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效應研究(1)
——基于DSGE模型

一、引言

2007—2008年發端于美國的國際金融危機,不僅令西方發達經濟體損失慘重,使歐元區深陷主權債務危機,新興經濟體(包括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深受其害。危機爆發后不久,為了保持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政府推出了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和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扭轉了金融危機后中國經濟迅速下滑的趨勢。如果沒有這些宏觀經濟措施,國際金融危機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多少不利影響?中國宏觀政策反應的效果如何?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中國宏觀政策反應對中國經濟波動的效應如何?這些正是本章試圖回答的問題。

研究國際金融危機溢出效應(2)的文獻有很多,危機爆發后部分學者特別關注了金融危機對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影響效應的研究,如Sun和Zhang(2009)利用一個GARCH模型研究了美國次貸危機通過股票市場對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的傳染效應;Liu(2009)使用結構向量自回歸(SVAR)模型定量測量了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Diao等(2012)通過一個動態計算一般均衡(DCGE)模型模擬了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效應與中國政府刺激措施的效果。開放經濟DSGE模型近年來在宏觀經濟政策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被世界各國央行(如ECB:歐洲央行;FED:美聯儲;BOE:英格蘭銀行;BOC:加拿大銀行;等)和IMF等用作政策模擬和經濟預測的主要工具。本章借鑒和參考了Adolfson等(2007)為瑞典央行(Riksbank)開發的開放經濟體動態隨機一般均衡——變量自回歸(Open DSGE-VAR)模型,并結合中國經濟和宏觀政策實踐的特點改進了該模型。用此改進模型,我們模擬和測量了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效應,模擬了中國宏觀政策反應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決定中國經濟波動的長期因素。該改進模型同時參考了Christiano等(2005)的DSGE模型中有關金融市場和企業的假設,吸收了歐洲央行(ECB)大型DSGE模型(Smets和Wouters,2003)中的很多粘性假設和沖擊特點。

本章的結構安排如下:第二節詳細描述了本研究所使用的開放經濟DSGE-VAR模型;第三節是數據處理和模型參數賦值。第四節為模擬和測量結果。第五節為研究結論和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屏南县| 策勒县| 伊宁县| 鲁山县| 惠安县| 普格县| 丰宁| 抚州市| 炎陵县| 开江县| 临夏市| 阿巴嘎旗| 赤水市| 祥云县| 朔州市| 宿迁市| 崇仁县| 芜湖县| 惠安县| 寻乌县| 新郑市| 沂源县| 宁城县| 海林市| 银川市| 泰来县| 青河县| 如东县| 江华| 揭阳市| 巢湖市| 天津市| 景洪市| 永顺县| 沈阳市| 八宿县| 定陶县| 鄯善县| 高安市|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