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支持、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
- 宋坤 劉丹 臧敦剛 徐慧丹 劉艷
- 1107字
- 2021-03-12 10:02:39
序言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脈。要實現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離不開金融強有力的支持。金融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堅強后盾。按融資方式不同,金融可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那么,與農業產業化相關企業的股權融資是否有利于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兩者之間的均衡及動態關系如何?我國中、東、西部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和資源稟賦各不相同,在考慮地區空間異質性的情況下,各省份直接融資的發展對其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升以及農業經濟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嗎?存在區域間溢出效應嗎?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非均衡發展帶來的融資結構的變動對農業現代化的提升到底有著怎樣的影響?金融發展對于城鄉收入差距以及農民財產性收入是否有顯著影響?先進農業技術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手段。那么在農業科技影響農民收入的過程中,農村金融是否發揮了作用?如何發揮其作用?本書按金融支持對于農業發展的影響以及金融支持對于農民增收的影響兩條線路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和闡述。
本書的第一章介紹了研究背景與意義、相關理論、我國農村金融發展歷程、我國農村金融現狀、我國農村金融與農業發展的關系以及金融支持對農民收入的作用。第二章采用全國1992—2015年的數據,基于VAR模型進行協整分析和因果檢驗來探討股權融資與農業產業化之間的均衡關系。第三章在分析直接融資對農業現代化及空間溢出的作用機理后,采用2009—2016年30個省份的數據,基于空間面板回歸模型探討直接融資與農業現代化水平之間的非線性空間關系。第四章在給出融資方式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與相關假說后,采用2005—2014年30個省份的數據,基于動態面板模型探討融資結構與農業現代化的非線性關系。第五章正視農業經濟發展的連續性和區域差異性,采用2009—2015年30個省份的數據,基于動態空間面板模型探討直接融資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第六章采用1990—2016年的數據,基于VAR模型和脈沖響應探討金融發展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第七章在給出相關假定的基礎上,采用2007—2015年30個省份的數據,基于門檻面板模型探討土地流轉與金融發展對農民財產性收入的影響。第八章在分析農村金融影響農業科技增收的機理后,采用2008—2015年30個省份的數據,基于動態面板模型和門檻面板模型探討農業科技對農民收入的影響以及農村金融如何在農業科技影響農民收入中發揮作用。
本書由宋坤、劉丹、臧敦剛、徐慧丹、劉艷完成,宋坤擬訂寫作提綱并絕大部分章節。唐海春和王君妍參與寫作第一章內容,宋坤寫作第二章至第五章內容,劉雨果參與寫作第六章內容,汪璐參與寫作第七章內容,張夢緣參與寫作第八章內容,并由宋坤最終定稿。我們參考了國內外學者諸多文獻,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我們能力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疏漏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宋坤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