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美國60年房地產大牛市的巔峰繁榮與驟然落幕

本章作者:夏磊、俞濤、龐欣

“二戰”結束至次貸危機前夕,美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長達60年的大牛市。1946—2006年,住房新開工保持在100萬套/年以上,年均153萬套;名義房價指數持續正增長,累計上漲24倍,年均增速5.4%,實際房價指數累計上漲121%,核心城市的房價漲幅更高,是跑贏印鈔機的少數資產之一;住房自有率從1940年的44%提高至2006年的69%。2000年以后,房地產牛市走向泡沫,市場交易過熱,房價暴漲。一、二手房交易量增長38%,交易額增長102%,名義房價指數累計上漲66%,年均增速高達10.6%,實際房價指數累計上漲46%,年均達7.9%。加息刺破泡沫,房地產風險傳導至金融市場,最終升級為國際金融危機。是什么樣的制度和政策導致了美國房地產的大牛市和大危機?

房地產過度金融杠桿化是風險之源。美國政府享有全球性的貨幣特權,又天然以國內政治利益為先,傾向于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住房領域過度支持,一級市場通過保險降低信貸門檻,二級市場支持金融機構將抵押貸款出表,這導致美國住房領域長期處于流動性泛濫、高杠桿、過度消費的繁榮期,房地產泡沫化程度高,最終破裂后升級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美國土地以私有為主,在用途和規劃管制下可自由交易,居民住宅用地供給充足,為高水平住房消費提供了支撐。但鼓勵自有、偏愛單戶住房、住房面積較大的超前住房消費,使美國家庭住房負擔較為沉重,對危機的承受能力較弱。美國征收房地產稅的主要目的是為地方籌集稅源,而并不是將其作為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工具。其中保有環節的房地產稅,提升區域房地產價值,使有房戶直接受益,對居民房價預期影響不大。交易環節輕買方重賣方,對短期投機行為從重征稅,但抑制作用有限。美國的住房保障政策經歷了四個階段,政策重點逐漸從供給端轉向需求端,保障方式從實物保障轉向貨幣補貼,目前形成以私人主導供給、政府財稅補貼、供給需求并重的住房保障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田县| 莎车县| 万安县| 历史| 玉龙| 屏东县| 马公市| 建瓯市| 陇西县| 武安市| 佛坪县| 梧州市| 淮安市| 体育| 论坛| 松滋市| 沽源县| 南乐县| 林州市| 毕节市| 灌云县| 九江县| 敦化市| 大邑县| 鲁甸县| 乌兰察布市| 荔波县| 安新县| 蓬莱市| 九龙坡区| 松江区| 花莲市| 秭归县| 米泉市| 临漳县| 于都县| 彝良县| 化德县| 三穗县| 凤山县| 会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