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任務一 財務管理概述

一、財務管理的概念

財務管理,簡言之,就是對企業財務的管理。財務一般是指與錢物有關的事務,即理財的事務,是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的統一。企業財務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財務活動及其與有關各方發生的財務關系。

企業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企業財務關系的經濟管理工作,是關于資金的籌集、運用和分配的管理工作。具體來說,財務管理是以價值形式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綜合管理,它利用資金、成本費用、收入利潤等價值形式來反映企業經濟活動中的勞動占用量、勞動消耗量和勞動成果,進而反映出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財務管理的內容就是財務管理對象的具體化,財務管理的對象是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活動。要想理解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必須了解財務活動及財務關系等相關概念。

二、財務活動

所謂財務活動(financial activity)是指資金的籌集、運用、耗資、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為。其中,籌資活動是資金運動的前提;資金的運用、耗資、收回又稱為投資,投資活動是資金運動的關鍵;分配活動是作為投資成果進行的,體現了企業投資與籌資的目標要求。財務活動具體由籌資活動、投資活動、資金營運活動和利潤分配活動組成。

1.籌資活動

籌資是指企業為了滿足投資和資金營運的需要,籌集所需資金的行為。

企業作為從事生產經營的經濟組織,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資金。這些資金的來源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投資者投入的資本金、資本公積金和留存收益;二是企業的負債,包括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企業從投資者和債權人那里籌集來的資金,有貨幣資金、實物、無形資產等形態。

籌資活動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也是資金運動的起點。

2.投資活動

投資是企業根據項目資金需要投出資金的行為。企業投資可分為廣義的投資和狹義的投資兩種。廣義的投資包括對外投資(如投資購買其他公司的股票、債券)和內部使用資金(如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流動資產等)。狹義的投資僅指對外投資。投資活動是財務活動的中心環節,它不僅對資金籌集提出要求,而且直接影響到財務工作的成敗。投資活動不但要考慮投資規模,還要通過投資方向和投資方式的選擇確定合理的投資結構,以提高投資效益并降低投資風險。

投資活動是企業財務活動的核心環節,關系到企業的興衰成敗。

3.資金營運活動

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會發生一系列的資金收付行為。首先,企業需要采購材料或商品,從事生產和銷售活動,同時還要支付工資和其他營業費用;其次,當企業把商品或產品售出后,便可取得收入、收回資金;最后,如果資金不能滿足企業經營的需要,還要采取短期借款方式來籌集所需資金。為滿足企業日常營業活動的需要而墊支的資金,稱為營運資金。因企業日常經營而引起的財務活動,也稱為資金營運活動。

在一定時期內,營運資金周轉速度越快,資金的利用效率就越高,企業就可能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取得更多的收入,獲得更多的利潤。

4.利潤分配活動

企業通過投資和資金的營運活動可以取得相應的收入,并實現資金的增值。企業取得的各種收入在補償成本、繳納稅金后,還應依據有關法律對剩余收益進行分配。狹義的分配是指對企業凈利潤的分配,廣義的分配包括支付給職工的薪酬、支付給債權人的利息、繳納給政府的各種稅金、彌補企業以前年度虧損、提取的公積金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等。企業應依據一定的分配原則,充分考慮各相關利益主體的要求,合理確定分配規模和分配方式,力爭使企業取得最大的長期利益。企業因為分配而產生的資金收支便是由企業分配而引起的財務活動。利潤分配活動是一次財務活動的終點,同時,分配剩余的資金可以供下一次籌資活動使用,因此也是下一次財務活動的起點。

上述財務活動的四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共同組成了企業完整的財務活動,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

三、財務管理的內容

根據以上分析,財務管理是基于企業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而產生的,是企業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與各方面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企業籌資、投資、資金營運和利潤分配構成了完整的企業財務活動,與此對應的,企業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和利潤分配管理便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內容。

1.籌資管理

籌資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首要環節,是企業投資活動的基礎。事實上,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籌資及籌資管理是貫穿始終的。無論是在企業創立之時,還是在企業成長過程中追求規模擴張,甚至是在日常經營周轉過程中,都可能需要籌措資金,由此可見,籌資是指企業為了滿足投資和用資的需要,籌措和集中所需資金的過程。在籌資過程中,企業一方面要確定籌資的總規模,以保證投資所需要的資金;另一方面要選擇籌資方式,降低籌資的代價和籌資風險。

企業的資金來源按產權關系可以分為權益資金和負債資金。一般來說,企業完全通過權益資金籌資是不明智的,不能得到負債經營的好處。但負債的比例大則風險也大,企業隨時可能陷入財務危機。因此,籌資決策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確定最佳的資本結構。

企業資金來源按使用的期限可分為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的籌資速度、籌資成本、籌資風險以及借款時企業所受到的限制不同。因此,籌資決策要解決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合理確定長期資金與短期資金的比例關系。

2.投資管理

投資是指企業資金的運用,是為了獲得收益或避免風險而進行的資金投放活動。在投資過程中,企業必須考慮投資規模;同時,企業還必須通過投資方向和投資方式的選擇確定合理的投資結構,以提高投資效益、降低投資風險。投資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投資決策的失敗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成敗具有根本性影響。

投資按其方式可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直接投資是指將資金投放在生產經營性資產上以便獲得利潤的投資,如購買設備、興建廠房、開辦商店等。間接投資又稱證券投資,是指將資金投放在金融商品上以便獲得利息或股利收入的投資,如購買政府債券、購買企業債券和企業股票等。

投資按投資影響的期限長短分為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長期投資是指影響超過一年以上的投資,如固定資產投資和長期證券投資,前者又稱資本性投資。短期投資是指其影響和回收期限在一年以內的投資,如應收賬款、存貨和短期證券投資。短期投資又稱流動資產投資或營運資金投資。由于長期投資涉及的時間長、風險大,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在決策分析時更重視資金時間價值和投資風險價值。

投資按其范圍分為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對內投資是對企業自身生產經營活動的投資,如購置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對外投資是以企業合法資產對其他單位或對金融資產進行投資,如企業與其他企業聯營、購買其他企業的股票或債券等。

3.營運資金管理

營運資金管理主要是對企業流動資產的管理,包括企業生產經營中占用在現金、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和存貨等流動資產上的資金管理。因為流動資產在企業經營中隨著經營過程的進行不斷變換其形態,在一定時期內資金周轉越快,利用相同數量的資金獲得的報酬就越多。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和使用效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收益。因此,營運資金管理要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效果,合理配置資金,妥善安排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例關系,使企業有足夠的償債能力,防止營運資金的閑置。

4.利潤分配管理

企業通過投資必然會取得收入,獲得資金的增值。分配總是作為投資的結果而出現的,它是對投資成果的分配。投資成果表現為取得各種收入,并在扣除各種成本費用后獲得利潤,所以,廣義地說,分配是指對投資收入(如銷售收入)和利潤進行分割和分派的過程,而狹義的分配僅指對利潤的分配。利潤(股利)分配管理就是要解決,在所得稅交納后的企業獲得的稅后利潤中,有多少分配給投資者,有多少留在企業作為再投資之用。如果利潤發放過多,會影響企業再投資能力,使未來收益減少,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如果利潤分配過少,可能引起投資者不滿。因此,利潤(股利)決策的關鍵是確定利潤(股利)的支付率。影響企業股利決策的因素很多,企業必須根據情況制訂出企業最佳的利潤(股利)政策。

四、財務關系

企業的財務活動是以企業為主體來進行的。企業作為法人,在組織財務活動過程中,必然與企業內外部有關各方發生廣泛的經濟利益關系,這就是企業的財務關系。

企業的財務關系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

1.企業與國家行政管理者之間的財務關系

國家作為行政管理者——政府,擔負著維護社會正常的秩序、保衛國家安全、組織和管理社會活動等任務。政府為完成這一任務,必然無償參與企業利潤的分配。企業則必然按照國家稅法規定繳納各種稅款,包括所得稅、流轉稅和計入成本的稅金。這種關系體現為一種強制和無償的分配關系。

2.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財務關系

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表現為投資者(國家、其他單位、個人、外商)按約定向企業投入資金,企業向投資者支付投資報酬所形成的經濟利益關系。投資者因向企業投入資金而成為企業的所有者,擁有對企業的最終所有權,享受企業收益的分配權和剩余財產的支配權;企業從投資者那里吸收資金形成企業的自有資金,擁有法人財產權,企業以其全部法人財產權,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對投資者承擔資產保值增值責任,向投資者支付投資報酬。所以,這實質上是所有權性質的投資與受資的關系。

3.企業與債權人之間的財務關系

企業與債權人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表現為債權人(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其他單位、個人、外商)按合約向企業投入資金,企業按合約向債權人支付利息、歸還本金所形成的經濟利益關系。債權人向企業投入資金的目的除了安全收回本金外,更重要的是為了獲取固定的利息收入。企業吸收債權人的資金形成借入資金,對此企業必須按期歸還本金,并按照合約的約定支付利息。所以,這實質上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

4.企業與受資者之間的財務關系

企業與受資者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以購買股票或直接投資的形式向其他企業投資所形成的經濟關系。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企業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的不斷擴大,這種關系將會越來越廣泛。企業向其他單位投資,按其出資額,可形成獨資、控股和參股情況,并根據其出資份額參與受資方的重大決策和利潤分配。但預期收益能否實現也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企業投資的最終目的是取得收益。投資風險大,要求的收益高。所以,這實質上是所有權性質的投資與受資的關系。

5.企業與債務人之間的財務關系

企業與債務人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將資金以購買債券、提供借款或商業信用等形式出借給其他單位所形成的經濟關系。企業將資金借出后,有權要求其債務人按約定的條件支付利息和歸還本金。企業同其他債務人的關系體現為債權與債務關系。企業在提供信用的過程中,一方面會產生直接的信用收入,另一方面也會發生相應的機會成本和壞賬損失的風險,企業必須考慮風險與收益問題。所以,這實質上是所有權性質的債權與債務的關系。

6.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

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表現為內部各單位之間因相互提供產品、勞務而形成的經濟利益關系。在實行內部經濟核算制和經營責任制的條件下,企業內部的各單位之間相互提供產品、勞務,必須進行合理的計價結算,嚴格分清各單位的經濟利益與經濟責任,充分發揮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的作用。所以,這實質上是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利益均衡關系。

7.企業與其職工之間的財務關系

企業與其職工之間的財務關系表現為職工向企業提供勞動、企業向職工支付勞動報酬而形成的經濟利益關系。企業按照按勞分配的原則,以職工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為依據,向職工支付工資、獎金、津貼等勞動報酬,所以,這實質上是在勞動成果上的分配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龙泉市| 高邑县| 吉林省| 札达县| 宜都市| 泊头市| 梅州市| 津南区| 舟山市| 莲花县| 商丘市| 闵行区| 新丰县| 九江县| 额济纳旗| 正阳县| 洛浦县| 清水河县| 临潭县| 建湖县| 巨鹿县| 威远县| 巨鹿县| 澄城县| 蕉岭县| 临夏市| 弥勒县| 望城县| 广东省| 北川| 县级市| 阳西县| 格尔木市| 白朗县| 城市| 南昌市| 余姚市| 南投市| 东阿县|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