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承擔你做父親的角色——父親應該給孩子什么(1)

雖然說,父親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但是孩子并不是一生都需要父親陪在他身邊教育他,這是不現實的。實際上,孩子所需要的父親教育,僅僅是10年。這一點,德國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曾明確指出,真正的父親最多只有10年。他說,孩子在8歲前,父親主要是做風箏的,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當孩子成長到8歲以后,父親要做的就是放飛風箏了。所以,請父親們一定要承擔起自己做父親的角色,知道應該給孩子什么。

不掩飾對孩子的愛

父愛是需要表達的,所以每一位父親都不應該掩飾對孩子的愛,要學會表達。如果父親有良好的表達愛孩子的習慣,孩子就會感受到父親那偉大的愛,他也會成為一個善于表達愛,樂于表達愛的人,更會把這種好的習慣,好的性情帶給他的生活、學習以及未來的事業和家庭,從而給他的人生增添幾分幸福的保障。

【家教現場】

孩子很淘氣,看到父親買來一個新的大衣柜,他的好奇之心油然而生,想研究一下那個柜子。他東搞搞,西弄弄,發現沒什么意思,就想離開。突然,他一抬頭看到柜子頂上有一個漂亮的盒子。他心想,那里面一定裝了什么好東西,是好吃的,還是好玩的?

在破解謎底的力量的驅使下,他想爬上去看看。于是,他蹬著柜門,踩著抽屜,抓著柜角,爬呀爬……終于爬到了柜子頂上。他心滿意足地把盒子拿過來,打開后發現盒子竟然是空的。他有點生氣了,一個空盒子,害得自己費半天勁爬上來。他正想下去的時候,才發現柜子實在太高了,他的手腳都軟了,渾身有點發抖。

就在這時,爸爸回來了。孩子趕緊求救:“爸爸,我下不來了……”

☆ 家有壞爸爸 ☆

壞爸爸看到眼前的情景,氣就不打一處來,“你這個混賬東西,爬上去干什么?看我不打你!”壞爸爸的一番話,讓孩子更加恐懼了,他蜷縮在柜子靠墻的一角,不敢動彈,也不敢做聲。

最后,壞爸爸把孩子抱了下來,還給了他兩腳,孩子嗚嗚地哭了起來……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看孩子爬得那么高,臉上還露出驚恐的表情,他不動聲色地說:“孩子,你是怎么上去的?”

“爬上來的。”孩子怯怯地回答。

“既然你能爬上去,就能下來。不要一遇到困難就向爸爸求救,而要想辦法自己解決。爸爸相信你,你一定能下來的,爸爸不離開,就在旁邊看著。”好爸爸說。

孩子想,自己總不能一直待在柜子上。無奈之下,他真還一步步地爬了下來。接著,好爸爸走上去,給了孩子一個擁抱,說:“爸爸就知道你能下來,你是好樣的!”

【案例分析】

不可否認,好爸爸并沒有掩飾對孩子的愛,因為他對孩子有鼓勵,有擁抱,還有愛的話語。所以,他自然是個好爸爸,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親的這種愛。而壞爸爸的斥責,代替孩子解決問題的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首先,斥責會讓孩子更加恐懼,不能解決問題;其次,壞爸爸把孩子抱下來,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感。

相信,每一位父親對孩子肯定是有愛的,這一點每個人都很清楚,可能孩子并不真明白,但這都不會阻止您對孩子的愛。不過,我們一方面要學會給孩子傳遞有理智的愛,另一方面也不要刻意去掩飾自己對孩子的愛,要勇于去表達,這樣,孩子就會感受到您對他的愛是多么的深沉與偉大。

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父親”的角色就賦予了我們很多的責任與義務。盡一位家長的所能去愛孩子,撫育孩子,不僅僅是母親的事情,更需要每一位父親去思考,去實施……

【教育建議】

建議一:把對孩子的愛表現出來

作為父親,也應該有像母親一樣的鐵骨柔情,其實,孩子也需要這樣的父愛。只是,有時候因為我們的偏見,總是把做父親的愛掩蓋得嚴嚴實實。這對孩子來說,可能是感受不到您的愛的。所以,每一位做父親的,都應該放松一點,把對孩子的愛表現出來。一旦您這樣做了,您將會發現,自己與孩子的關系會與以前大不一樣。

建議二:在生活的點滴中愛孩子

孩子早晨晚起時,父親也可以催促他;孩子上學前,父親也可以叮嚀他;孩子晚上做作業時,父親也可以陪伴他;孩子被評為三好學生,父親也可以贊揚他,與他一起分享喜悅;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親也可以給他鼓勵和幫助……

在生活的點滴中,我們都可以表現對孩子的愛。這樣,孩子會因為父親的愛而樂而忘憂。在孩子眼里,這樣的父親就像神的化身,而父親的愛就似神的光芒,讓他陶醉其中。

建議三:與孩子一起做親子游戲

孩子沒有游戲,就等于沒有童年,因為玩游戲是最適合孩子認知和娛樂的方式,而玩游戲的過程就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過程,能在孩子心中種下創造和幸福的種子。孩子玩游戲是需要伙伴的,對孩子來說,父親是最合適、最有魅力的游戲伙伴。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父親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會融洽許多,孩子會從中感受到父親對他的愛,而父親與孩子一起玩游戲,也會感覺這是人生的幸福時刻。

建議四:不吝嗇表達對孩子的愛

父親要知道,愛是教育孩子的潤滑劑,所以,請不要吝嗇對孩子說“孩子,爸爸愛你!”可能口頭表達這幾個字有點難為情,但也應該嘗試去說。也許就是這樣一句話,就能拉近自己與孩子的心理距離。當然,您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表達您對孩子的愛,比如,睡前給孩子一個擁抱,或是吻一下孩子的額頭,或婉轉地告訴他:“孩子,與你在一起,爸爸真開心。”

【教子箴言】

作為父親,不要掩飾對孩子的愛,否則,孩子會感覺不到父親也是愛他的。當然,這就會影響父子之間的和諧關系。父親要愛孩子,也要讓孩子知道您是愛他的。這樣,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做事的動力。所以,請父親們將自己對孩子的愛毫不掩飾地表達出來吧!

呵護孩子的心靈世界

孩子的心靈世界是獨特的,父親要用心去關注,去深入孩子的心靈,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體驗……您將會發現,孩子的內心是一個多彩多姿的世界!孩子渴望尊重、理解、信任、賞識和認可。所以,父親要用欣賞的眼光去關注孩子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贊許孩子的每一個進步。

【家教現場】

星期五的生物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作業,周末到野外采集一些植物做標本。老師還說,最好能讓父母陪著,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放學回家后,張誠向爸爸說了這個作業。爸爸滿口答應:“沒問題,明天爸爸也休息,正好可以陪你去,爸爸也想放松一下心情啊!”

第二天,張誠和爸爸起了個大早,吃完早飯后,就匆匆趕往郊外。他們來到郊區,開始尋找各種各樣的植物。突然,張誠看到一只野兔,他興奮地大叫起來:“爸爸,快看呀,那有一只大野兔!”

☆ 家有壞爸爸 ☆

壞爸爸瞅了一眼,說:“唉,可惜它離我們太遠了,不然我們一定會抓住它,然后做一頓美味可口的野兔大餐。”

聽到爸爸的話,張誠的心震了一下。但很快,他的雙眼也開始緊緊盯著那只兔子了,目光中充滿了征服的欲望。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說:“是哦,你的眼睛可真尖。今天的天氣這么好,那只兔子也出來曬太陽,享受好天氣呢!”

張誠說:“爸爸,您會去捉它嗎?”

爸爸說:“當然不會,說不定人家是一家人出來曬太陽呢!你想想,如果有人把你抓走了,爸爸媽媽該有多么難過呀!同樣的道理,我們也不能從野兔的家里奪走一個成員呀!”

【案例分析】

面對同樣的場景,好爸爸和壞爸爸的處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有時候,父親的情感也應該細膩一點,因為您要考慮到孩子的內心感受,呵護他的心靈世界。否則,孩子可能就會被父親的那種攻擊性所感染,很快變得也具有攻擊性,這對他的心靈成長是不利的。

如果您請教教育專家一個問題:孩子怎樣才算是接受了完整而且是有效的教育呢?相信幾乎所有的教育專家都會回答:“身心健康!”是的,孩子不僅需要健康的身體,更需要健康的心靈,需要品行端正,需要心態與年齡相符……那種少年老成或是心智未來的孩子都是心靈不健康的表現。

今天,身體健康對很多孩子來說,幾乎不成問題。但是,心靈健康的孩子,在生活中并不多見。所以,作為父親,您應該呵護孩子的心靈,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心靈健康,心智健全,您才能贏得孩子的尊重與愛戴。

所以,父親要深入孩子的心靈世界。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我們越是深入兒童的內心世界,體驗他們的思想感情,就越能體會到這樣一條真理:在影響兒童內心世界時,不應該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自尊心。”相信,為人父者,一定會從這句話中學會呵護孩子的心靈世界。

【教育建議】

建議一:不要忽略孩子的心靈需求

上小學二年級的雯雯放學回來,高興地把自己97分的數學試卷給爸爸看。爸爸接過試卷,眉頭一皺說:“才考97分?有沒有考100分的?”雯雯低聲說:“有。”“你瞧瞧人家,你怎么就考不了100分呢?真笨!”爸爸很失望,也很生氣,雯雯的心里也像被澆了一盆冷水。不難看出,雯雯只是希望能得到爸爸的一兩句表揚。可是,面對孩子高高興興遞過來的試卷,父親卻完全忽視了她的心靈需求。其實,這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大盲區。

父親應該知道,孩子成長的最大財富就是心靈健康。孩子的心靈很脆弱,需要父親的理解,肯定與鼓勵,需要父親的呵護。如果父親用“笨”來評價自己的孩子,那這種情緒化的語言無疑是對孩子最嚴厲的判決,會給孩子的心靈蒙上難以抹去的陰影,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所以,請父親一定要時時注意重視孩子的心靈需求。

建議二:對犯錯的孩子要因勢利導

一個7歲的孩子出于好奇,把家里養的一只鸚鵡給殺了,他想看看鸚鵡為什么會說話,它的肚子里究竟有什么。父親知道后,并沒有打罵孩子,也沒有責備孩子,而是耐心地對孩子說:“我們要有慈悲心,不應該殺害無辜的生命,要尊重生命。動物和人一樣,生命都是很寶貴的。”既然孩子已經殺了那只鸚鵡,這位父親就讓孩子給鸚鵡畫一張內臟器官的解剖圖。很多年后,這個孩子成了一名生物學家。他說:“正是父親呵護了我的心靈,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這位父親很有智慧,面對犯錯誤的孩子,沒有盲目追究孩子的責任,而是因勢利導,十分理智地呵護了孩子的心靈,還讓他學到了知識,受到了教育。所以,當我們面對“闖禍”的孩子時,需要向這位父親學習,要教育和引導,而不是粗暴地去傷害孩子的心靈。

建議三: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議論他

孩子盡管年齡小,但他也有自尊心,也能分辨出好話與壞話來。如果父親不注意,當著孩子的面議論他的缺點,很可能就會傷害了孩子的心靈。

兩位父親去幼兒園接到孩子后,一同搭車回家。在車里,他們開始悄悄議論孩子。一位父親說:“你孩子的很伶俐,很可愛。”那位父親也說:“你的孩子很乖,很聰明。”兩個孩子就默默地聽者。突然,一位父親嘆了口氣說:“唉,我們家孩子丑了點,沒你們家孩子好看呀!”當這位父親在議論自己孩子的不好時,孩子會沒有感覺嗎?要知道,幼兒園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自尊心很強。這個孩子會怎樣面對自己的父親,面對同車的那個小朋友呢?所以,父親不應該這樣說孩子。即使是別人這樣說了孩子,父親也應該告訴孩子:“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其實你很漂亮,尤其是在爸爸媽媽心中更漂亮。”

建議四: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

父親要知道,孩子需要溫暖,需要愛,他也有尊嚴,也有想法,是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我們的附屬物。孩子雖然是我們親生的,但也不要以“都是為了孩子好”為借口對孩子隨意教訓,這是不合適的。父親要舍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避免讓自己的暴力言行傷害孩子。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威脅恐嚇孩子,不要看不起孩子,不要對孩子羞辱和斥責,等等。要端正自己的心,記住一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

【教子箴言】

要想做一位好父親,就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修養,以一顆平和的心待人處世。也只有讓自己靜下心來,才能正確地面對孩子,才能呵護孩子的心靈,才能處理好他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而讓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和諧家庭,父親有責

每位父親都是愛孩子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有時候您會和孩子的母親產生一點矛盾,比如,生悶氣、吵架等等。但不管什么時候,您都應該知道,既然我們把孩子帶到了這個世界,就應該給他幸福,就應該給他一個和諧幸福的家。這是每一位父親的責任。

【家教現場】

小志的爸爸是一家大型企業的總經理,每天都由專門的司機接送他上下班,司機對小志的爸爸畢恭畢敬。企業里的員工對爸爸也是非常尊敬,都謹小慎微的樣子。小志常為自己有這樣一個爸爸而驕傲和自豪。

一天,小志和鄰居家的孩子小賓在一起玩。不知因為什么,兩個孩子吵了起來。小志炫耀地說:“我爸爸是大老板,他管了好幾百人,別人都怕他!”誰知,小賓不買他的賬,他哼了一聲,說:“才不是呢!我聽見有阿姨說你爸爸是‘妻管嚴’,他怕老婆!”小志氣得跳了起來:“你胡說!”

回到家后,小志就問爸爸:“爸爸,別人說你怕媽媽,是‘妻管嚴’,是真的嗎?”

☆ 家有壞爸爸 ☆

壞爸爸一聽,立馬站起來,一副很生氣的樣子:“聽誰說的?爸爸是企業家,也是一家之主,怎么能怕你媽媽呢?”

小志說:“就是,我也不信!”話雖然這么說,可是,在小志的心里,還是有一絲疑惑:“爸爸不怕媽媽,那為什么有人會背后這么說呢?”

壞爸爸接著說:“別聽別人瞎說,趕緊回屋寫作業去吧!”

小志快步溜進了自己的房間……

☆ 家有好爸爸 ☆

好爸爸看著兒子因激動而漲得通紅的小臉,還有那一副疑惑的表情,并沒有責怪他,也沒有想找個借口搪塞孩子,而是微笑著對小志說:“爸爸和媽媽之間,沒有誰怕誰的問題。只是爸爸尊重媽媽的意見,那是對媽媽的愛。你想想,媽媽每天也非常辛苦地工作,有時候回家那么累,還要煮飯、做家務,有點小脾氣也很正常。爸爸是個男子漢,能為這點小事跟媽媽吵架嗎?爸爸對媽媽寬容,就是想營造一個和諧幸福的家,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家啊!”

聽了爸爸的解釋,小志好像明白了很多。他點了點頭,非常認真地說:“爸爸,從今天起,我也像爸爸一樣,做個男子漢,體會媽媽的辛苦,讓著媽媽。”

【案例分析】

好爸爸會跟孩子耐心解釋“怕”媽媽的原因,不是怕,而是愛與尊重,這樣,孩子也能受到父親博大胸懷的感染,從而說出“像爸爸一樣,做個男子漢”的話來。同時,孩子也理解了爸爸和媽媽的不容易。相反,如果像壞爸爸那樣,孩子感受到的只是爸爸的怒氣,是爸爸的搪塞,而且他最終仍舊滿腹狐疑,不明白爸爸到底是不是怕媽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文县| 黄浦区| 洛南县| 乐清市| 衡阳县| 马山县| 太和县| 赞皇县| 贵州省| 虞城县| 黔江区| 延川县| 苗栗县| 丹江口市| 无棣县| 东宁县| 天水市| 汉阴县| 邵阳县| 长宁区| 壤塘县| 闽侯县| 麻江县| 大城县| 莲花县| 小金县| 子长县| 定兴县| 搜索| 天门市| 区。| 昌图县| 遵义县| 克拉玛依市| 隆子县| 宁都县| 桃源县| 丰都县| 龙山县| 平乐县| 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