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自序

作為一個并非專業學習歷史的學生,卻一直都對中國歷史情有獨鐘,慨嘆于它的博大與深邃。在研究的過程中,也查看了很多歷史資料,發現個人最喜歡的就是《資治通鑒》。

可惜司馬光老先生的畢生心血對于大部分當代非專業讀者來說卻過于艱澀難懂。全書時間跨度大、朝代多、典故廣、人物雜、思想錯綜復雜。所摘錄的很多疏奏艱深迂闊,哪怕是專業學生也不易理解,更使很多非專業學習的讀者不得不中途放棄此書,或選擇性地放棄全書中很多精華之處,想來甚為惋惜。

《資治通鑒》是中國歷史上和《史記》并稱的最偉大的歷史著作。如果從篇幅、政治核心思想和政治治理策略上來講,包括《史記》在內的其他“二十四史”正史都是不可望《資治通鑒》之項背的。

不過《資治通鑒》也有其自身的劣勢之處:第一,它過分、單一地從儒家正統,君王馭百官、治天下、理萬民的角度去摘錄事件和分析事件,有時會顯得過于片面和迂腐。第二,全書對于其他不同的思想派別、文化藝術、經濟管理等內容收錄得不夠完備。第三,司馬光是一個優秀的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但他還不是一流的哲學家,缺少哲學的思辨,并沒有形成連貫的思想體系。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成書于宋英宗、宋神宗當政時期。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司馬光開始提交第一部分文稿給宋英宗,深得英宗賞識,于是其直接撥給司馬光預算和人手,讓他繼續編纂此書,并把書名改為《歷代君臣事跡》。到了宋神宗時期,這部書被賜名為《資治通鑒》,意思是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后來,“資治通鑒”這個名稱被沿用并傳誦下來。

《資治通鑒》的篇幅巨大,卷軼浩繁,全書一共294卷,300多萬字。另外考得目錄各30卷,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也就是北宋成立之前。前后一共是1362年,全書分為16紀,分別是:周紀5卷、秦紀3卷、漢紀60卷、魏紀10卷、晉40卷、宋16卷,還有齊、梁、陳、隋,最多的唐81卷,還有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和后周。

《資治通鑒》是我們公認的中國古代最著名、最優秀的編年體通史,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這部書的取材廣泛,除了歷朝的正史,還包括野史等幾百種文獻,都具有非常強的邏輯性。司馬光在這部書里所闡述的各方面的思想幾乎都圍繞著儒家的正統思想展開,當然他也毫不避諱地指出歷代君王在政治上的得失,并且道出了選拔和使用人才的重要性。

司馬光作為一代文學大師,孤舟以為唐宋八大家沒有司馬光是絕對有失公允的。韓愈、柳宗元名正言順,蘇軾、王安石、歐陽修當之無愧,而蘇洵、蘇轍、曾鞏三人不應列于司馬光之前。以司馬光的文學、才能,以及他的詩歌,包括這一部《資治通鑒》,通過他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在兩宋時期,只怕僅在蘇軾、歐陽修之下,絕不會弱于唐宋八大家中的其他人。

此外,《資治通鑒》當中還引用了很多古人對于所發生的歷史事件的評價,非常有借鑒意義,所以《資治通鑒》是中國史學的一座豐碑。宋元時期,著名的史學家胡三省給了《資治通鑒》極高的評價,他說:“為人君而不知《通鑒》,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鑒》,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

《資治通鑒》一書著成后,中國歷朝歷代的開國君主,幾乎對這本書都崇拜有加。

我們從宋朝之后的開國君主說起,第一位就是元朝的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十分重視《資治通鑒》,請儒士幫他講解治國之道,設立蒙古的國子學,然后用蒙語翻譯《資治通鑒》作為教材在全國普及。孤舟以為,《資治通鑒》想要作為教材在全國普及,是不現實的,因為這部書能認真仔細閱讀,并細加品味的人絕不會多,但是其在蒙古貴族之中卻有崇高的地位,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到了明朝,開國君王朱元璋,亦推崇《資治通鑒》,他每天早上都要誦讀里面的內容。他要人們知道古代帝王之道,身體力行,通鑒原則。

到了清朝,清圣祖康熙皇帝尤其崇拜《資治通鑒》,他經常翻閱此書,并說它是基于“前代得失,甚有裨于治道”。

在清朝,除了康熙皇帝,還有一個人物也非常青睞《資治通鑒》,這個人就是曾國藩。有人認為曾國藩是儒家兩千年,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韓愈、朱熹、王陽明以降的最后一位圣人。曾國藩說“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于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稱為前古未有之書,梁啟超譽它為“天地一大文”。繼司馬光之后,后續史學家組織了無數多的人專門對它進行點評,也非常有效,非常有意義。

孤舟在本書中會跟大家一起仔細全面地品讀《資治通鑒》,同時也會補充一些必要的知識,以便大家理解。當然,我的品讀并不是最專業的,也不是最嚴謹的,但是我希望做到最大化的深入淺出。孤舟以為,只要有高中的文化基礎,再加上對中國歷史感興趣,都可以很容易地通過閱讀,來徹底了解《資治通鑒》的內容、思想和歷史脈絡。孤舟也會努力地從現代人的眼光及當今的視角看中國歷史給我們現代人帶來的經驗和教訓。

本書采用的是比較傳統的分類方式,并沒有完全采用《資治通鑒》的紀年體例。比如,《資治通鑒》前五卷是《周紀》,第六卷開始是《秦紀》。此時周朝已經滅亡,秦還未統一天下,戰國七雄都以王相稱,互相是平等的,在歷史上稱為戰國階段;到了第七卷中部以后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也就是公元前221年才正式進入秦朝階段。本書也采用通用的劃分方式,將前六卷,加上第七卷的上半部分合并為品讀《資治通鑒》:戰國風云。

本書雖飽含作者心血,但囿于能力和時間,如果內容有失偏頗和謬誤之處,還請讀者多多指正。

共勉。

一葉孤舟

2017年8月14日

品牌:華夏智庫
上架時間:2019-04-23 16:16:42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華夏智庫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闸北区| 华宁县| 南澳县| 彰武县| 乐陵市| 石阡县| 麦盖提县| 莱西市| 白山市| 晋城| 大埔区| 儋州市| 穆棱市| 江油市| 东乡| 五大连池市| 新和县| 望奎县| 潞西市| 剑阁县| 中牟县| 太仆寺旗| 柘荣县| 临城县| 湘西| 宜章县| 延边| 攀枝花市| 绍兴市| 米林县| 日土县| 乌兰浩特市| 乌拉特中旗| 九龙县| 冷水江市| 高尔夫| 颍上县| 深圳市| 惠安县| 苍溪县|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