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東昌草木記
  • 譚慶祿
  • 2272字
  • 2020-04-10 14:05:34

野老鸛草

漠漠輕云過野墻,新楓矮柏色蒼蒼。

平田鸛跡留殘雨,深塢鸝聲帶夕陽。

——〔宋〕厲元吉:《雨過》

野老鸛草并非本土物種。像許多大名鼎鼎的植物一樣,它來自遙遠的美洲。何家慶在《中國外來植物》中斷定,此物于20世紀40年代登陸華東沿海,隨后逐漸向內陸擴張。此書還猜測其引入的路徑,應為差旅或交通因素無意間攜帶入境。目前,野老鸛草已在全國各地建立種群。據《中國植物志》記載,在中國,老鸛草屬的植物約有55個種、5個變種。其中有徑名“老鸛草”者,似屬本土植物,然而在本地卻不曾遇到,而舶來的野老鸛草則在春秋之季,閑園之中,荒地之上,不時現身了。

老鸛草屬植物的特別之處,首先是它的果實,這也是它們得名的依據。老鸛草屬植物蒴果下部5粒種子攢聚的地方,圓鼓鼓的很飽滿,被毛茸茸的萼片包裹著,頗似鳥類的頭,蒴果先端向上伸出長長的“喙”,看起來就像是鸛鳥的長嘴。

初次看到野老鸛草時,它剛剛著花。老實說,當時我不知道它就是野老鸛草。那是在湖南路對面的園子里,4月中旬,春意方濃。我與兩位同樣有閑的朋友來園中“拈花惹草”。就在這天下午,于作為界墻的小葉黃楊之下,我看到了它,一下子為其別致的形狀所吸引,忍不住接連拍了幾張照片。

野老鸛草

當時覺得它特別,觀感主要來自它的葉子。葉柄粗而長,因隱于葉下,倒不怎么出奇,而葉子則如手掌一般,錯雜著擎起來,就有些意思了。整株的植物則團團地坐在地上,有些落寞,又透著些許甘心守拙的安詳。關于野老鸛草葉片,植物志書的描述很詳盡,但在外行人如我讀來,印象卻有些模糊。這么說吧,野老鸛草的葉子雖然不大,也較薄,卻與無花果的葉子有點兒相似。植物葉子里面,無花果葉子自屬于漂亮的,而野老鸛草的葉子堪稱其袖珍版,只是裂痕更深,另于小裂片的上部再一次羽狀深裂,于是顯得更為細碎,也更加精致了。

四月的野老鸛草剛剛開花。那花并不鮮艷,甚至說不上漂亮,在細碎的葉叢里時隱時現。不過,如果到了五六月份,野老鸛草的生長進入盛期,氣象也就有所不同。漸高的氣溫和充足的降水讓野老鸛草這種溫和知分的小草也顯出幾分張揚。清晨時節,它們腋生和頂生的花序從綠葉中翹將起來,高高地挑起,整個群落呈現出波瀾涌動之勢。那新綠微帶嫩黃的葉子、淡紫色的細莖、粉紅色的小花,以及花落之后蒴果那老鸛嘴一般決然伸出的長喙,真是大有看頭。最為特別的是,無論它們的花序從什么角度伸出,也不論伸出的過程中遇上什么障礙,最后結出的蒴果,三五一叢,其長喙始終垂直于地平線,換句話說,即總是向上的。觀賞這樣的植物,總是讓人覺得自然造化的奇妙,感到植物世界的妙趣無窮。

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野老鸛草很少能活到第二年,不過它們有時也可以在秋天發芽,以隱忍的態度度過冬天,到了春天再生長開花,這也是很多一年生植物會采取的雙管齊下的生存策略。雖然野老鸛草花形較小,不怎么引人注目,不過果期野老鸛草的萼片會變紅,喙狀蒴果同時變黑,這時它的果序就變得極為醒目了。

也許你并不認識野老鸛草,這不打緊。當你在野外行走,或者偶然經過城市的綠化草坪時,如果留意你的腳下,看到分裂細碎的掌狀葉片,看到先端帶有長喙的果實,那么你看到的植物八九不離十就是野老鸛草了。有人以為,野老鸛草可以做地被植物。我想這真是個好主意。什么事都不好整齊劃一,地被植物更應該多選幾種。這一方是二月藍,那一片是狗牙根,還有一片就種野老鸛草,為什么不呢?野老鸛草春天既已發生,花的期為4月至7月,果期則為5月至9月,故于春、夏、秋三季之中,都能呈現它的自然秀雅之美。野老鸛草開花結實之后就會自然死亡,而種子則散落于地,等到來年,遇上春風春雨,再開始它的另一番生命歷程。播種只需一次,綠化則可永久,何樂而不為呢?

《中國外來植物》中說:“該草集生性很強,種子具自然擴散性。”種子的自然擴散性指的是什么,外行如我,一時沒弄明白。《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云:“蒴果長約2厘米,頂端有長喙,成熟時裂開,5果瓣向上卷曲。”有點意思了,不過仍嫌語焉不詳。

后來才知道,這其中隱藏著一個奇特的秘密,那是令人驚異莫名的鬼斧神工,是自然造化無所不能的經典展示。

以前,我知道鳳仙花有一種特別的本領。鳳仙花的蒴果呈紡錘形,密生茸毛;種子多數,球形,黑色,隱藏于其中。成熟之時,其外殼自行縱裂為數爿,急遽卷曲,將種子彈出,實現自播繁殖。足以與之相頡頏的還有酢漿草。酢漿草的蒴果呈長圓柱形,五棱,成熟以后仍是青青的顏色,三兩一叢,顫巍巍地擎著。此時,稍有風吹草動,蒴果的背部馬上開裂,種子迅疾彈跳而出,如一群受驚的跳蚤,而彈出種子的胞背開裂處隨即復又閉合,蒴果仍然顫巍巍地擎著,若無其事的樣子。

沒有想到的是,野老鸛草具有同樣神妙的功能。野老鸛草的蒴果有5個“果瓣”,果瓣只有頂部與喙柱合生,從頂部到基部暗藏了一道可以開裂的縫隙。果瓣的底部有一個碗狀的種莢,種莢里面各裝了一粒種子。蒴果成熟時,種莢會在底部打開。蒴果發育過程中,果瓣緊貼著喙柱,看上去渾然一體。待其成熟之后,秋風漸將蒴果吹得干燥。到了臨界之點,驟然之間,果瓣沿主軸從基部向上反卷開裂,果瓣下方裝盛著種子的莢也跟著向上彈起,從而將果莢中的種子拋往遠方。它們也是憑了自身之力,完成最后的播撒。

野老鸛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inn.),牻牛兒苗科(Geraniaceae)老鸛草屬植物,又名“老鸛嘴”“老鴉嘴”“貫筋”“老貫筋”“老牛筋”“斗牛兒苗”“鬼針子”“卡羅林老鸛草”“老鸛草”“露草”“鷺嘴草”“太陽草”等。植物有許多別名,有時候或會引起一些混亂,卻也自有其價值。人們為植物命名,總有其理由。認識了某種植物以后,再回頭看看它的別名,自有無窮的興味。

2015年4月2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冕宁县| 新野县| 开原市| 嘉荫县| 德江县| 温泉县| 屏东市| 泗洪县| 铅山县| 蓝田县| 芮城县| 平江县| 岳池县| 清涧县| 德昌县| 绥江县| 绥阳县| 临潭县| 新源县| 伊宁县| 安顺市| 安吉县| 丹东市| 望都县| 南充市| 广水市| 双鸭山市| 太仆寺旗| 长子县| 洱源县| 陆丰市| 定兴县| 西乌珠穆沁旗| 介休市| 宁明县| 双辽市| 英德市| 噶尔县| 德安县| 杨浦区|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