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東漢:光芒被西漢和北宋蓋住了
河內太守曹褒救災舉措得當,中規中矩,然而事后卻有人說他救災不力,被免職。無獨有偶。《孔子家語》卷二:子路在蒲地作縣令,率民眾修渠防災,給民工每人發一簞飯一瓢水。孔子聞訊,立即派子貢去勸阻,責備說:“你既然知道民眾在挨餓,為何不向國君報告,請他來發放救濟呢?你這樣私自救濟,就彰顯國君沒有美德了,還不快停止,會獲罪的!”用現代話來說,你子路、曹褒搶領導的鏡頭了。孔子真有“遠見”啊!

牛車、馬車圖
1992年內蒙古鄂托克旗鳳凰山1號墓出土。在院門外,有牛車、馬車各一乘,從大門前經過。左側為一白牛牽引的黑輿車,車內坐兩人,均著淡黃色右衽衣,戴黑帽,帽側插翎,前面的一位懷內抱鞭,兩人似在交談。右側為一乘由棗紅馬牽引的黑輿、黑傘蓋軺車,御者黑衣,頭戴寬沿黑帽,手執鞭坐于車內。
公元25年六月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后人稱此為“東漢”。至220年被三國中的魏國取代,共傳13帝,歷時195年。公元95年是東漢建國70周年,歷經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章帝劉炟,至和帝劉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