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證 冒辟疆為有音無字的如皋土話造字 之三:
(kiā)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個繡墩倚欄桿坐著,拿著釣竿釣魚。寶釵手里拿著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檻上了桂蕊擲向水面,引得游魚浮上來唼喋。湘云出一回神,又讓一回襲人等,又招呼山坡下的眾人只管放量吃。探春和李紈惜春立在垂柳陰中看鷗鷺。迎春又獨在花陰下拿著花針穿茉莉花。
“”字,82版《紅樓夢》注為:(qiā掐)——“掐”的俗寫。既是俗寫,字典、《辭海》、電腦中卻沒有此字。如此生冷的“
”字,大家都不認得,說它是“俗寫”,顯然是說不通的?!捌痹凇都t樓夢》中甚多。
第三十五回,大家說著,往前邁步正走,忽見史湘云、平兒、香菱等在山石邊掐鳳仙花呢,見了他們走來,都迎上來了。
第五十六回,越發(fā)說破了:你們只顧了自己寬裕,不分與他們些,他們雖不敢明怨,心里卻都不服,只用‘假公濟私’的,多摘你們幾個果子,多掐幾枝花兒,你們有冤還沒處訴呢。
第八十五回,只見紫鵑正在那里掐花兒呢,見襲人進來,便笑嘻嘻的道:“姐姐屋里坐著。”襲人道:“坐著,妹妹掐花兒呢嗎?姑娘呢?”紫鵑道:“姑娘才梳洗完了,等著溫藥呢?!?/p>
這個“掐”(qiā)與“恰”同音,“掐”字早已存在于典籍之中,《紅樓夢》作者前后也用了七八個,為什么在第三十八回要改用“”字呢?為什么改用了一個字典中,《辭海》里沒有的,當今電子軟件也打不出來的稀奇古怪的“
”字呢?此事非比尋常,值得探討。
這個“”是作者故意制造的一個象形字,因為如皋人用指甲截斷花草讀音為(ki?。?,這是發(fā)音“掐”所無法表達的。這個“
”(kia)字當今漢字中竟沒有一個同音字,可見其方言土氣之濃。冒辟疆需要一個發(fā)出如皋聲音“kia”的字留下如皋元素,所以才制造了一個爪加甲的“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