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主要舉措

(一)物流本科人才專業能力供需調查與分析

一方面,物流管理本科畢業人才的主要去向為就業、創業和考研三類,因此物流本科人才專業能力需求調查與分析主要包括:第一,就業型人才專業能力需求調查與分析;第二,創業型人才專業能力需求調查與分析;第三,考研型人才專業能力需求調查與分析。另一方面,對重慶工商大學物流本科人才的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實踐教學環節等供給側培養現狀進行調查,系統梳理和總結當前物流人才相關專業能力培養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物流本科人才專業能力界定與培養定位

第一,對德國、美國等國外高校的大學專業能力界定與培養定位進行系統的調查與分析,獲取國外值得借鑒的啟示。

第二,對浙江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高校物流本科專業能力界定與培養定位進行調研和分析,獲取國內值得借鑒的啟示。

第三,對重慶工商大學物流本科人才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考研能力分別進行系統的梳理和界定。同時,結合重慶工商大學物流本科生在當前的實際就業、創業和考研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對重慶工商大學物流本科人才專業能力培養目標進行準確定位。

(三)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1.培養途徑多維融合改革

在重慶工商大學物流本科人才培養中,以校企合作、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實訓、學生科研項目、專業實習實踐、第二素質課堂等為載體和培養途徑,進行多維融合與交叉互動改革,重點塑造和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等。

2.課程體系模塊化改革

重慶工商大學物流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設置和課程結構改革中分別設置通識課程模塊、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和實踐課程模塊,各個模塊化的課程重點塑造和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綜合素質、專業能力、實踐能力等。

3.教學方法多元化改革

重慶工商大學物流本科理論及實踐教學中積極推動啟發式、案例式、情景式、研討式、推演式教學范式與教學方法改革,提升教學質量,重點塑造和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等。

(四)教學組織改革實施與教學管理制度革新

1.推進校企政的產教融合,逐步完善物流人才培養機制

重慶工商大學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與相關企業、政府部門進行深度產教融合與合作,聯合建立“訂單班”“英才班”等物流專門人才培養載體,探索培養特色物流人才之路。例如,重慶工商大學與順豐速運重慶分公司聯合開設“順豐班”,順豐速運來校集中培訓快件運作流程、快件服務特性、快遞包裝規范、快遞單證規范、順豐企業文化等企業實際操作與運營知識體系,學校組織老師帶領學生分批分組進順豐速運各個實際運營網點進行頂崗鍛煉與實習實踐,同時幫助順豐速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又如,重慶工商大學還與重慶直通物流有限公司、重慶兩路寸灘內陸保稅港區、重慶市物流辦等企業和政府部門形成深度合作的常規機制,每年學校選派教師和學生到企業或政府部門進行掛職鍛煉與實習實踐,企業和政府部門也選派高管或專家型官員到高校給學生上課、做專題講座或開設專業論壇以及指導學生進行實習實踐等。

2.推進師生教賽融合,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重慶工商大學積極引導有縱向或橫向科研項目的專業教師,依托科研項目,選拔物流專業學生參與其科研項目的調研與研究,融合開展物流調研、專業設計、專業實習或畢業論文等實踐性教學,把科學研究的成果有效融入專業教學的各個環節。同時,學生可以依托參與的教師科研項目為基礎,申報各類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或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項目,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科學研究、解決理論與實際問題等方面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參與各類各級學科競賽的能力。依托校企合作,企業提出真實案例,教師提供專業化指導,指導學生在學科競賽中精準分析企業問題,合理選擇研究方法,有效完成競賽內容,在學科競賽過程中,師生一體,真題實做,教、學、賽三個環節互相滲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3.推進教學方法多式組合,改革物流專業教學范式方法

在理論教學改革中,重慶工商大學積極探索和實踐“雙語+外教+企業高管”的嵌入式理論教學和以“課堂講授+案例推演+課堂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改革中,重慶工商大學采取“高校+企業+政府部門”的形式聯合開展“集中性+分散性”相結合的實習實踐,實踐教學范式主要以“課程實驗+模擬仿真+專業設計+課外實踐”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同時,在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方面實施“第二課堂+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學科競賽”的多元合一,多種實習實踐與創新創業形式互動融合,有機促進。

實踐中的典型教學范式和方法改革包括:

(1)在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過程中,就某些重點專業知識,嵌入由相關跨國企業高管為講師的專題講座或專業論壇,或在課堂教學中嵌入企業“移動課堂”環節。

(2)在案例教學中嵌入該案例對象涉及的實際企業的高管參與該案例問題的研討、分析和點評。

(3)聘請企業高管結合企業實際全面教授某些應用性強且與企業實際運營結合緊密的專業方向選修課。

實驗教學范式上特別強化學生的參與度,趣味性與實踐性相結合,比如在“物流運作模擬實驗”實踐教學中采取“物流運作方案設計+游戲式對抗性仿真模擬”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在“物料管理與ERP應用實驗”實踐教學中采取基于桌面游戲的情景模擬與仿真的教學形式。

4.推進教學管理體制改革,保障教學改革有效落地執行

重慶工商大學在積極推進物流人才培養改革中,逐步修訂和完善相關的教學管理制度。其內容主要包括:

(1)各類各級學科競賽獲獎、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立項結題、學生創業實踐項目立項結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結題與各類專業實習實踐、第二課堂之間的學分沖抵和成績認定以及指導教師的指導工作量的認定等相關管理制度與政策文件。

(2)各類職業資格培訓、認證與專業選修課之間關于學分沖抵、成績認定等相關管理制度與政策文件。

(3)物流管理專業全部教學課程的教學歸屬,不同專業課涉及的相關或相同的教學內容的錯位教學與教學大綱修訂機制。

(4)聘請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良好的老教授為新入職教師的導師等,有力支持了教學改革成果的有效落地與執行。

5.推進教學科研交叉融合,打造多形式模塊化教學團隊

重慶工商大學積極推進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教學與科研交叉融合、互相支持。

(1)引導教學型教師積極參與校企(校政)的科研項目合作或直接到企事業單位進行掛職鍛煉,把教學中的理論研究成果有效融入解決企業、政府的實際問題之中,同時通過在企業、政府部門的實踐,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的實際需求,挖掘各類縱向或橫向科研項目的選題和研究內容,進而幫助教學型教師強化和提升科研能力與水平。

(2)引導科研型教師將其科研成果有效應用并豐富課堂的案例教學。這樣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和科研的興趣,還可以將科研成果與解決企業、政府的實際問題有效結合,推進校企政的進一步合作與融合。

(3)依托電子商務及供應鏈系統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把科研項目向社會服務和教學案例轉化、把學術論文向教學理論方法轉化、把專著向教材轉化、把發明專利向產品設計轉化等。通過教學與科研的交叉融合,物流專業的師資團隊在教學和科研兩個方面形成了互相促進、互相支撐的良好氛圍,師資實力與社會影響力逐漸增強,并且初步打造成“專業基礎教學模塊”“專業方向教學模塊”“專業實踐教學模塊”“學科競賽指導模塊”四個模塊的教師團隊。

(五)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人才培養實踐研究

重慶工商大學以重慶工商大學物流管理本科專業為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對象,進行實踐研究,同時根據實踐過程的真實信息反饋進一步修訂并優化重慶工商大學的物流本科人才的培養途徑、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機制,進而還可以將重慶工商大學形成的成熟經驗向重慶及全國的物流本科人才培養高校進行推廣與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国市| 梓潼县| 中江县| 大石桥市| 德清县| 绥芬河市| 宁津县| 临桂县| 黄大仙区| 尚义县| 东乌珠穆沁旗| 镇康县| 黄大仙区| 财经| 岑溪市| 新密市| 上杭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宁河县| 三台县| 申扎县| 会同县| 宁国市| 五大连池市| 和静县| 苏尼特右旗| 东丽区| 宜春市| 荔波县| 德化县| 舞钢市| 高阳县| 慈溪市| 共和县| 济阳县| 岫岩| 寿宁县| 宜黄县| 来安县| 凌云县| 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