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產養殖用藥問題解析與“零用藥”的實現
- 蔣發俊
- 468字
- 2020-05-07 11:50:10
二、羅非魚藥物殘留
我國是世界上羅非魚的主要養殖國和出口國,羅非魚產品出口潛力巨大。但是,近年來藥物殘留問題一直是制約我國羅非魚產品進一步擴大出口的主要瓶頸。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近年來出口冷凍水產品在日本、美國、歐盟三大市場被扣嚴重,不僅批次多,而且數量大,常常占到50%以上,其被扣原因最主要是藥物殘留超標,嚴重影響了我國水產品出口與養殖業的發展。
相關資料顯示,羅非魚產品可能殘留的藥物主要有抗生素類藥物,如土霉素、氯霉素,呋喃類藥物(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喹諾酮類藥物(鹽酸環丙沙星),磺胺類藥物以及漁業生產上嚴禁使用的孔雀石綠和結晶紫等化合物。另外,醫學證明,水產品藥物殘留較高時,大部分將導致對人體的急性毒副作用,如長期攝食低劑量藥物殘留的水產品,日積月累也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據統計,2014年我國羅非魚產量約為155萬噸,占據世界總產量的40%。
2015年初,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加強了對輸美水產品的藥物殘留檢測。由于中美兩國對磺胺類藥物殘留控制和檢測標準、檢測技術存在差異,導致幾乎所有中國企業的羅非魚都上了FDA“黑名單”,出口產品被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