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契訶夫(1860~1904),全名安東·巴浦洛維奇·契訶夫,生于俄國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是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藝術大師、著名的劇作家。他1879年入莫斯科大學學醫,1884年畢業后從醫并開始文學創作。他的主要創作領域為中短篇小說和戲劇,其中短篇小說成果尤豐,他和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作者生平
1860年1月29日,契訶夫誕生于俄國羅斯托夫州亞速海邊的塔甘羅格。
1876年,契訶夫父親的雜貨鋪破產,舉家逃往莫斯科避債,只有契訶夫一人留了下來,靠擔任家庭教師、變賣家里的物品和在倉庫工作等方式來維持生計。
1879年,契訶夫完成高中學業,前往莫斯科和家人團聚。在那里,他獲得了獎學金得以進入莫斯科大學醫學系。這年年底,他完成了處女作《給博學的鄰居的一封信》。
1880年,由于家境困難,契訶夫開始以文學記者的身份為一些幽默刊物寫些短小的幽默作品,借以維持生活,他就這樣開始了文學生涯。
188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書《墨爾波墨涅的故事》,里面收集了他在幽默刊物發表過的6個短篇小說。
1887年,過度勞累的契訶夫前往烏克蘭東部旅行。也是這一年,他的創作高峰到來了。他陸續發表了《傷寒》《吻》《沃洛嘉》等優秀的短篇小說。另外,他還出版了小說集《在黃昏》,并在書上第一次署上了真名。
1888年,他把中篇小說《草原》發表在嚴肅的文學雜志《北方導報》上。這部作品標志著他告別了喜劇性小說的創作,是他成熟的標志。他因該作品獲得“普希金獎”。
1893年,他創作并發表了短篇小說《匿名氏的故事》和《大沃洛嘉和小沃洛嘉》。這一年,他在照顧病人時感染了肺結核,為此,他到尼斯修養。
1898年,他加盟莫斯科藝術劇院,結識了高爾基,并與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與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欽科等人進行了創造性的合作,對舞臺藝術做出了重大改革。并因肺結核病情惡化而移居雅爾塔。
1904年,契訶夫在巴登維勒與世長辭。他的遺體被運回俄國,后葬于莫斯科。
背景鏈接
談到契訶夫的創作,我們無法忽略他所生存的那個特殊歷史時代,因為這和他的創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契訶夫的創作開始于俄國境內反動勢力極其猖獗的19世紀80年代,這段時期,進步思想和先進人物備受壓抑和摧殘,下層勞苦群眾的處境也每況愈下。在社會上,自私、庸俗和下流的習氣泛濫成災,毒害著人們的思想。敏感的契訶夫看到了這樣的事實,并通過他的筆將這些情況記錄了下來,于是我們在他的短篇小說中看到了貧苦的小市民、懦弱的小官吏,也看到了自私自利、無恥諂媚的各色嘴臉。在這種混亂的狀態下,契訶夫自己的思想也曾經出現過矛盾和混亂——“政治方面、宗教方面、哲學方面的世界觀我還沒有;我每個月都在更換這類世界觀”。于是,契訶夫筆下也有了思想矛盾混亂的知識分子的形象。
名家評價
高爾基:“一想到契訶夫,勇氣馬上就來了,生活也馬上變成明確而富有意義了。這樣的人是世界的“軸”……他憎恨一切庸俗、骯臟的東西,他用一種詩人的崇高的語言和幽默家的溫和的微笑來描寫了人生的丑惡.很少有人在他那些短篇小說的美麗的外衣下面,看出那個嚴厲斥責的含意來。……在他以前就沒有一個人能夠把人們生活的那幅可恥、可厭的圖畫,照它在小市民日常生活的毫無生氣的混亂中間出現的那個樣子,極其真實地描繪給人們看。”“只要用一個字就足以創造一個形象和一個句子,就足以寫成一部短篇小說,一個使人驚嘆的短篇小說,作為作家,契訶夫是當代的藝術家中唯一掌握了‘言簡意賅’這種高超藝術的,這是一個獨特的巨大天才。”
托爾斯泰:“契訶夫……是一個無與倫比的藝術家。……對,對,正是無與倫比的。……他是一個生活的藝術家。……他的創作不僅使每一個俄羅斯人,而且使每一個人感到親切和明了。這是他的創作的優點,而這卻是主要的。”
海明威:“看了契訶夫的小說再讀惠特林·曼托斯的作品就像看了一幕精彩的演出又看到一位蹩腳的老太太故作天真地扮演少女一樣難過……”
茅盾:“在世界古典文學中,契訶夫是中國人民和中國作家最喜愛的作家之一。他的偉大的名字很早就已經為我國人民所知道。”
還有人曾這樣評價過契訶夫:“他不是在‘寫’小說,或者像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作家在編小說,他是在‘吐’小說、‘流’小說。他無須編故事,甚至也不需要構思,他的故事在空中四處蕩漾。他能從任何角度開篇,又能從任何章節斷流,但都是天衣無縫,都是自然膠合。他的人物不請自來,他的情節隨手拈來。他仿佛只要拿起筆,就像擰開了自來水龍頭,小說便如水源源流出。單刀直入,不拖泥帶水,高度濃縮與深入淺出的表現,更增加了作品的韻味。”
藝術手法
從結構組合上看,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框架嚴整、緊湊、勻稱,而且節奏感較強。其作品往往從主要情節開始,以意外結尾告終,多采用一條主線的形式。一般就是從一件事或一個主要人物寫起,以時間為序全面展開,選材認真,取舍得當,布局合理,能夠明確地表達出作品的主題思想。
從情節安排上看,契訶夫的小說沒有那些離奇曲折的故事線索,也不常見大起大落的跌宕情節。它所反映的就是平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沒有龐大的場面,沒有重大的歷史事件,也少見復雜的人物關系。作品的開端通常把人物引入展開沖突的環境和關系之中,先開門見山,繼而娓娓道來。
從人物塑造上看,契訶夫一般是先描繪出一個典型環境,對人物則挑選其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加以概括,簡單描述就把人物的神態性格乃至社會地位都鮮明地勾畫出來。契訶夫在進行人物肖像和心理描寫時,常常抓住最本質的東西,用速寫式筆法,突出地表現主要人物的性格,線條簡潔明快,人物鮮明有力,手法生動形象。在人物內心世界的展現方面,契訶夫不重于細致交代人物的心理活動過程,力求從人物的言行舉止中表現人物內心的活動變化。
從語言運用上看,契訶夫的短篇小說語言簡練、深刻、樸素。快節奏、簡單、質樸構成了他獨特的文風,他高度淡化情節,憑借巧妙的結構設計、對生活和人物做真實的描繪和刻畫,從中展現重要的社會現象。語言詼諧幽默是契訶夫小說的另一大特色,能夠在輕松詼諧的調侃中達到辛辣諷刺的目的,而簡練的敘述語言和人物對白是詼諧幽默最有效的載體。他的名言“簡練是才能的姐妹”成為后世很多作家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