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6 六個引導故事發展的問題
定義
社交故事回答以“wh”開頭的問題:背景描寫(where),與時間相關的信息(when),相關的人(who),重要的提示(what), 基本的活動、行為或者說明(how),以及這些內容背后的原因和/或理論(why)。
討論
在寫社交故事的時候,需要關于特定話題(情景、互動、概念,或者技巧)的基本信息。當然,大量的細節信息也不可少!上面的六個以“wh”開頭的問題(何人、何事、何時、何地、為什么,以及怎么樣)就能起到框架的作用。接下來,就要考慮到那些“顯而易見”的細節。聽眾可能漏掉的啟示、概念有哪些?這往往也是對最后一個問題“為什么”的回答。雖然并不需要回答所有以“wh”開頭的問題,但是在寫作的時候,所有的這些都應該被看作故事的內容。
表面上看,參照這些以“wh”開頭的問題來描寫某個情景或者概念的基本特點看似簡單。但偶爾,這卻會是作者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尤其是最后那個“為什么”的問題。我早期為一名幼兒園學生寫的社交故事描寫的是學校里的排隊問題。我坐在那里想了很久,為什么要孩子們排隊站好,為什么排隊前進這么重要。我甚至感到些許絕望,假如我想不到這么做的理由,那么寫出來的故事怎么能支撐我要說的排隊這件事呢?放心,經過這么多年數千社交故事的寫作之后,我只有一次找不出要那么做的理由。這個故事是寫孩子的幼兒園日常活動。我無法為周三的幼兒園活動找到合理解釋:有八個大人出現,要去七個地方!我該寫什么呢?“有時候,大人會給孩子們設計過多的活動。這個沒關系。”實在是沒法心安理得地為學校的日程安排改動寫出什么東西。在回答以“wh”開頭的問題的過程中,我要保證故事符合每條標準,表義要準確,內容要真實,我無法寫一個“兜售”荒謬想法/計劃的故事,于是我最終放棄了這個話題。
一個故事能很好地回答若干以“wh”開頭的問題。比如,故事里一句簡單的開篇句,就能回答幾個以“wh”開頭的問題:我家(何人)今天(何時)打算去(何事)海邊(何地)。緊接下來的句子可以回答怎么去海邊:“我們會開車去海邊。”或者,接一句為什么安排這次旅行的解釋:“很多家庭在海邊玩得都很開心。”這樣,這個故事就簡簡單單地明確了誰參與了活動,在什么地方以及什么時候發生,發生了什么,如何發生的,以及為什么。雖然并不是每個問題都能在故事里得到回答,但是,它們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練習活動
標準6 練習活動:六個引導故事發展的問題
說明:閱讀故事“今天缺勤?沒關系”
哪些以“wh”開頭的問題在這個故事中得到了回答?
答案:這個故事回答了好幾個以“wh”開頭的問題。其中有:
·誰會缺勤?
·對于缺勤我父母說了什么?
·我什么時候要回學校?
·生病的孩子需要去什么地方?
·為什么學生有時候會缺勤?
·我怎么拿到老師布置的作業?
你的答案可能稍有不同。這個沒關系!正如早前提到的那樣,社交故事中的一個句子就可能回答好幾個問題。
結束語
感謝這些“wh”問題!它們能給死盯著電腦屏幕或者空白紙張的作者指出方向。當作者不知從何下手,不知如何開始寫故事,或者不知道要寫什么的時候,想想這些重要的“wh”問題,他們就可能從中得到啟示。這些問題,和下一個教程中要討論的七種句型一起,幫助我們構建社交故事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