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誠信——人生發展的重要基石(1)

一位哲人說,沒有誰必須要成為富人或成為偉人,也沒有誰必須要成為一個聰明的人,但是,每一個人必須要做一個誠信的人。

一個人想有所作為,想成為一個高尚的人,首先就需要擁有做人的美德——誠信,要對誠信有堅定的信念!因為,作為第一“核心價值”,誠信是時代對我們最基本的要求。

立命之本

誠信為人之本!誠信比金錢更具有吸引力,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比榮譽更有時效性!

——(中國)魯迅

宋濂是我國明朝的開國重臣,他貢獻卓著,有“太史公”的高譽,當時被譽為文學第一。

小時候,宋濂家里很窮,但他非常喜歡讀書。家里買不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所以,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有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正好還書的期限也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手被凍得麻木也不停下。

他的母親說:“孩子,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書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誠實守信”歷來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當今社會做人的最基本的準則。為人處世,做事立業,最講一個“誠”字,最重一個“信”字。離開了誠信,人就會言而無信,就無法得到別人的信賴和尊重。

在中國加入WTO之前,許多人都認為中國面臨著最大沖擊和最需要保護的就是農業,但世貿組織的總干事穆爾并不是這樣認為,他說:“對中國來說沖擊最大和最需要保護的不是工業,不是農業,而是誠信度,這是中國能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得住腳跟的關鍵所在。“所以,誠信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

對個人也是一樣,誠信是一個人的立人之基,立業之本。誠信是每一個公民應有的基本素質,是做人的最起碼要求。孔子曾說:“人無信,則不立。”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誠信,那他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條件。

在CCTV播出的一期《對話》節目中,主持人請當時的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先生介紹微軟聘用員工的標準,在“創新、誠信、智慧”三個標準面前,李開復先生毫不猶豫地把“誠信”排到了第一位。

誠信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德,只有一個誠信的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就好像蓋一座大樓沒有堅實的地基一樣,是不牢固的,當然不會取得別人的信任。

如果沒有誠信,宋濂就不會為了及時還書,而在隆冬臘月的黑夜趕抄一本書,如果沒有誠信,他更不會成為流芳千古的一代名士。

在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商鞅為了樹立威信,他在變法前下令在秦國都城南門外立一根3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把木頭搬到北門,賞10金。人們不相信,無人搬動木頭。商鞅把賞金漲到50金。一男子把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他50金。

商鞅的這一舉動,使人們感覺他是一個說話算數的人。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守信的人,于是,他所推廣的新法也漸漸獲得人們的信任,很快就在秦國推廣了。

由此可見,誠信是一個人的立命之本,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是一個人寶貴的財富,一個人擁有了誠信的品質就能保持正直的品性,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認真踏實,實事求是;表現在與人交往中,就是真誠待人,互相信賴;表現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

誠信是人性一切優點的基礎,也是決定青少年能否在成長道路上一帆風順的關鍵所在。世界上并不缺少才華橫溢的人,但是,才華出眾的人就值得信賴嗎?只有懂得誠信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賴的人,誠信這種品質比其他任何品質更能贏得人們的尊敬,更能取信于人。

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當代青少年面對著各種各樣的機會與競爭,大家都準備好了嗎?待人接物,是以誠相待,還是以欺相迎?是以信為本,還是以詐為基?這種最起碼的判斷力一定要牢牢掌握。

小貼士:

誠信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源源不斷的財富。誠信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誠信是一種寄托,也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青少年怎樣才能做一個有誠信的人呢?

1、注意身邊的小事,要從小事做起,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誠信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習慣,誠信的習慣是要求青少年從小事開始培養的。千萬不要以為事情小而不值得自己去做,其實,生活的過程就是由這些小事來構成的。試想,一個連小事都不能做到誠信的人,別人根本就不會相信你能在大的事情上做到誠信。

2、不輕易許諾。理智的青少年具有敏銳的判斷力,不會為了所謂的面子而答應別人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或許這樣做是處于樂于助人的好心,但是,萬一自己不能辦到,就會給別人帶來傷害,也會使自己的誠信度減弱。

3、誠信是自覺的行為。青少年要養成誠信的好習慣,這是勿庸置疑的,但是,這種習慣的養成是要求自己從內心真正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之后做出的選擇,而不是一時心血來潮或者在別人的要求下去做的事情。如果那樣的話,誠信到最后也只是淪為一紙空談而已。

4、誠信但不要迂腐。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做人處事的智慧是經過了歷史的檢驗的,同時它又是靈活的、方便的一種智慧。在一些特定的場合,比如說,有人因為重病入院,家人為了不使他傷心而刻意隱瞞病情。類似這樣的情況,如果你還死板的要去告訴病人他的真實情況,不但不會因為自己恪守了“誠信”而心情安然,還會受到他的家人的責怪。所以說,恪守誠信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也要避免迂腐而傷人傷己。

忠實做人誠信做事

誠實的人最聰明,誠實比一切智慧都重要,因為它是一切智慧的基本條件。

——(德國)康德

保爾朱利·葉斯·路透生于德國,他創辦了世界上最早的通訊社——路透社。父親去世后,他就在叔叔開設的銀行做事。一天,他被銀行派往赫赫有名的數學家高斯家取款。

路透取錢回到銀行,在仔細清點錢數時,發現多了300馬克,這在當時算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于是,路透急忙又回到高斯家中,恭敬地說:“先生,您剛才給我的錢數目錯了……”

高斯聽后,頭也沒抬,卻大聲說:“這一點數目我要是算錯,還是知名數學家嗎?你走吧,我們已銀貨兩訖,互不相欠了。”路透聽后無奈地說:“好吧!既然您這樣說,那您多給的300馬克我不用還了。”

當然,最后路透還是將多出來的300馬克還給了高斯。而經過這次事件,高斯也收斂了不少傲氣,最重要的是,這件事情體現出了路透誠實的做人標準與品格。

有人說,人生就像是土地。那么,知識就是沃土,希望就是種子,汗水就是根源。但是,僅有這些是不夠的,要想在人生的土地上耕耘,還需要有誠實的品性。

誠實就是一個人做人的根基,不論是對待自己還是他人都應該有誠實的態度,如果一個人做不到誠實,也就不能奢望他對別人守信,因為,這樣的人連最起碼的做人的標準都達不到,失去了誠實,日久天長,是沒有人再去相信他的。

晏殊是北宋著名詞人,以誠實著稱。14歲時,他作為神童被舉薦給真宗皇帝。皇帝召見后,要他與1000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

結果,晏殊發現自己剛剛練習過那些考題后,就如實向真宗報告,并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對晏殊的誠實品質非常贊賞,于是賜給他“同進士出身”。

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處聚會游玩。晏殊因為家貧,沒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里讀書、寫文章。真宗見狀,就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非常驚訝,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

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游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的合適人選。”晏殊謝恩后說:“其實,我也喜歡游玩飲宴,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游了。”

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誠實的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由此可見,誠實的品性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對于一般人來說,面對一件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時,保持誠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像晏殊這樣,表面上看來誠實仿佛對他沒什么益處的時候,依然能做到誠實待人,這就值得人們敬佩了。

事實證明,他的這種做法不但沒有使他損失什么,相反,他得到的東西比以前更多。是他的誠實贏得了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正如一句英國諺語所說:“如果你想擁有一天的幸福,那么就去發廊;如果你想擁有一星期的幸福,那么你就去旅行;如果你想擁有一個月的幸福,那么你就去買一匹馬;如果你想擁有一年的幸福,那么就去買一棟華屋;如果你想擁有一輩子的幸福,那么就從今天起做一個誠實的人吧!”

青少年朋友,如果你想擁有一生的幸福,就從現在開始,做一個誠實的人吧!學著對自己誠實,才能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學著對周圍的人誠實,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和接受,才能和周圍人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也只有學著做一個誠實的人,才能在將來走入社會的時候,在和他人的交往之中做到誠信待人,不欺騙別人,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的好品格。當你做到這些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周圍的人對你是那么的友好,這正是你自己誠實守信的品格吸引了別人,讓別人對你產生了信賴和認同。這樣,不管周圍的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大家都十分愿意幫助你。

如果你沒有認識到誠實守信對于一個人的重要,為了一時的私利損害了別人對你的信任,等到發現的時候,就會發現為時已晚,自己親手毀掉信任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因為,已經沒有什么人能夠相信你、幫助你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裕县| 高州市| 宽甸| 高台县| 江川县| 虞城县| 文登市| 海伦市| 门头沟区| 肥西县| 大荔县| 乌鲁木齐市| 武冈市| 嵊州市| 汕尾市| 金湖县| 临泉县| 巴中市| 永嘉县| 馆陶县| 上高县| 治县。| 平顺县| 万安县| 余庆县| 金湖县| 南丰县| 龙口市| 花垣县| 芒康县| 高阳县| 嘉善县| 泰顺县| 六安市| 博兴县| 恭城| 三河市| 涿州市| 永寿县| 弥渡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