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的烘焙
咖啡的味道百分之八十取決于烘焙,因此可以說烘焙是沖泡出好咖啡的重要程序。烘焙的技術若很好,咖啡豆則大而膨脹、表面無皺紋、光澤勻稱,各有其不同風味。將咖啡豆烘焙出其極限的特色,正是烘焙的最終目標。烘焙時間的長短也會決定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最終是“肉桂烘焙”“城市烘焙”“意式烘焙”,還是“法式烘焙”。

簡單來說,咖啡豆的烘焙程度可以分為輕度、中度和深度。

烘焙的過程,就是用旋轉的外部熱源對大鼓室中的生咖啡豆均勻地加熱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溫度會達到290℃。加熱最終會使咖啡豆的組織結構和成分發(fā)生化學變化。
在烘焙過程中,咖啡豆中的水分會蒸發(fā),淀粉會轉化為糖分,糖進一步發(fā)生焦化。咖啡豆的大小會增加35%左右,它們就像爆米花一樣漸漸膨脹。由于水分被蒸發(fā),咖啡豆的重量會減輕18%~22%。不過,咖啡豆重量的變化并不會影響咖啡豆中咖啡因的含量。
漸漸的,生咖啡豆變成黃色,然后變成深棕色。在這一過程中發(fā)生了很多化學反應,使得咖啡豆中的糖分和蛋白質相互發(fā)生作用。咖啡豆的顏色越深,釋放的咖啡油就越多。正是這些變化和咖啡油的釋放,將咖啡豆的風味和香氣激發(fā)了出來。
在烘焙即將結束時,我們必須更加細心,以確保不會將咖啡豆烤焦。
當咖啡豆烤至中度時,其內部便生成了味道豐富的酸性物質。隨著烘焙的繼續(xù),咖啡豆的顏色不斷加深,這些酸性物質便開始分解,糖也開始焦化。烘焙程度越深,咖啡成品的醇度就越高,風味就越好。這就是為什么意式濃縮咖啡的特點為酸度較低,醇度較高,有時像焦糖一樣。
人們會嚴格監(jiān)控咖啡豆的烘焙過程,烘焙完成后,會噴射冷空氣將咖啡豆快速冷卻,保住熱空氣帶給咖啡豆的風味和香氣。
烘焙的程度越輕,咖啡豆的酸味就越重,由此沖煮出的咖啡風味也很獨特。輕度烘焙的咖啡豆制成的咖啡醇度較低,因為咖啡豆在烘焙的過程中還沒來得及產(chǎn)生焦糖和釋放咖啡油。
中等烘焙的咖啡豆酸味適中,由此沖煮出的咖啡味道更濃郁,口感更圓滑,因為咖啡豆在烘焙的過程中已經(jīng)開始釋放咖啡油。
烘焙程度較深的咖啡豆,其中所有的酸性物質都分解了,釋放了大量咖啡油,味道苦中帶甜,像巧克力的風味。由此沖煮出的咖啡味道濃郁,醇度較高,質感很好。
烘焙過程中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那就是烘焙程度越深,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越少。時間較長、溫度較高的烘焙和時間較短、溫度較低的烘焙相比,前者咖啡豆中咖啡因的含量少一些。
綜上所述,咖啡豆的烘焙大致可分為輕火、中火、強火3大類,而這3種烘焙又可細分為8個階段,如表4所示。
表4 烘焙咖啡豆的8個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