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產養殖用藥問題解析與“零用藥”的實現
- 蔣發俊
- 424字
- 2020-05-07 11:50:10
三、生魚(烏鱧)藥殘事件
2015年8月,山東水產市場發生兩起生魚體內被檢出含有呋喃唑酮代謝物的事件,被傳為“毒生魚”,經過警方調查,“毒生魚”的源頭來自于南方。
這次山東“毒生魚”事件的負面影響很大,廣東生魚銷售深受其害。據了解,當年11月份,廣東生魚每天流通量僅40萬斤左右,銷路嚴重受阻。進入12月后,盡管銷售情況有所回暖,每天流通量可達120萬斤左右,但是與往年同期相比,銷量還是下滑了約80萬斤/天。
自2015年下半年,山東出現生魚藥殘事件后,全國各大水產市場加強對生魚的抽檢力度,個別地域甚至是全面抽檢。為了降低藥殘風險,一些流通商收魚前都要對魚進行檢測,符合標準后再收購。
受該事件影響,不僅廣東生魚銷售遇冷,江西、浙江、湖南、江蘇等地,甚至全國范圍養殖生魚市場同樣受到很大的影響。廣大消費者對生魚的消費熱情大減,自然消費量隨之大幅減少。
由于生魚行情低迷,銷售不暢,生魚存塘量增加,導致養殖戶—經銷商—飼料廠一連串拖欠的資金債務越來越多,整個市場陷入了極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