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王莽帶領剩余的將士回到故鄉,按戰功割地分田,此大盛之舉持續數月才止。
王莽實現了他的承諾,每個戰功五畝良田!并承諾賦稅制度十稅其一,永不加賦!
這是崇禎帝親口許諾的稅率,本來是說定為軍屯不收賦稅,但是王莽所求之地甚大……
隨著王莽帶領文官親自分田劃地,他的聲望如日中天,照耀在這片五圣軍管理的地區。
沒錯王莽得罪完京城官員換了的就是這個,名為劃地軍鎮實則府君(一府之軍劃地封王),王莽對這片封賞地區有絕對的自治權。
王莽以軍隊制度為骨,全力整頓陜西貧困潦倒的現狀,大體就是老路子抄家!
凡事有人來告狀的,王莽必定派人去徹查到底,在按照大明律法依法進行判決,顯然能讓平頭百姓(士兵)在王莽面前告狀的都不是小罪。
此番下來軍庫充裕,就是讓王莽背上了一個殺神的名號,君不見,亂葬崗上尸成堆,斷頭臺下血色暗。
在王莽的血腥手段下,陜西地區整頓一新,出了必要的暴力手段外,其他新的制度也提供的有效的幫助。
五圣軍擴充后,有由老兵帶領分散在各個縣城之間,用于維護各縣秩序秉公執法!
一些受傷的老兵編為警察,取警戒督察之意分散與各個部位。
除卻原來的有些機構,王莽又設立的督察部、教育部、民事部、軍事部……一個以王莽為中心多位一體的管理結構形成。
在陜西,王莽似乎真正的終結了亂世,江山如畫美人在側。
士兵依靠軍隊安居樂業,農戶租借軍隊便宜的土地衣食無憂,商人安心落戶這這個安定的地方,各行各業都在軍制下安然度日。
每個月都有大量符合入伍條件的百姓投軍而來,這見證了軍制下軍人的崇高地位。
在這里一枚小小的護額身份牌,代表不僅僅是身份還有軍人的榮耀!
你是一方大賈家財萬貫,于軍府里的大人物有關系?
抱歉,請不要軍人通道,到平民隊伍排隊好嘛。
在地方法律之下,就是軍隊職位已經身份的特權,其各項事物:大到從縣衙辦理各項業務,小道排隊吃飯都有一定的優先權。
特別是在軍隊開展的商業地區,軍人享受常人難有的特權。
一枚護額身份牌代表平頭百姓一生的最求,也將是他們一生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