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支持、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
- 宋坤 劉丹 臧敦剛 徐慧丹 劉艷
- 3字
- 2021-03-12 10:02:40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雖然2004—2017年,中央連續14年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三農”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但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進程仍有漫長路途:2015年第一產業比2014年增長3.9%,第二產業比2014年增長6.0%,第三產業比2014年增長8.3%;2016年第一產業比2015年增長3.3%,第二產業比2015年增長6.1%,第三產業比2015年增長7.8%。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產業增速明顯低于第二、第三產業。推進我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需要相關制度的系統性改革、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專業化和社會化的農業技術、信息服務以及農產品流通和加工配合等。近年來,雖然我國在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方面已經出臺了不少措施,農村金融體系和金融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自2003年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啟動以來,新一輪農村金融改革穩步推進,以財稅、貨幣信貸、監管政策相結合的正向激勵扶持政策體系逐步形成,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逐步健全,農村金融服務創新不斷涌現,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有效改善。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已有859家農村商業銀行、71家農村合作銀行、1373家農村信用社、1311家村鎮銀行以及48家農村資金互助社等;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占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的份額約為13%。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金融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同時農業具有基礎性、風險性、弱質性、低收益性的特征,農村地區金融發展薄弱,運營成本高,風險大,交易手續繁雜,導致農村經濟發展面臨各方面的問題。自2014年起,“三農”領域的貸款投入需求約為8.45萬億元,減去實際農戶貸款余額5.4萬億元,“三農”金融缺口仍有3.05萬億元。可以說,農民貸款難的問題懸而未解,金融血液始終難以輸送到廣袤的農村。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也對此進行了全面部署。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金融對“三農”的支持問題,因為農村金融制約著農業的發展、農村的致富和農民的增收。新時代的“三農”工作,要實現農村發展、農業繁榮、農民增收,離不開多層次農村金融體系強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