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蘭雪茶

日鑄者,1越王鑄劍地也。茶味棱棱,2有金石之氣。歐陽永叔曰:3“兩浙之茶,日鑄第一。”王龜齡曰:4“龍山瑞草,5日鑄雪芽。”日鑄名起此。京師茶客,有茶則至,意不在雪芽也。6而雪芽利之,一如京茶式,7不敢獨異。三峨叔知松蘿焙法,8取瑞草試之,香撲冽。余曰:“瑞草固佳,漢武帝食露盤,9無補多欲;10日鑄茶藪,11‘牛雖瘠,僨于豚上’也。”12遂募歙人入日鑄。13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14一如松蘿。他泉瀹之,15香氣不出,煮禊泉,16投以小罐,則香太濃郁。雜入茉莉,17再三較量,用敞口瓷甌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滾湯沖瀉之,18色如竹籜方解,19綠粉初勻;又如山窗初曙,透紙黎光。取清妃白,20傾向素瓷,21真如百莖素蘭同雪濤并瀉也。雪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氣,余戲呼之“蘭雪”。四五年后,“蘭雪茶”一哄如市焉。越之好事者,不食松蘿,止食蘭雪。蘭雪則食,以松蘿而纂蘭雪者亦食,22蓋松蘿貶聲價,23俯就蘭雪,從俗也。乃近日徽歙間松蘿亦名蘭雪,向以松蘿名者,封面系換,則又奇矣。

【注釋】

1日鑄:嶺名,在紹興府東南五十五里。相傳春秋越國歐冶子鑄劍,采金銅于山下而得名。又名日注,以產茶著名。陸游有《游洞前巖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詩:“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詠之。

2棱棱:此狀味道濃烈、突出。

3歐陽永叔: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參知政事。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史學家、金石學家、詩文改革的領袖。引文見其《歸田錄》卷一。

4王龜齡: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樂清(今屬浙江省)人。孝宗朝,歷知饒、夔、湖、泉諸州,累官太子詹事,以龍圖閣學士致仕,卒謚文忠。著有《梅溪集》及續集。

5龍山瑞草:龍山,紹興府山。瑞草,茶名。《陶庵夢憶·露兄》:“瑞草、雪芽,素稱越絕。”

6意不在雪芽:并不在乎是否雪芽茶。

7一如京茶式:焙制、煎沏全仿京茶的樣式。

8三峨叔:作者的三叔張炳芳,號三峨,曾任內閣秘書。松蘿:茶名。產于安徽歙縣的松蘿山上。明許次舒《茶疏·產茶》:“若歙之松蘿,吳之虎丘,錢唐之龍井,香氣濃郁,并可雁行,與岕頡頏。”焙:微火烘烤。

9漢武帝食露盤:《三輔黃圖》卷三載:“《漢書》曰:‘建章有神明臺。’《廟記》曰:‘神明臺,武帝造,祭仙人處,上有承露盤,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10無補多欲:此謂產量少,無法滿足多欲的漢武帝的需求。

11茶藪:盛產茶之地。

12“牛雖瘠”二句:《左傳·昭公十三年》載:“牛雖瘠(瘦弱),僨(僵仆、倒覆)于豚(小豬)上,其畏不死(還怕不死)?”

13募:招募,雇。歙人:安徽歙縣人。以其地多產松蘿茶,故當地人多諳焙茶之法。

14扚(dí):引。

15瀹(yuè):浸漬,以湯煮物。此指烹茶。

16褉泉:斑竹庵井之水,名褉泉。詳見《陶庵夢憶》卷三《褉泉》及《陽和泉》兩章。

17茉莉:花名。花白色,芬香,夏季盛開。

18旋:剛。

19竹籜(tuò):竹皮,筍殼。

20取青妃(pèi)白:亦作“取青媲白”,以青匹配白。妃,配合、輔佐。

21傾向素瓷:倒入白色瓷器之中。

22纂:摻雜。

23聲價:聲名,價值。

【評品】

日鑄茶,又名日注茶、日鑄雪芽。產于紹興縣王化鄉日鑄嶺,為中國名茶之一。宋代以來列為貢品。歐陽修《歸田錄》:“草茶盛于兩浙,兩浙之品,日鑄第一。”宋楊彥令《楊公筆錄》云,會稽日鑄山“茶尤奇,所收絕少,其真芽長寸余,自有麝氣……”日鑄茶外形條索細緊,略鉤曲,形似鷹爪,銀毫顯露,滋味鮮醇,清香持久,湯色澄黃明亮,別有風韻。北宋詩人晏殊《烹日注茶》有詩云:“稽山新茗綠如煙,靜挈都籃煮惠泉。未向人間殺風景,更持醪醑醉花前。”專道該茶之醉人。

作者熟辨水味,精于茶道,詩文涉及此者近十篇。本文敘述其焙制蘭雪茶的經過。首敘越茶以“龍山瑞草,日鑄雪芽”名世。瑞草少而雪芽豐,于是作者雇人用松蘿茶的全套焙制方法,再雜以茉莉,沏褉泉水制成蘭雪茶。其中“雜入茉莉……同雪濤并瀉也”一段,點明該茶命名的原因,用“如……又如……真如……”一系列博喻形容該茶的色、質、味,極其生動形象,不僅傳焙茶的方法,而且狀品茶之神韻。非嗜茶成癖并精于茶道者不能道。最后,寫蘭雪茶聲名鵲起,身價百倍,松蘿茶為之貶值,不僅“俯就”,而且將松蘿改頭換面為蘭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沙河市| 台湾省| 松潘县| 米泉市| 莱州市| 屯门区| 淳安县| 彭山县| 克什克腾旗| 上犹县| 南汇区| 达日县| 武胜县| 皮山县| 柳州市| 慈溪市| 兴和县| 东明县| 仪陇县| 宁乡县| 罗山县| 安达市| 长治市| 开鲁县| 神农架林区| 平度市| 西藏| 蒙山县| 合水县| 亳州市| 深泽县| 金溪县| 九龙县| 东方市| 新邵县| 光山县| 凤庆县| 临沂市| 修武县|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