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科人才培養探索與創新: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實踐(2016)
- 駱東奇 鄧德敏主編
- 1639字
- 2021-03-11 18:01:00
四、情境教學法在供應鏈管理課程中的應用
情境教學法在西方已經有很多年的實踐經驗積累,其中不乏經典案例。隨著國外情境學習理論的不斷發展,我國也逐漸注意到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性,先后出現一批研究成果。但在相關文獻中,研究情境教學法在物流管理教育中應用的文章較少,另外更是缺乏從培養物流專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角度進行的情境教學的全方位分析和設計。如何在物流管理教育中具體地應用情境教學法,筆者結合情境教學法的五大基本模式進行闡述。
(一)關聯
關聯是指在生活經驗的情境下進行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努力把教學活動安排在生活經驗的情境之下,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下把學習的新知識與實踐聯系起來。例如,傳統的案例教學法改進為實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物流管理本科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情境教學法,但是傳統的案例教學的案例來源往往是教師根據答案設置案例,其內容并不真實,甚至脫離實際,但答案卻是有統一標準的。這種案例教學只是從形式上為學生創設情境,其內容是虛構的,結果往往只是使學生得到標準的答案,卻無法感受實踐中一個案例從產生到結束的真實性。實例教學法的案例來源為國家、地區的實踐情況或典型案例,具有真實性和典型性,更具有時代性。在實例講授方式中進行情境創設,具有真實性,可以引導學生在得到答案的同時,對實例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張。
(二)體驗
體驗是指在實踐的情境中去積極探索、善于發現和勇于創造,這也是情境教學的核心方法。觀看視頻、講述理論這種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很難培養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運用更好的教學形式,使用更好的教學材料,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除了在課堂上積極探索新的教學形式以外,我們還要認識到有必要在各種情境下進行教學,比如和物流企業進行合作,將物流企業的管理人員請進教室進行授課。情境教學法需要積極地嘗試各種和實際相關聯的教學方法。
(三)應用
應用是指在實踐的情境下靈活運用所學理論。情境教學中的應用往往是以職業活動為基礎的,現在較多是通過觀看視頻、組織學生辯論等活動進行。這些手段對學生物流技巧的掌握有一定的幫助和提高,但是沒有辦法獲得實踐經驗。“診所教學”可謂應用的最佳方式之一,這種模式效仿醫院培養醫生的方法,由“物流診所”的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實踐,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技巧。作為情境創設的方法,我們應積極創設“物流診所”,探討其與物流本科教學的結合。參與“物流診所”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直接為企業物流提供咨詢,參與案例的每個環節有助于學生客觀了解物流運行的狀況,各種實際困難的出現對培養學生應對實踐的能力大有裨益。在課程設置上,我們要突破傳統課程設置模式,將“物流診所”寫入教學大綱,配備課時和學分,增強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四)合作
在分享、反饋和交流的情境下學習,合作也是情境教學的一個基本教學策略。合作不僅幫助大多數學生學習掌握更多資料,與人合作的過程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與在實踐中與實際物流部門溝通的情境類似。在情境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指導教師要鼓勵學生互相學習、共同學習。除了學生層面的合作,更為重要的是與物流實務部門的合作。在物流人才培養計劃中要創新人才培養的機制,探索“高校-物流企業聯合培養”機制,創設雙導師制度。專業教師和企業人員共同授課,企業人員的授課更容易使學生進入情境,不僅使學生將課堂和實踐有效結合,還為教師的教學提供參照。
(五)遷移
遷移是指學會將已知知識結合新知識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并運用到實踐情境中。在“物流診所”和與物流企業的合作中最能體現出知識的遷移。我們應將已有知識和新知識融會貫通,結合具體案例解決具體問題,提高學生處理實務的能力,促進學生掌握物流職業技能與技巧。在具體應用情境教學法的同時,我們要加強配套改革的跟進力度,確保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是流于形式。在構建對學生的評價體系時,我們應以過程性考核和來自社會真實的評價作為主要依據,而不是單純以作業和考試來判斷。在構建對教師的評價體系時,我們要注意提高實踐課時的分配,激發教師進行探索改革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