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龍蝦養殖效益提升與疾病防控技術大全
- 葉雄平 姚雁鴻 李長江編著
- 1907字
- 2020-07-01 16:28:52
第三章 小龍蝦的飼料
第一節 飼料的營養成分
小龍蝦對飼料營養的需要與其他動物一樣,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在自然生長中,它們會根據自身的要求攝取不同的餌料,來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飼料中營養元素的配比對于小龍蝦的生長發育十分重要,如果有其中一項缺失就會產生相應的疾病,如果偏少,就會影響攝入餌料的轉化率,有時也會引發疾病。如果采取人工配制,必須注意各營養元素的比例,相互協調,相互補充,達到平衡營養。多或少不僅會產生浪費,還會影響小龍蝦的生長,甚至造成疾病。
一、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的特征就是蛋白質不斷的自我更新。植物可以通過對無機物的吸收合成蛋白質,動物則要從食物中攝入必需的蛋白質。水生動物因其變溫性,對能量物質的吸收比陸生動物少,但蛋白質的含量要求遠高于家禽。小龍蝦因為是雜食性動物,對蛋白質的含量要求比一般魚類要低,這也是小龍蝦養殖成本較低的原因之一。在小龍蝦養殖中,過高的蛋白質含量不僅是浪費,還有可能引發疾病。小龍蝦對蛋白質的需求隨著規格的不同而不同,苗種階段要高一些,成蝦階段和親蝦階段要低一些。
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飼料中的蛋白質通常被小龍蝦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被小龍蝦吸收利用。氨基酸的種類有很多,有的可以自己合成,有的則需要從飼料中攝取,這種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我們在飼料配方中主要考慮這類氨基酸,這類氨基酸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的,我們的飼料配方就是要使飼料中的氨基酸含量及比例恰好與小龍蝦對氨基酸的需要相近。如果某種氨基酸的量不足,小龍蝦就會按照數量最少的氨基酸相應比例利用,這樣就會限制其他氨基酸的利用,造成飼料的浪費。蛋白質的來源主要有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動物蛋白主要是魚粉、肉骨粉、血粉、蠶蛹粉、昆蟲粉、蚯蚓粉、乳類等。植物蛋白主要是豆類、油料、谷物、青飼料、餅類等。動物蛋白的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全面,特別是含有植物性飼料中缺乏的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但價格較貴。植物蛋白來源廣泛,價格便宜,但含量低,營養不全面。科學的飼料配方應該有效地利用這兩種蛋白質來源,做到營養全面,價格便宜。小龍蝦的仔蝦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要求在30%以上,成蝦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要求在20%以上。
二、脂肪
脂肪是一種高能量物質,它產生的能量是蛋白質和糖類的2.25倍。脂肪不能直接被小龍蝦利用,而是要在消化道中經消化酶——脂肪酶的作用,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利用。脂肪只能作為能量消耗,因此在脂肪的添加上要考慮不同時期的脂肪應用,如在越冬前脂肪的添加量應該加大。脂肪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脂肪的加入,可以減少蛋白質參與能量的消耗,利于小龍蝦的生長發育。小龍蝦的配合飼料中脂肪的添加量最好控制在4%~8%。脂肪的來源分為動物油和植物油,目前飼料廠家一般以添加植物油為主。
三、糖類
糖類也是一種能量物質,一部分作為能量被消耗,一部分可以轉化成脂肪進行能量儲備。糖類廣泛存在于植物餌料中,如小麥、稻谷等。一般認為,小龍蝦飼料中糖類的含量為30%~40%。
四、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小龍蝦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的、少量的、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有機化合物。自身合成的很少,也不能滿足自身的需要,必須從食物中獲取。維生素不屬于構成機體的主要原料,更不是能量物質,需要量很少,通常以毫克計,但維生素參與新陳代謝的調節,控制生長發育過程,提高機體抗病能力。若缺少某種維生素就會導致代謝紊亂,機能失調,生長停頓,產生各種維生素缺乏癥,嚴重時造成死亡。
維生素雖然需求少,但來源廣泛,各種食物中都有,特別是鮮活食物中維生素的含量極為豐富。在自然條件下一般不會缺乏,但在配合飼料中,由于選擇的原材料不同,很容易造成某種維生素的缺乏,這是在配合飼料配方中必須注意的。
五、礦物質
礦物質是骨骼的主要組成成分,也是其他細胞組織的構成物質;有些以離子形式存在并起著平衡體液、生理調節的功能;與蛋白質協調,維持組織細胞的滲透壓;另外還是體內酶系統的主要催化劑,在生理機能中起著多方面的作用,可以促進小龍蝦生長,提高營養物質的利用率。
小龍蝦與魚類一樣,體內的礦物質有鈣、鎂、鉀、鈉、磷、硫及氯等7種常量元素。還有鐵、銅、錳、鋅、鈷、鎳、鉛等20多種微量元素和超微量元素。如果體中缺少某種元素,就會引發許多明顯的缺乏癥。礦物質的含量與生理功能的關系見表3-1。
表3-1 礦物質與生理功能

小龍蝦所需的礦物質可以通過滲透、擴散等多種形式從水中獲得,這是水生動物有別于陸生動物的一種吸收方式,但主要還是從食物中獲得。在自然養殖狀態下,這些物質不會缺乏,在人工配合飼料中就要注意這些物質的配比與含量,缺乏與添加過多都會引發一些病變,應該注意添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