的家中與三個女兒進行了一次嚴肅的談話,內容是自己的巨額財產如何處理?!耙驗槲曳浅勰銈儯奔s瑟夫·雅各布斯慈愛地對女兒們說,“所以我決定不留很多錢給你們?!比缓?,他給她們講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諄諄教誨她們要自立,自己去創造財富。在得到女兒們的贊同后,他簽字把自己的大部分財產捐獻給慈善事業。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個人資產以千億美元計,而他卻公開表示過:“我不會將自己的所有財產留給自己的繼承人,因為這樣對他們沒有一點好處?!彼?,他把兩個孩子的遺產繼承額限制在零頭,他希望孩子像普通勞動者那樣生活。

其實,讓孩子擁有一種天生的金錢優越感對孩子的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v然有錢財萬貫也不要讓孩子活在父母的羽翼下。要讓孩子明白:金錢的獲得并不是輕而易舉的;錢也是會用完的;有價值的財富要靠自身的努力去積累;積累財富的過程或許比財富本身更有價值。

鄧肯曾經這樣說:“我每次聽到別人談論,多賺些錢留給子孫,我總覺得他們這種做法,奪去了兒女種種冒險生活的樂趣。他們多遺留一塊錢,便使兒女多一分軟弱。最寶貴的遺產,是要兒女能自己開辟生活,能自己立足?!?

據報道,今天,美國的百萬富翁在十年內增長了400%,對財富也出現了一股反思的浪潮。2003年,哈佛大學募捐人柯立爾估計,全美國的320萬名百萬富翁中,大約有60萬人因擔心會寵壞子女而將捐出大筆的財富。他說:“許多新富之家希望子女只享有中產階級的生活形態,好讓他們擁有快樂的婚姻,并且養育快樂的子女?!?

那么,這些新富人會給子女留多少錢呢?柯立爾表示,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的富豪,會留給子女每人約150萬美元,這筆錢可用來買一幢房子,且接受良好的教育。

富人增加也是全球性的趨勢之一。美林證券在《2005年世界財富報告》中指出:2004年,擁有100萬美元以上流動資產的全球“高凈資產個人”比前一年增加了60萬人,達到830萬人。其中中國香港、新加坡的富人增長率都達到兩位數。對富裕人口也快速增加的華人而言,如何恰當地給孩子金錢,也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父母可以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依賴父母生活,是不是成了寄生一族,成了缺乏思想,沒有人生目標,只知貪圖享受的一代?試想,這樣的孩子還會有什么作為呢?父母的金錢,成了孩子享樂揮霍的資本。濫用金錢,也會讓孩子永遠沒有滿足感,無法體會到勞動的價值,金錢成了孩子的噩夢。其實,人的一生是難以預測的,如果孩子身處逆境,他又如何生活呢?

有人說:“如果父母溺愛孩子,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事情?!笔堑模绻⒆幼鴵砭揞~的家產,不用勞動就能滿足他各種貪婪的享受,那么這無疑就把孩子推向了墮落的深淵。孩子因為體會不到掙錢的艱辛,他也就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貪欲,從而成為金錢的奴隸。如果有一天他沒有了錢,就有可能受人控制,走向衰敗。

財商培養建議:

1.把做人的道理和生存的本領傳給孩子。

作為父母,一方面不要給孩子留錢財,另一方面也要把做人的道理和生存的本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孩子,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皾O”才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大的財富,是人世間最好最完美的財富。一旦孩子擁有了這一份珍貴財富,他的學習、工作、生活以及事業就有了著落,而且將來父母也可以放心地把龐大的財產托付給孩子,家族的榮耀和企業的輝煌也可以繼續下去。

人生在世,本領才是立身的根本。要讓孩子靠自己的本領打天下,這樣他才能贏得人生。否則,給孩子100萬元甚至是更多的錢,讓他“躺”在上面吃“現成飯”,只能培養孩子的依賴性和惰性,導致他缺乏毅力和恒心,缺乏奮斗精神,這些都是成才的大忌。

與其給孩子留錢財,不如教孩子學會生存的本領。因為高超的生存本領會讓孩子一生受用。所以,奉勸天下為人父母者,給孩子“留才不留財”,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要有足夠的立足于社會的本領,并培養他“長大后回報社會的責任感”。

2.恰當地給孩子金錢。

今天的父母,請不要忘記了一個道理:貧窮之于人生,才真正是一種必不可少的養料。所以,為了孩子,讓他對自己負責;也為了父母自己,為孩子負責,請父母恰當地給孩子金錢吧!

3.培養孩子的能力和品格。

很多父母不想讓孩子受苦,于是往往就用金錢來解決問題,以為給孩子錢,孩子就不用吃苦受累了,殊不知,孩子在金錢面前也會逐漸失去能力,失去品格,這樣的“愛”不能說是偉大的!真正的愛應該是注重培養孩子的能力和品格,讓孩子能堂堂正正地做人。

不要亂用金錢獎勵孩子

單純用金錢獎勵孩子可以算是經濟“誘惑”,對這種方式,教育專家們并不贊同。

目前,我國大中專院校都設立獎學金,這樣作一方面是鼓勵學生挖掘自己的學習潛力、發展自己的鉆研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對英才的發掘。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講,這些,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學校都不宜過早實施。

不過,今天有很多父母把孩子的考試分數與金錢獎勵掛鉤,比如,孩子考100分就獎他100元,考95分就獎他50元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平乡县| 南乐县| 临朐县| 凌源市| 酒泉市| 奉化市| 江门市| 尉犁县| 温州市| 响水县| 福州市| 四会市| 东阿县| 芦溪县| 锡林浩特市| 吉首市| 清远市| 兴化市| 乌兰察布市| 富裕县| 九寨沟县| 永昌县| 萨嘎县| 琼海市| 盘锦市| 鹤庆县| 敦煌市| 赤壁市| 枣强县| 潞西市| 开原市| 大足县| 如东县| 绵阳市| 房产| 交城县| 年辖:市辖区| 文山县| 莲花县| 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