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第2種方式 靜下心來傾聽孩子(2)

對此,兒童心理專家認為,處在成長期的兒童,明辨是非的能力雖然不是很強,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獨特思維方式。所以,父母應該主動去傾聽孩子傾訴,這樣不僅可以讓自己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而且還能幫孩子提高對問題的認識能力。

親子溝通小貼士

有教育家認為,傾聽孩子的傾訴就好像是一把開啟孩子心靈窗戶的“鑰匙”。所以,父母一定不能因為孩子還小,就不重視他的闡述,不要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要經常蹲下去,平等地傾聽孩子的訴說。當孩子的看法值得稱贊時,父母一定要表明支持的態度;當孩子在認識上存在一定的誤區時,父母應該循循善誘,啟發開導他。

讓孩子自由地表達思想

日本有一年一度的棒球比賽,這個比賽對參加比賽的孩子和家庭來說,都值得期待。藤田武進今年要代表學校參賽,父親藤田洪一決定明天帶全家人都去現場為武進加油。

第二天早晨,父親催促大家趕緊收拾行裝去看武進的比賽。武進有一個妹妹叫香,她一點都不喜歡棒球。出發前,香對大家說:“我不想去!”父親聽了非常生氣,對香大發脾氣。最后,香還是勉強去了,可從比賽開始至到結束,香一直悶悶不樂。其實,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誰也不敢冒犯父親大人的威嚴。

于是,父親開始反省自己。第二天,當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早飯時,藤田洪一第一次對孩子說抱歉,承認了錯誤,表示自己不該強行讓香觀看她不喜歡的運動。聽了父親的話,香感到從未有過的輕松。

全家人也在餐桌前暢所欲言。武進說:“我根本不想打棒球,我更愿意去參加學校的射擊隊或劃艇隊,可父親老強迫我去。”香說:“我喜歡粉色裙子,可父親卻總是說綠色好看。”藤田的太太也說:“我喜歡吃清蒸魚,可你總嚷著炸魚片更好吃。”直到這時,藤田洪一才明白,自己平日有多么武斷,竟沒有給家人一個表達的機會!

表達是一切人才所不可缺少的能力,與人交往離不開自我表達。當今時代節奏快、效率高,需要的是干脆直率、敢斷敢行的作風,所以,要敢于實事求是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要想讓孩子在將來有所建樹,就必須讓他努力提高表達思想的能力。父母要鼓勵孩子: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亮出來!去迎接競爭和挑戰!

教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父母需要把握好幾件事:

第一,讓孩子明白表達思想的重要。

告訴孩子,對于那些杰出的人物來說,表達自己的思想是他們在社會交往溝通中的一大特點,他們的言談能調動周圍的氣氛,能夠使氣氛很快變得熱烈起來,能夠用自己充滿激情、智慧的語言感染他人。

讓孩子知道,表達思想并不是自我吹噓,也不是弄虛作假、夸大其詞,更不是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當然,也不是那種故作姿態的過分謙虛,而是實事求是地、勇敢地、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這樣,機會才會來光顧他。

第二,幫孩子豐富表達的內涵。

告訴孩子,表達自己的思想不是無目的、無意義的聊天,表達應當有豐富的內涵,這種豐富的內涵應當體現在具體的表達中介與載體上。比如,孩子的各科教材就是進行自我表達的最好中介與載體。父母要讓孩子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就能引發說不完、道不盡的表達話題。

另外,父母還要注意幫助孩子拓展表達面,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關注周圍與社會的意識,讓他在周圍發生的家事、國事和天下事中尋找表達自我的現實素材。

第三,給孩子表達思想的機會。

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談吐能力,盡量給孩子表達自我的機會,讓他盡情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也是非常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當然,父母盡可能多聽聽孩子的想法,這樣孩子會覺得父母很關心尊重他,會覺得自己長大了,也就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親子溝通小貼士

父母可以教孩子學一些表達技巧:表達思想應注意場合,對與自己年齡、身份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措辭是不能一樣,如,可以和自己關系親密的朋友開玩笑,對長輩就不能;要學會根據對方的性格、心理、身份以及當時的氛圍等條件,考慮表達的時機;要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避免造成誤解;表達思想時要自然,不矯揉造作,否則,會讓人生厭。

善于傾聽孩子的委屈

美國著名教育家斯托夫人的女兒維尼夫雷特4歲時,有一段時間非常頑皮。似乎每天她都故意把房間里的東西丟落到地上,而且動不動就發脾氣。

有一天,斯托夫人見她又開始“犯病”了,就走過去問她:“維尼夫雷特,為什么總是把房間弄得這么亂呢?”

維尼夫雷特聽了媽媽的話,并沒有馬上停下來,反而當著媽媽的面把桌上的一本書掃到了地上。“你怎么了?快點拾起來。”斯托夫人指著地上的書對女兒說。女兒努嘴說:“我偏不撿。”斯托夫人也有點生氣了:“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女兒仍舊反駁:“我就是不聽話。”

聽女兒這么說,斯托夫人當時沒有再說什么,扭頭就走了。她走后,維尼夫雷特更加肆無忌憚,一會兒在房間里尖叫,一會兒又亂扔東西。斯托夫人極力控制自己憤怒的情緒,告訴自己不要發火。過了一會兒,女兒的吵鬧聲停下來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傷心的哭泣。

這時,斯托夫人走進女兒的房間,溫柔地對女兒說:“維尼夫雷特,怎么了?有什么不高興的事嗎?”女兒沒有回答,只是傷心地哭著。看到她那傷心的樣子,斯托夫人忍不住心生憐愛,把她從地上抱了起來。

“媽媽一直認為你是個乖孩子,所以你亂扔東西時我沒有罵你,我想你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不順心的事,告訴媽媽好嗎?也許我還能幫你呢!”斯托夫人說了這些話,維尼夫雷特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但仍然在哭泣。“好了,別哭了,有什么事情不能解決呢?你一直是個聰明的孩子,再加上媽媽幫你,我想什么問題都能解決。”

女兒突然撲到媽媽的懷里,放聲大哭起來,一邊說:“媽媽,我覺得自己好孤獨啊!”斯托夫人很納悶:“怎么會呢?媽媽不是天天和你在一起嗎?”女兒委屈地說:“可是,你總是不搭理我,整天就知道在書房里寫字,你一點不在乎我……”

斯托夫人明白了,原來是這樣。由于那段時間工作比較忙,有很多稿子要寫,所以就沒有像平時那樣陪她。于是,斯托夫人帶著歉意說:“維尼夫雷特,千萬不要那么想。媽媽最在乎、最愛的就是你。等媽媽忙完這一段,一定會好好陪你玩,不過,你也要理解媽媽呀!我相信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媽媽必須工作,你一定會理解媽媽的。對嗎?”

自從斯托夫人讓女兒知道自己仍然愛她后,維尼夫雷特就再也沒有故意搗亂過。有時候,斯托夫人在工作間隙去她的房間看一看。她會對媽媽說:“媽媽,你去忙你的吧。沒關系,我自己知道怎么玩。”

很多父母只是想當然地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判斷孩子的行為,而不愿意花時間傾聽孩子訴說心中的委屈,卻愿意與其他人說孩子不聽話而給自己帶來了不安,這是非常不明智的。斯托夫人的做法就與這些父母不一樣,值得學習借鑒。

對孩子來說,每天會發生很多事情,他需要與父母分享。當他遇到快樂的事時,他愿意與父母分享快樂;當他遇到心煩的事時,他也希望父母能夠聽他訴說,與他一起分擔煩惱。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說:“大人的痛苦是可以減輕的,因為知道它從哪兒來,可以在思想上把它限制在身體的一部分,加以醫治,必要時還能把它去掉。嬰兒可沒有這種自欺欺人的方法,他初次遭遇到的痛苦是更殘酷、更真切的。”對孩子來說,他的人生經驗很缺乏,就更加需要向父母傾訴,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指導。

在生活和學習中,每個孩子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委屈,作為父母,一定要傾聽孩子的委屈,引導孩子調整情緒,幫他建立良好的情緒自控力。

親子溝通小貼士

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復雜的、敏感的,有時候他又會感到很委屈,但如果父母又不會傾聽他的委屈的話,孩子就會感覺父母離他很遠。所以,父母除了滿足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之外,還應該學會聽聽孩子的委屈,善于引導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聽出孩子的“話中話”

孩子:媽媽,你今天去不去買衣服啊?

母親:不去呀!

孩子:哦!

孩子:媽媽,你今天怎么不去逛街呢?

母親:今天忙!

孩子:哦!

當孩子向父母訴說時,父母應該通過孩子的語言來察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要能聽出孩子的“話中話”。因為有時候,孩子并不會直接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是把它隱藏在他說的話中。

就像上面的那個孩子問母親:“媽媽,你今天去不去買衣服啊?”孩子在說這句話時,他并不是想知道母親是否去買衣服,也許他想和母親一起逛街,也許他希望在母親出去時看他喜歡的動畫片。而在聽到母親否定的回答后,孩子又進一步問:“媽媽,你今天怎么不去逛街呢?”顯然,孩子是希望母親離開家到外面去。

所以,對于孩子的潛臺詞,為人父母者一定要提起足夠的敏感度。如果父母想真正關注孩子的真實想法,就不難從孩子的話語中察覺出其中隱含的意思。

還是上面這個例子,如果孩子希望母親帶他上街,希望與母親逛街時母親能給他買個小玩具,他肯定會十分興奮,希望母親對他說:“去呀,你跟媽媽一起去吧,如果你表現得好,我就給你買玩具。”這時候,孩子會十分聽從母親的話,好好表現,以期獲得母親的獎勵。

如果孩子希望母親出去后能看一會兒動畫片,他的眼神往往就會躲躲閃閃,不希望母親正視他,怕被母親看出他的想法。這時,他最希望母親說:“我要出去買衣服,你可以在家寫作業,寫完作業后可以看動畫片。”這時,孩子一定會十分高興。一方面因為母親了解他內心的想法,而且他的想法得到了母親的認可,盡管他要先寫作業,但他會非常樂意去完成作業。

所以,父母在傾聽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解孩子隱藏在字里行間的微小的、微妙的思想感情線索,想一想孩子到底希望告訴父母什么。當然,父母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來識別或弄清楚孩子的動機或基本情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城县| 赤城县| 鄂温| 丰镇市| 宜川县| 崇文区| 长宁县| 昭苏县| 墨江| 北票市| 分宜县| 嵊泗县| 东源县| 固镇县| 韶山市| 获嘉县| 吉安市| 洞头县| 航空| 离岛区| 普兰县| 郁南县| 武平县| 济宁市| 丰县| 通辽市| 辰溪县| 扬州市| 温泉县| 佛山市| 新河县| 万山特区| 哈密市| 滨海县| 陆丰市| 策勒县| 四子王旗| 富民县| 靖边县| 平顶山市| 洛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