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 社會責任的核心主題

ISO 26000中的7個核心主題構成了社會責任的主要行動領域,為了能夠確定社會責任的范圍和確定重點,一個組織應當充分考慮如下的7個核心主題(如圖4-2所示):

圖4-2 社會責任的主題和相互關聯性

——組織治理

——人權

——勞工實踐

——環境

——公平營運

——消費者問題

——社會參與和發展

需要強調的是,這七個主題適用于任何形式的組織,這七個主題是相互關聯并相互補充的。

每一個核心主題又劃分為不同的議題,一共36個議題對每一個議題除簡單描述,還指出一個組織對社會負責的行為的期望。

3.1 組織治理

以上7個核心主題在內容上相互關聯并相互補充,但組織治理不同于其他一些主題,它在7個核心主題中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有效的組織治理,即一個正式的或社會責任“扎根的”管理和控制才有可能實施基于核心主題內容的措施,并能遵守前面闡明的基本原則。

所以,一個組織應當在其決策中融入社會責任的基本原則,在活動的監控中考慮核心主題或相關議題方面相應的要求。組織領導自己也應當做到其行為對社會負責并形成相應的組織文化。

因此,每一個組織應當建立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機制,相應融入現有的體系和流程,使在做出任何決策時都能履行社會責任。

以這種方式,“組織治理”作為核心主題就把其他6個核心主題連為一體,使系統實施社會責任成為可能。

3.2 人權

尊重人權是所有措施和活動的基礎。每一個組織都應做到尊重人權,在任何可能的地方也采取支持和保護人權的措施。

議題1:盡職審查

組織有責任保持應有的謹慎使其活動的影響不致傷害人權。這也包括組織與其保持有關系的其他組織或伙伴的活動在內。

議題2:人權優先

組織在關鍵情況下應當謹慎對待人權并考慮每一決策產生的后果。在所有決策中尊重人權應放在優先位置。組織應當為不斷改善人權狀況做出貢獻。

議題3:避免合謀

當一個組織無視其他組織違背國際標準的行為,為它們提供幫助,或者不加反對地允許這樣做,則可被視為是合謀者。組織應當謹慎地進行檢查,并遵守相應的基本原則。這樣便可避免這種沖突或尷尬情形的危險,或者至少在自己的影響范圍之內可以減小。

議題4:處理申訴

在國家制度未發揮作用和現實中有侵犯人權的地方,組織應當努力依靠現有的解決申訴的方法或法律途徑。當個人或群體認為他們的權利受到組織影響時,除通過法律手段以外,組織應設法與他們建立聯系和要求進行補救。

議題5:弱勢群體

組織應當阻止任何形式的歧視和有差別的對待,并積極保障機會均等。

議題6:公民和政治權利

一個組織應當始終積極地尊重和維護公民個人的權利(如意見和言論自由,集會和結社自由,私人生活和宗教的自由)。

議題7: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一個組織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參與有損這些權利的活動。一個組織也可積極地為滿足和保證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做出貢獻。

議題8:基本勞工原則和權利

國際勞工組織確定了勞工領域的基本人權,組織應當尊重和遵守這些權利。

3.3 勞工實踐

組織的勞工實踐對尊重法治和社會公正有著重要影響,對社會負責的勞工實踐被看成是社會正義、穩定及和平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議題1:就業和就業關系

每個組織始終要保證在就業關系中尊重權利和義務。

議題2:工作條件和社會保護

尊重勞動法是每個組織的法律義務,組織在國外從事經營活動時應特別重視自覺履行社會責任。

議題3:社會對話

一個有效的社會對話可有助于在工作場所建立自我管理和民主的基本原則,促進組織和它的員工之間的相互理解,在雇員和雇主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和減少矛盾。

議題4:職業健康和安全

組織應當注意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其中包括預防因工作條件可能產生健康損害,使職業環境適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和要求。

議題5:人力發展和職業培訓

組織應當努力拓展人的能力和技能。此外,人力發展也包括為提高生產率、創造性和社會參與而接近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可能性。

3.4 環境

組織對自己的活動應具有責任意識,應仔細識別對環境的影響,在決策中合理考慮環境的保護。因此,在原則上組織應當減小、減輕或避免對環境的影響,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認識并保護生態的限度。

議題1:避免環境負擔

一個組織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通過減少向空氣和水中排放有害的物質,減少噪聲和廢物及有害的化學物質,避免對環境造成負擔。

議題2:資源可持續利用

組織應當有效利用能源、水和材料及可持續地設計產品。原則上應當通過可再生資源代替非再生資源,或者用二者相結合作為過渡措施。

議題3:減緩和應對氣候變化

每一個組織都直接或間接地對某些溫室氣體排放承擔責任,同時以某種方式受氣候變化影響。組織應當采取措施,減少(減輕)自身溫室氣體排放,并為氣候變化做好(應對)準備。

議題4:環境保護、多樣性和自然生活空間的恢復

組織的決策和活動可能對城市和鄉村的環境以及與此相關的生態系統有著重大影響。一個組織應當加強社會責任,投入到保護環境、恢復自然生活空間和生態系統提供的各種功能和能力。

3.5 公平運營

在社會責任背景下,公平運營是一個組織在運營和商業實踐中如何構建它與其他組織的關系,比如通過在其影響范圍內的模范的行為。

議題1:反腐敗

組織應當與任何形式的腐敗作斗爭。因為腐敗破壞一個組織的道德形象,導致遭受懲罰和制裁,并影響其應有的職能能力。

議題2:政治參與責任

組織應當在政治過程中發揮作用并支持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公共秩序。

議題3:公平競爭

組織應當支持公平和自由的競爭,抵制反競爭的行為或者自己不參與反競爭的活動。

議題4:促進價值鏈中的社會責任

一個組織應當以模范的行為在自己價值鏈中促進社會責任的基本原則。

議題5:尊重產權

組織應當尊重產權,應采取措施保護和支持產權,這不僅包括物質的,也包括非物質的產權。

3.6 消費者期望

提供和銷售商品或者服務的組織對接收者或使用者負有責任,其中包括提供正確的產品和使用的信息,說明可能的風險。組織同樣也應支持可持續消費。

議題1:公平廣告、營銷、合同及客觀真實的信息

組織應在合同簽訂和執行中保持公平。其中包括特別提供和傳遞客觀的正確的信息,提供的信息不是誤導的或者扭曲的。

議題2:消費者健康和安全保護

為了保護消費者安全和健康,組織應當只向消費者提供可靠的產品和服務,使用和消費的產品和服務沒有潛在的風險。

議題3:可持續消費

一個組織應當通過它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特別是通過關注生命周期,考慮可持續價值鏈以及向消費者提供相應的信息,為可持續消費做出貢獻。

議題4:客戶服務、投訴管理和爭端處理

一個組織在向消費者出售產品和提供服務之后,應當是能夠找得到的,并且應當通過客戶服務、投訴管理或者爭端處理流程考慮可能的期望。

議題5:消費者信息保護和隱私

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組織要嚴格處理數據保護和數據安全,并有責任意識收集使用消費者數據,保護消費者私人的權利。

議題6:保證基本供給

從事基本供給如電、水、氣、排水和通信基礎設施的組織有著特別的社會責任。

議題7:消費者教育和意識

組織應當向消費者傳播必要的知識,使之能自主地做出選擇,例如應檢查每一個正式的合同,看所有重要的權利和義務是否已被正確告知消費者。不過,在出現消費者受損害的情況下,向消費者做出的解釋或說明不能免除組織應當擔負的責任。

3.7 社會參與和發展

一個組織應在自己的活動中考慮社會集體,使之能為社會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無論是社會參與還是社會發展都是可持續發展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議題1:社會參與

為防止或解決潛在的問題,組織應當維系與當地的組織和利益群體的伙伴關系,組織應當把自己理解為社會集體的一個組成部分。

議題2:教育和文化

組織應當保護和支持文化和教育,因為這有助于社會的凝聚力。

議題3:就業機會和職業技能

組織應通過提供就業、職業教育和能力建設為消除貧困做出貢獻,支持社會的發展。

議題4:基礎開發和獲取渠道

組織應當通過培訓、伙伴關系和其他活動改善獲得現代技術的途徑,并支持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普及。

議題5:財富創造和收入

組織應當為發揚企業家精神和支持所在社會持續受益營造環境。

議題6:健康

組織應當在其可能的范圍內,尊重和支持健康的權利,并預防健康的威脅和疾病。

議題7:社會投資

一個組織在社會投資(例如教育、文化、健康、基礎設施、享用信息等項目)決策時,應當把自己的努力放在相關社會的需求和優先重點上,并應考慮地區和國家決策者的優先方向。

以上所提到的社會責任的核心主題反映了當代對社會責任的理解,原則上被認為是與每一個組織相關的。不過,由于社會在不斷發展,這些主題也可能繼續發展,或者可能增加新的主題和議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岳阳县| 莱阳市| 和静县| 阳曲县| 冀州市| 张家界市| 繁昌县| 邻水| 大安市| 青神县| 宝丰县| 谢通门县| 通化县| 珠海市| 墨竹工卡县| 随州市| 荃湾区| 鄂州市| 阳曲县| 余庆县| 和静县| 治多县| 华池县| 桃园县| 秦皇岛市| 肥东县| 方山县| 榆社县| 绥中县| 金寨县| 长岛县| 望奎县| 长兴县| 贵溪市| 永泰县| 武川县| 康马县| 浦县| 辉县市|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