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第十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教學與科研校際交流會論文集作者名: 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本章字數: 3403字更新時間: 2020-05-19 16:58:03
昆明理工大學“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討
宋鵬云 何永清 朱孝欽 楊春曦
(昆明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云南昆明 650093)
【摘要】 昆明理工大學擬申請開設“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結合云南省及其周邊對油氣儲運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探討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出了與“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相互支撐與相互補充的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熱力學為專業基礎課,以油氣管道設計與管理、油氣儲運與裝卸、城市燃氣輸配、管道與儲罐強度為專業主干課。重點突出了“油氣儲運與城市輸配系統工程”方向特色。
【關鍵詞】 油氣儲運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本科;培養方案
0 引言
“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已有60多年的歷史[1],以前主要是依托傳統石油院校開設,并注重石油的儲運。近年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等油氣資源的廣泛應用,對油氣儲運專業人才的需求持續增加,開設“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的院校逐漸增多,包括了許多非傳統石油院校。每個學校面向的對象、師資力量和依托專業不盡相同,如何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合適的人才培養方案,并辦出特色是新開設院校需要盡力解決好的問題。隨著中緬石油管線、中緬天然氣管線和中石油云南煉化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的建成,安寧-昆明-曲靖,安寧-玉溪-蒙自-文山,安寧-楚雄-大理-保山成品油管線的建設,以及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的建設,極大地改變了云南的油氣資源及應用現狀,強力推動了云南省及其周邊油氣儲運事業的發展,對油氣儲運工程專業人才提出了持續、迫切的需求。鑒于此,昆明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建議依托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和能源化學工程專業開設“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將于2015年6月提交“油氣儲運工程”專業設置申請表,并計劃于2016年開始招生。這里介紹初步擬定的昆明理工大學“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主要內容。
1 “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概況
油氣儲運工程(081504)本科專業主要培養從事油氣儲運和燃氣輸配系統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運行管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包括油氣的收集與處理,長距離輸送、儲存及聯網輸配,燃氣的管網配送、壓縮天然氣(CNG)/液化天然氣(LNG)的輸送與加注等。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和專業介紹》[2],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屬于工學礦業類(0815),其專業代碼為081504;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3],油氣儲運工程屬于工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的三個學科方向之一,其學科代碼為0820。而在國務院、教育部《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1997年)》,油氣儲運工程為“石油與天然氣工程”(0820)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其專業代碼為:082003。目前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主要在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儲運專業委員會指導下開展工作。
以前,油氣儲運工程專業主要集中于一些專門的石油院校,如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西南石油大學、西安石油大學、東北石油大學、常州大學等;目前,華東理工大學、蘭州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沈陽化工大學、吉林化工學院、長江大學、中國民航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非傳統石油院校也相繼開設此專業。社會對石油儲運工程畢業生需求旺盛,畢業生供不應求,近5年來,該專業一直是麥可思就業藍皮書評價的綠牌專業,是薪金、就業率持續走高的需求增長型專業。對于油氣儲運工程,國外沒有明確對應的學科或專業,而是分散在石油與天然氣(Oil & Gas)、機械工程、化學工程等學科、專業內,畢業生就業領域廣泛,適應能力強。
近三年經教育部同意新開設油氣儲運工程專業的學校有:濱州學院(2012年)、蘭州理工大學(2012年)、大慶師范學院(2014年)、哈爾濱石油學院(2014年)、隴東學院(2014年)等。
2 依托“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開設“油氣儲運工程”專業的思考
有不少新開設的“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是依托“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開設的。我們的情況也是如此。其實,在許多課程上,這兩個專業可以相互共享,比如工程力學、熱力學、流體力學和傳熱學。“油氣儲運工程”和“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可以相互支撐和相互補充。針對設備而言,傳統的“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偏向于設備與機器,而油氣儲運工程偏向于管道,值得注意的是,“油氣儲運工程”專業是一個工藝類專業,更多的關注點是工藝而不是設備,但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工藝與設備并重,運行與建設并重,生產與安全并重。
昆明理工大學擬開設的“油氣儲運工程”依托于“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和“能源化學工程”專業,將以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熱力學為專業基礎課,以油氣管道設計與管理、油氣儲運與裝卸、城市油氣輸配、管道與儲罐強度等為專業主干課,并重點突出“油氣儲運與城市輸配系統工程”方向特色。
3 昆明理工大學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主要內容
3.1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石油與天然氣工程、流體力學、機械工程、測量與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寬廣的知識基礎,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系統、專業技能良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石油與天然氣行業、煤制油煤制氣行業等從事油氣儲運和燃氣輸配系統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運行管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3.2 培養要求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原油、成品油、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非常規油氣等油氣的基本特性。
(2)較系統地掌握長距離油氣管道輸送、油氣儲存與裝卸、城市燃氣輸配、車用油氣裝載與使用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基本理論和方法。
(3)具備從事長距離油氣管道、油氣儲存與裝卸系統、城市燃氣輸配系統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運行管理的初步能力。
(4)具有在油氣儲運工程領域進行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初步能力。
(5)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能熟練運用相關工程計算軟件進行油氣儲運工程工藝計算。
(6)了解與油氣儲運工程相關的法律、法規,具有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意識,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
(7)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社交能力、計算機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8)具有良好的人文修養,能妥善處理人與自然、社會的關系;具備競爭、民主、法紀等現代意識;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意識。
較高要求:本專業學生在具有扎實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參加拓展課程的學習、參與教師科研、參加學科競賽、撰寫論文。
3.3 主要課程
核心課程:電工電子學、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流體力學、泵與壓縮機、熱力學、傳熱學、輸油管道設計與管理、輸氣管道設計與管理、油氣儲存與裝卸、油氣集輸、城市燃氣輸配、管道與儲罐強度等。
主要選修課程:油氣儲運計算軟件與應用,輸油管道水擊分析與控制,油氣管道多相流體力學,油氣商品學,儲運工程巖土力學,制冷與低溫原理,非牛頓流體力學,油氣儲運工程最優化,油氣管道SCADA系統,非常規石油與天然氣,油氣儲運施工技術,儲運設備無損檢測,成品油與天然氣的化工生產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事理論與實訓、工程訓練A、電子實習、認識實習、流體力學傳熱學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管道工程實訓、油氣儲運專業實踐、機械設計基礎A課程設計、油氣儲運專業創新與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主要專業實驗:工程力學實驗、流體力學實驗、工程傳熱學實驗、油氣特性測試實驗、儀表與檢測技術實驗、輸油管道運行控制實驗、油氣儲存與裝卸實驗、油氣集輸技術實驗、流變學測量技術基礎實驗、液化天然氣基礎實驗。
修業年限:基本學制為4年。實行彈性學制,學生可在3~6年內完成學業。
授予學位:按培養計劃修完規定的最低學分,且符合學位授予的相關條件,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4 結束語
非傳統石油學院開設“油氣儲運工程”的培養方案與傳統石油學院“油氣儲運工程”的培養方案會有所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復制傳統石油學院“油氣儲運工程”的培養方案。需要根據將來畢業生面對的工作領域,構建具有各自特色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我們的油氣儲運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也是初步的,需要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勁均.紀念中國油氣儲運高等教育60周年論文集[C].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3]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一級學科簡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