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導干部21天提升當眾講話魅力
- 殷亞敏
- 1454字
- 2020-04-14 14:13:18
五、21天能掌握當眾講話訣竅嗎
《21天掌握當眾講話訣竅》出版后,有的讀者懷疑:“21天能練好當眾講話嗎?”“是廣告吹噓吧?”
我為什么敢用“21天”做標題呢?具體說來,有三條理由。
1.符合量變質變的哲學規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做任何事情先要有量的積累,后才有質的變化。當眾講話訓練也是一樣,你只要按照“定耳舞訣”的方法天天練習,堅持21天左右,練習的效果就會逐步積累,最后功到自然成。
例如,很多讀者將耳語練聲法堅持練習21天左右,不知不覺中,嗓子不累了、氣息通暢了、聲音悅耳了,切身體會到了日積月累、量變到質變的喜悅。
2.有行為心理學的依據
美國行為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21天左右就可以養成一個新的習慣。心理學家研究指出:一項看似簡單的行動,如果能堅持重復21天以上,你就會形成習慣;如果堅持重復90天以上,就會形成穩定習慣;如果能堅持重復365天以上,你想改變都很困難。
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我把21天理論總結為“三個三”:一是頭三天,“敏于行”,馬上開始練習很重要;二是堅持三周,就是21天,可以基本養成習慣;三是三個月,就可以變成穩定的習慣。
當然,21天只是個平均數。每個人的勤奮程度不同,效果顯現早晚也不同。例如,我的學生練習“定耳舞訣”四字經,快的一個星期就有效果,慢的兩三個月才有效果。這種時間差距是由勤奮和專注程度決定的。
3.教學效果已經驗證
無論是學生、學員還是讀者,按照定耳舞訣法進行練習,大都產生了很好的效果,讓自己的講話魅力大大提升。我們來看讀者反饋。
例一
讀者李平:
通過11天的練習,第一,我的聲音有了很大改變,自己覺得柔和很多,第一次感覺自己的聲音很動聽。準確地說,這是第一次真正接受自己的聲音,我真的很開心。第二,我臉上的表情笑容多了。每當想起“稀奇稀奇真稀奇”時,我就想笑。昨天第一次開講座,兩個小時。結束后,一個學員說我講得很好,我很開心。第三,我原來說話很快,練了“百煉成鋼”之后,發音從簡短、急促轉向慢和圓,我想這也是聲音變得柔和的一個方面吧。
這位讀者為什么11天就能練出效果呢?她在郵件中告訴我她的練習計劃:
練習計劃:對鏡練習耳語練聲法。
①“稀奇”,每天兩次,每次20分鐘。
②“百煉成鋼”,每天兩次,每次10分鐘。
③“引”字,每天兩次,每次5分鐘。
④“各位來賓”,每天兩次,每次15分鐘。
練習過程中也會有變化,遇到出差或時間問題,就大致保持總時間。我有時在乘車途中、洗菜做飯時進行耳語練習,反正別人聽不見。
例二
讀者老劉:
我過去不會用聲,講話一多,就聲干、聲累、聲啞。通過練習耳語法,我的聲不干了,聲不累了,聲不啞了,聲音還好聽了!
例三
zhangyi:
我才練習了幾天就明顯覺得雙人舞的方法實在太好了,加上手勢說話,明顯加強了語氣生動形象,增添自信和引導活躍思維。
還有對著鏡子練“引”。我以前從來都不會笑時露出牙齒,一般都是抿嘴笑的。為什么呢?因為我上門牙中間多了一顆畸形牙。可我練習“引”字的時候并沒有一點排斥。鏡中的我實在太和善、帥氣了。雖然有一點小暴露不好看的牙齒,但我一點也不在乎。以后我可以大大方方地笑了。
例四
讀者小偉:
眼神好。以前和別人對視的時候,有點發虛,定不下來,或碰到別人的目光就躲開了,其實也沒做虧心事。為什么會這樣呢?現在對著鏡子練“眼定”一段時間后,看人的目光自然多了,也不感覺到害羞或膽怯了。而且工作一段時間后練“眼定”,無意之中也讓眼睛得到了休息,而不是長期處在疲勞狀態。
上千封的讀者來信證明,只要閱讀本書,按照書上的方法練習,就可以產生“21天掌握當眾講話訣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