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 基督教在唐朝的傳布
沒有說到唐朝基督教以前,先須說到唐朝的政治背景與宗教情形。從南北朝以來,經過了大約二百年(420—620)的紛紜擾攘與政治分裂,至此才告統(tǒng)一。唐高祖開創(chuàng)基業(yè)以后,有太宗的英明守成,規(guī)復了漢朝承平的舊觀,史稱為貞觀之治,發(fā)揮其偉大的政治力量,不但在治內方面臻于全盛,而且四夷賓服,滿、蒙、朝鮮、新疆、西藏、安南、北印諸地,盡隸版圖,國富民安,實為中國歷史上最光明的時代。又與中亞細亞的波斯、米索布達米以及印度等國,有水陸交通,往來貿易,東西各邦外人的來華觀光、朝貢、游學者,頗不乏人。由是西方宗教信徒,亦得挾其宗教經典,東漸宣傳,如火祆、摩尼、回回等教,在中國創(chuàng)立起不少寺宇,尤其是佛教徒,往來頻繁,為中國佛教最發(fā)達的時期。那末,在中亞細亞最活動的景教,乘此向東發(fā)展,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