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茶經
  • 鐘強
  • 1896字
  • 2020-08-20 10:47:36

朝:茶文化興盛

經歷了唐朝茶業與茶文化啟蒙發展階段,宋朝成為歷史上茶飲活動最活躍的時代,除了有內容豐富、技藝高超的“斗茶”、“分茶”、“繡茶”等以外,民間的飲茶方式更是豐富多彩。

民間飲茶最為繁華的是在南宋時期的都城臨安。當時繁華的臨安城,茶肆經營晝夜不絕,無論烈日當頭還是隆冬臘月,時時有人來提壺買茶。在茶肆里面張掛著名人書畫,裝飾古樸,四季有鮮花裝點,前來飲茶的人們絡繹不絕。

臨安的茶肆通常分成很多種,來適應不同層次的消費者。

有一些茶肆,多是士大夫等人與朋友相聚的場所,人們在此不但品茗傾談,甚至開展體育活動,如蹴鞠茶坊等;還有一些品茗場所的茶樓、茶館的主要顧客多為文雅和有學識之人,他們在此把玩樂器、學習曲目、彈奏等,當時人們把這種茶肆稱為“掛牌兒”;還有一些茶館并非以茶為營生,只是掛名而已,人們在此進行買賣交易,談事論情,飲酒甚至賭博,成為娛樂場所。

這時期,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勃勃,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訂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

宋代有了系統的制茶法。在當時,從朝廷到民間,對茶的品質要求都更為講究。宋朝歷任皇帝幾乎皆嗜飲茶,特別是宋徽宗趙佶,雖然不事政務,卻在藝術上有很高的成就,對茶也有著深刻的研究,并親自著成《大觀茶論》輯錄茶事,他曾不惜重金派人四處尋找新的茶葉品種,大大促進了團茶種類的增多和制茶技術發展。據《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貢茶在宋朝極盛時,高達40多種。

團茶制法在宋代更為精細科學,茶的品質也得到提高。宋代的團茶制法主要有采茶、揀芽、蒸茶、榨茶、研茶、造茶、過黃七個步驟。宋朝末年開始出現散茶制法。

宋朝時期,飲茶方式逐漸發生了新的變化,煎茶法由于繁瑣復雜而開始走下坡路,新興的點茶法成為時尚。蔡襄編著的《茶錄》為點茶茶藝奠定了基礎。

點茶茶藝于唐朝末期出現,到北宋時期逐漸發展成熟,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達到鼎盛。點茶法主要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和習茶五個環節。在點茶時先將餅茶碾成末,放在碗中待用;燒水時要注意調整炭火,調炭時有“三炭”之說,即底火、初炭(第一次添炭)和后炭(第二次添炭);待水初沸時立即離火,沖點碗中的茶末,同時攪拌均勻,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即可飲用。

宋代,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廷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

隨著飲茶的普及,宋朝關于茶的活動也日漸豐富起來,民間開始興起了斗茶的風氣,“斗茶”也稱“茗戰”,用來決定勝負的標準共有兩條,一是“湯色”,二是“湯花”。

所謂的“湯色”就是指茶湯的顏色,有一個固定的標準。茶湯的顏色以純白色為最上,其他的顏色則不正。茶湯純白色,說明茶葉的采摘、加工,都是恰到好處。如果顏色偏青,說明在加工的時候火候不足;相反,如果偏灰,就是過火。如果偏黃,那么則是茶葉的采制出了問題。

所謂的“湯花”是指茶湯倒進茶盞之中在表面上泛起的泡沫。湯花講究勻稱,在湯花散盡之后,水痕出現得越晚越好。要想在斗茶中獲勝,就必須把茶末研磨得非常細膩,同時在注水點湯的時候,力道要把握好,不溫不火。湯花的最佳效果是,湯花出現之后,久久不散,而且湯花緊緊咬住茶盞的邊緣,但是絕不流溢,這就叫“咬盞”。如果湯花很快散開,或者流溢出來,就會落敗。

宋代還講究分茶的藝術。分茶是飲用末茶時飲茶人所從事的一種技能性游戲,也叫“茶百戲”。分茶技藝高超的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脈,創造許多綺麗美妙、富于變化的圖案來,從圖案的變化中得到賞心悅目的樂趣。分茶可以寄托文人的閑情雅興,培養藝術創作的靈感,體現出人格的品位,是一種精致的技巧。

宋朝茶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與宮廷風俗的影響密不可分。因此無論民間飲茶的文化特色還是形式內容,都帶有明顯的貴族色彩。茶文化在這種高雅的文化范疇內,得到了豐富全面的發展。比如宮廷內的“繡茶”,需由專人掌握此種技術,宮外的人難得一見。

自蔡襄任福建轉運使后,貢茶制作變得更加精良細致,品質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并由蔡襄親自研制出了小龍鳳團茶。歐陽修評論這種茶“價值黃金二兩”,但是金可有,茶卻不可多得。宋仁宗就格外偏愛飲用這種小龍鳳團茶,對其倍加珍惜,即使是居功至偉的近臣,也不隨便賜贈,只有在每年的南郊大禮祭天地時,樞密院的列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小團,他們卻往往舍不得飲用,用它來孝敬父母或轉贈好友。這種茶在賞賜給大臣之前,要先由宮女用金箔剪成龍鳳和花草圖案貼在上面,因此也叫做“繡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霸州市| 锡林浩特市| 贡山| 霍城县| 饶平县| 商丘市| 云龙县| 泾阳县| 会东县| 介休市| 吉林省| 江油市| 灵宝市| 阿荣旗| 沈阳市| 合山市| 绍兴市| 化德县| 南江县| 五台县| 灌南县| 靖西县| 隆德县| 锦屏县| 普格县| 松滋市| 河源市| 武平县| 安丘市| 文水县| 高平市| 青川县| 崇仁县| 呼和浩特市| 东乡族自治县| 英山县| 遂昌县| 井研县| 石阡县| 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