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王老師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們時,他們都用期待的心情向老師保證會小心操作、不會拿著刀亂玩。于是,王老師趁熱打鐵,首先讓孩子們明確,水果刀是配合課堂學習的工具,不是用來玩耍的玩具,并且把水果刀會帶來的隱患一一講給他們,他們都鄭重其事地向老師保證會安全使用。同時,王老師提出了幾項要求,比如,所帶的水果刀必須是可折疊的、或有帽子的,而且只能用于英語課堂,家長要給老師一個收回水果刀的回復,等等。
第二天的英語課上得如火如荼,整個教室彌漫著沙拉的味道,孩子們都在吃與玩中學會了相關的英語知識。英語課安全順利地結束了,孩子們和老師都從中獲得了樂趣。
王老師上了一堂成功的英語課。當其他老師知道她的教學方式后,都對她說:“你膽子太大了,萬一孩子們出什么事,能承擔得起嗎?”王老師都會說:“首先,我了解我的學生;其次,我會先建立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只要孩子們知道了安全的嚴重性,都會很聽話。”
王老師并沒有因為會發生隱患而改變教學方式,而是提前讓孩子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當學生們都明確了自己的行為準則,教學自然是順利而成功的。
有許多父母和老師在安全隱患發生之前很少對孩子進行教育,一旦事故發生了才來教育孩子,給孩子定規矩、立規則。有的父母為了使孩子遠離安全隱患,干脆不讓孩子參與某些教學活動。這樣,都不是最有效的辦法。
父母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要有前瞻性,應該盡早地幫助孩子建立課堂安全意識,不要讓孩子在隱患面前不知所措,或者根本察覺不到什么是隱患。如果父母做好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就不會面臨“亡羊補牢,為時已晚”的尷尬情形了。
培養建議
建議一:別讓孩子在起立時開玩笑
很多孩子都喜歡在同學起立時,開個小小的玩笑,比如:把同學的凳子抽掉,或者在凳子上放上東西。當同學一下子坐在地上,或被凳子上的異物刺痛時,就會引發其他同學的笑聲??峙麓蠖鄶蹈改冈谏蠈W的時候都有過被摔或捉弄別人的經歷,而在這個小小的玩笑中隱藏著很大的不安全因素。
5年級的小祥從小就調皮搗蛋。一次數學課上,趁著前排的小玲站起來回答問題時,他悄悄把白玲的凳子往后挪了挪。毫不知情的白玲回答問題后,往下一坐,“撲通”一聲,坐了個空,倒在了地上,周圍的同學笑得東倒西歪。
在數學老師的呵斥聲中,隱約聽到白玲喊痛,并且無法站起來。這下周冰祥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數學老師和幾個同學趕快把白玲扶了起來,送到醫院檢查。經過拍片檢查,白玲的腰椎骨折了,雖然不需要手術治療,但需要臥床休養兩三個月。
從這之后,全班同學不敢再和其他同學開類似的玩笑了。
因此,父母要在孩子開始參加集體生活時,就把類似的事情講給孩子聽,教導孩子不和同學開類似的玩笑。同時,為了避免同學給自己開玩笑,讓孩子養成入座時回頭看一下以確認凳子位置的好習慣。
建議二:告訴孩子,不在課堂上作惡作劇
有的孩子喜歡趁同學認真聽課時,搞個惡作劇,并以此為樂。然而,很多惡作劇都會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
孩子正處于一個好動的年齡,有的孩子以給搞惡作劇為樂。但是,課堂上,同學的大部分思維都集中在學習上,很難防范來自同學的搞怪行為,這樣,被捉弄的同學因為沒有準備,很容易受到嚴重的驚嚇和傷害。
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確,同學之間開玩笑要有度,要分場合,不要因自己的搞怪行為給同學帶來傷害。如果孩子的搞怪次數過多,其他同學可能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
建議三:培養孩子體育課上的安全意識
體育課堂是與運動是分不開的,發生傷害事故的幾率也是最大的。因此,父母不但要讓孩子了解一些避免意外發生的常識,更要讓孩子重視體育老師的教導。體育老師會針對每一次的體育課,幫助孩子建立相關的安全意識,因此,聽老師的教導很重要。
一個女生曾穿著系有長條飄帶的襯衫上體育課。這次鍛煉的項目是爬繩練習,這位女同學很快就爬到了頂端,然后她想快速滑下來。然而,襯衫上的飄帶卻掛在了器械頂端的繩鉤上。當她順勢下滑的一瞬間,飄帶卻勒住了她的脖子。幸虧體育老師眼疾手快,否則后果不可想象。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上體育課一定要穿運動服,衣服上不要別胸針、校徽、證章等東西;衣褲的口袋里不應該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等等。同時,還要讓孩子知道,不要獨自做器械運動,特別是單雙杠、跳鞍馬等之類的運動,一定要在同學和老師的保護下完成。
建議四:教孩子聽老師的話,安全上完實驗課
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參與化學實驗課是常有的事,而化學試劑也會引發安全隱患。因此,父母要提醒孩子一定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做實驗,要讓孩子知道化學試劑的危險性,不應該隨便混合化學試劑。
父母要鼓勵孩子做一個懂科學、懂知識的學生,提醒孩子不能用化學試劑開玩笑,讓孩子知道化學試劑的意外噴射會很容易給自己和同學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傊?,要讓孩子聽老師的話,遵守實驗要求,安全上完實驗課。
建議五:讓孩子冷靜地應對課堂意外
孩子在學校上課時,會遇到一些非人為的意外發生。父母在平時就要讓孩子知道冷靜應對意外的重要性,特別是讓孩子聽老師的安排。
音樂課堂上,幾個同學發現掛在墻上的音箱開始往外冒煙,還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老師也清楚地看到有紅色的火光在閃。老師讓大家不要慌張,同時讓靠近音箱的學生有序地遠離音箱,一邊又叫幾個男生拉下電閘,同時又讓一個行動敏捷的學生去拿滅火器。同學們都很冷靜,在老師的指導下熄滅了火源,并換了一間教室繼續上課。
當課堂上發生人力不可避免的意外時,最重要的是孩子和老師不能慌亂。因此,父母要教孩子冷靜應對,而冷靜的表現就是準確的判斷危險源,并聽從老師安排。
金玉良言
孩子在課堂上是否能夠高效率地學習45分鐘,就看教學過程是否順利。而課堂安全是影響教學過程的重要因素。同時,安全一旦得不到保障不僅僅是課程不能順利進行,孩子的身心也會受到損害。因此,父母平日里應幫助孩子建立課堂安全意識,讓孩子最大程度上地不制造和遠離不安全因素。
10. 課外安全:孩子與同學友好玩耍的保證
當下課鈴聲響起時,孩子們都會興奮地沖出教室,到戶外盡情呼吸新鮮空氣,和同學們玩耍,放松心情。外面是孩子們游戲的天堂,不過,課外活動因為其活動地域廣泛、人員眾多而意外頻發。再加上現在的課外活動種類繁多,父母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防止在課外活動時出現危險。有了父母保駕護航,孩子才會這擁有安全、快樂的課外時光。
這天,陽光明媚,校足球隊的男孩子們一下課就集合在了操場上,他們要進行一場激烈的分組賽,這些男孩一個個躍躍欲試。裁判一聲令下,球賽開始了。
而足球場那邊的操場,則是女孩子的領地,校羽毛球隊的領隊正在召集大家進行羽毛球賽。在隊中,蔣玲玲的羽毛球打得最好,幾個回合下來,對方已經招架不住了。這時,蔣玲玲一個狠狠地扣球,對方反應不及沒接住,遺憾地是,由于她用力過猛,球過界了。
羽毛球飛到了足球場上,蔣玲玲只能跑到足球場去撿球??伤龥]想到,這時危險正一步步向她襲來。男生方宇一個大腳,把足球踢出老高,不巧,這個旋轉中的足球砸向了正在撿球的蔣玲玲。球重重地砸在了她的頭上,她臉色蒼白,一下子倒在了地上昏了過去。
同學們都嚇壞了,大家急忙把她送到醫院。經過醫生搶救之后,蔣玲玲慢慢蘇醒過來,只是頭疼得厲害,就像要裂開一樣。醫生說她的頭部受到了猛烈撞擊,造成了腦震蕩,需要住院觀察一段時間?!罢厥抡摺狈接顒t垂頭喪氣地站在一邊,很自責……
其實,這件事的主要責任并不只是方宇的,而在于蔣玲玲自身對于危險估計不足,還有足球隊和羽毛球隊領隊的疏忽,讓她進入了足球場地。足球隊和羽毛球隊有各自的比賽場地,當一方在比賽時,別人最好不要進入其比賽的領地,因為在比賽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意外情況,特別是像足球這種劇烈運動項目,危險性就更大了。
隨便進入別人的比賽區,一來會打擾別人比賽,是不禮貌的表現,二來還危及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如果想要撿回羽毛球,需要等待足球比賽告一段落時請足球隊的同學幫忙撿球,可以使用備用球來繼續比賽,這樣做是比較合理的。
如果蔣玲玲懂得這個道理,就不會貿然進入足球場地撿球,也就不會發生這場意外了。作為父母,應該在平時就像孩子灌輸這種防患于未然的道理,讓孩子知道哪里存在危險,從而不去做冒險的事,就能保證孩子既玩得開心,安全又不會受到威脅。
培養建議
建議一:告訴孩子不在樓道追逐打鬧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當下課鈴一響,老師一宣布下課,孩子們就會立刻沖出教室。特別是調皮的男孩子,在樓道里就忍不住開始打打鬧鬧了。樓道里不能追逐打鬧,幾乎每所學校都有這樣的規定。學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每個學生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
因為在樓道里追打而造成孩子骨折甚至更嚴重后果的事故屢見不鮮。樓道是供人走路的,不是玩鬧的場所。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如果要玩耍,就到操場去,在樓道要輕聲慢步靠右通過。哪怕遇到再著急的事情,都要穩步前進,著急并不一定能辦好事情。只有大家共同去維護公共場所的秩序,才能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和生活氛圍。
建議二:讓孩子知道下樓不能擁擠
在學校里,樓梯是比較容易出現意外的地方。在樓梯處發生踩踏事故的情形屢見不鮮,但是,還有很多孩子并不知道其中的嚴重性。
曾經一所中學初一年級的學生在下晚自習時,由于樓梯電燈損壞,加上學生擁擠,大家前推后擁,使一個同學不慎摔倒,結果引起一連串的踩踏事故。那次事故造成5人死亡,32人受傷,這是一個真實的血的教訓。
所以,父母要提醒孩子,在下樓的時候要緩步靠右行,不要在樓梯上打鬧。如果樓梯上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向老師反映。比如樓梯上缺少照明設施、護欄壞了等等。
如果真的有急事,可以邊走邊對前面的人說“請讓一讓”,以引起他人的注意,這樣不至于在匆忙中互相沖撞。而一旦發生擁擠,則要盡量側過身體,靠向墻面,用背部對著他人。如果已經摔倒,要縮起身子,抱住頭部,護住身體重要部位,以免被踩傷。
建議三:提醒孩子注意運動會上的危險
一般學校一年要舉辦兩次運動會,運動會是學校的大型項目,是同學們都盼望的??墒沁\動會中的危險,孩子又知道多少呢?
在某中學的運動會中,一位同學在在沒有得到投擲信號的時候,投出了手中的鉛球。而此時,另一位同學正要撤出鉛球比賽場地。5千克重的鉛球不偏不倚砸在了那位同學的頭上,造成人家顱骨骨折的悲劇,不得不去做開顱手術。
運動會中項目繁多,一般會分為幾個場地,不同的場地會交替進行不同的比賽。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在比賽中,一定要聽指揮老師的口令,不能擅自行事。更不能隨意穿越比賽場地,這是確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建議四:讓孩子知道,不是所有運動都適合他
鍛煉是件好事,但是凡事都有個適度。任何人都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最好不要中途放棄,也不要逞強,只有合理的鍛煉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像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小學生,父母就要提醒他適度參與類似拔河、掰手腕、長跑等刺激心臟的運動,否則就會影響孩子心肺功能的發育。而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父母則要限制他們參加極限運動的次數,因為極限運動會使人處在興奮的狀態之下,對于心臟也是一個挑戰。總之,父母要動腦筋,選擇對孩子身心都有利的運動,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金玉良言
課外時光很珍貴,是孩子學習知識、歷練自己的第二課堂。課外時光精彩與否,不僅僅是在于孩子做了什么,還在于他們是不是真正得從中獲益,是否是安全的。所以,父母應該提醒孩子,在孩子激情高漲的課余生活中要保證自身的安全,切忌沒有安全意識地魯莽行為。
11. 校園侵害:讓孩子敢于向不良行為說“不”
在人們的印象中,校園是個純凈的地方,同學們應該互幫互助,開心快樂才對??墒?,今日的校園并不單純,一些孩子常常無故遭到個別同學的辱罵甚至毆打。通常欺負人者并不覺得自己不對,受害者則常常因為膽小怕事,從而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發。究竟怎樣才能讓孩子變得強大又不恃強凌弱呢?這值得每一位為人父母者認真思考。
費琳琳今年14歲,正讀初中2年級。一天午飯后,她正在和其他同學討論問題,高年級的兩男一女3名同學突然來找她,并把她叫到一個隱蔽的地方。
“你是不是說過你要揍顧芳?”那名女生問費琳琳。顧芳是費琳琳的同班同學,最近她們之間發生過一些矛盾?!罢f過又怎么了?”費琳琳反問該女生。
“你還挺狂……”那個女生氣得不行,當即拿起卷起的書就朝費琳琳的臉上打了兩下。費琳琳想反抗但反抗不得,因為同來的兩名男生把她的胳膊死死地別著,讓她不能動彈。那女生又打了幾下,臨走前,其中一名男生還狠狠地踹了她一腳。
那3名同學離開后,費琳琳覺得臉上火辣辣地疼,同時左耳耳鳴,頭疼惡心。一位路過的老師看到了她,問明情況后,把費琳琳送到醫院,被初步診斷為外傷性頭痛。費琳琳的媽媽心疼地說:“都是孩子,發生矛盾拌幾句嘴就行了,也不至于下如此狠手?!?
事發后,學校找到了那幾名肇事的學生,他們都做了檢討,寫了檢查,也向費琳琳道了歉。而去,他們的父母專門拿著營養品到醫院去看望費琳琳,并表達了歉意。
還有些父母因此質問學校,為什么不能杜絕這種欺負同學的事情發生。學校也很無奈地解釋,因為這種事情事發都比較突然,等到學校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只能加強對學生平時的教育,希望這樣做可以消除校園暴力的苗頭,讓同學們更加互助友愛。
孩子都是純真友愛的,當他們處于成長階段的時候,就會模仿大人們的行為。當他們看到電視上、電影上關于黑幫打斗的鏡頭,可能會比較興奮,以為那是講義氣的行為。所以,為人父母者要學會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美的,哪些行為是丑的,哪些行為是對自己和他人有益的,哪些行為是有害的。不要放任孩子隨波逐流,任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