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文史通義
  • 章學誠
  • 1200字
  • 2020-03-25 15:51:39

經解中

事有實據而理無定形,故夫子之述六經,皆取先王典章,未嘗離事而著理。后儒以圣師言行為世法,則亦命其書為經,此事理之當然也。然而以意尊之,則可以意僭之矣。蓋自官師之分也,官有政,賤者必不敢強干之,以有據也;師有教,不肖者輒敢紛紛以自命,以無據也。孟子時以楊、墨為異端矣,楊氏無書,墨翟之書初不名經,雖有《經》篇《經說》,未名全書為經。而莊子乃云“苦獲、鄧陵之屬,皆誦《墨經》”,則其徒自相崇奉而稱經矣。東漢秦景之使天竺,《四十二章》皆不名經。佛經皆中國翻譯,竺書無經字。其后華言譯受,附會稱經,則亦文飾之辭矣。《老子》二篇,劉、班著錄初不稱經,《隋志》乃依阮《錄》稱《老子經》,意者阮《錄》出于梁世,梁武崇尚異教,則佛老皆列經科,其所仿也。而加以《道德真經》,與《莊子》之加以《南華真經》,《列子》之加以《沖虛真經》,則開元之玄教設科,附飾文致,又其后而益甚者也。韓退之曰:“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則名教既殊,又何妨于經其所經,非吾所謂經乎!若夫國家制度,本為經制。李悝《法經》,后世律令之所權輿;唐人以律設科,明祖頒示《大誥》,師儒講習以為功令,是即《易》取經綸之意,國家訓典,臣民尊奉為經,義不背于古也。

孟子曰:“行仁政必自經界始。”地界言經,取經紀之意也。是以地理之書,多以經名。《漢志》有《山海經》,《隋志》乃有《水經》,后代州郡地理多稱圖經,義皆本于經界,書亦自存掌故,不與著述同科,其于六藝之文固無嫌也。至于術數諸家,均出圣門制作。周公經理垂典,皆守人官物曲而不失其傳。及其官司失守而道散品亡,則有習其說者,相與講貫而授受,亦猶孔門傳習之出于不得已也。然而口耳之學,不能歷久而不差,則著于竹帛以授之其人,說詳《詩教》上篇。亦其理也。是以至戰國而羲、農、黃帝之書,一時雜出焉。其書皆稱古圣,如天文之甘、石《星經》,方技之《靈》、《素》、《難》經,其類實繁,則猶匠祭魯般,兵祭蚩尤,不必著書者之果為圣人,而習是術者奉為依歸,則亦不得不尊以為經言者也。又如《漢志》以后,雜出春秋戰國時書,若師曠《禽經》、伯樂《相馬》之經,其類亦繁,不過好事之徒因其人而附合,或略知其法者托古人以鳴高,亦猶儒者之傳梅氏《尚書》與子夏之《詩大序》也。他若陸氏《茶經》,張氏《棋經》,酒則有《甘露經》,貨則有《相貝經》,是乃以文為諧戲,本無當于著錄之收。譬猶毛穎可以為傳,蟹之可以為志,琴之可以為史,荔枝牡丹之可以為譜耳。此皆若有若無,不足議也。蓋即數者論之,異教之經,如六國之各王其國,不知周天子也。而《春秋》名分,人具知之,彼亦不能竊而據也。制度之經,時王之法,一道同風,不必皆以經名,而禮時為大,既為當代臣民,固當率由而不越;即服膺六藝,亦出遵王制之一端也。術藝之經,則各有其徒相與守之,固無虞其越畔也。至諧戲而亦以經名,此趙佗之所謂“妄竊帝號,聊以自娛”,不妨諧戲置之。六經之道,如日中天,豈以是為病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来宾市| 山东省| 巴东县| 安达市| 新津县| 武义县| 游戏| 博野县| 邮箱| 扶绥县| 惠安县| 吉安县| 青冈县| 成武县| 琼中| 江山市| 左贡县| 左权县| 临猗县| 靖江市| 平利县| 澄迈县| 海宁市| 鹤岗市| 平凉市| 沛县| 陇川县| 积石山| 资兴市| 灵寿县| 松原市| 洪洞县| 普陀区| 长汀县| 东方市| 安康市| 万全县| 瑞金市| 芒康县| 五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