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章 人活天地間

通行版本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古本合校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

古本注釋

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扎成的狗。

橐籥:口袋狀的鼓風器,風箱。讀tuóyuè。

屈:據《康熙字典》所載,為竭、盡之意。

數:計算。

古本釋義

天地不講仁愛,以萬物為草狗;圣人不講仁愛,以百姓為草狗。

天地之間,或許猶如風箱嗎?

虛空而不枯竭,愈是鼓動就愈發有風云涌出。

多多見聞、計算窮盡,不如守于其中。

真經解讀

上一章穿插了一段關于“道”的描述之后,本章又接著講天地與圣人之所為,以及老子對天地構造的理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在中國人傳統的世界觀里,天地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容器。天為被、地為席,人活在天地之間,與萬物和諧共生,自然而純粹。而本章一開頭,老子就直言不諱地講“天地不仁”,是何道理?“仁”即仁愛,“天地不仁”很明確地指出天地不講仁愛,或者說天地沒有仁愛。這樣的表述是冷峻的,但也是非常理性的。天地的確不講仁愛,因為它根本就沒有感情。像愛與不愛這樣的感情是人與動物所特有的,而“仁”與“不仁”這樣的說法更是人類所專屬的,所以佛家把人和動物叫做有情眾生。

有句唐詩——天若有情天亦老——就是指的這個意思。天如果有感情,也會像人一樣老去。但是天有老去嗎?沒有。所以天沒有感情。可見,天地是不可能講仁愛的,它只是允許一切自然地發生罷了。

那么天地的“不仁”是如何表現的呢?就是表現為“以萬物為芻狗”。芻狗是古代祭祀時用草扎成的草狗,它只是一件普通的祭品,祭祀過后便被丟棄了?!耙匀f物為芻狗”就是說:天地只是運用萬物來實現自然的運轉,并不會對哪一個特別優待,當萬物失去了功用,便只能自生自滅了。

同樣,以天地為效法對象的圣人也沒有或者說弱化了動物性的情感。他也是不講仁愛的,冷眼看世界,讓一切自然地發生。這里又體現了“無為”的境界,而這種脫離了普通人之情感的圣人,在常人眼里往往就顯得冷酷無情了。比如釋迦摩尼為了修道,放棄了王位,拋棄了妻兒。這種置臣民和家人于不顧的做法,對于普通人來說可能是難以接受的,但在釋迦摩尼的心中,這是為了超凡入圣而不得不為之事。

圣人效法天地,只是利用百姓來實現社會的運行,并不會對誰有偏愛之心。他也會對百姓的生老病死不加干預,任其自生自化。因此,人們若自己不努力,只想祈求天地的庇佑,只想依靠圣人來拯救,那只是無力的虛妄而已。

當然,這種“無情”與“不仁”更適用于圣人和統治者。一般來說,“凡人”們倒也不必要求自己如此嚴苛。因為大家皆是“有情眾生”,人生在世就是為了來體驗這無比美妙而又充滿震撼的人類情感的,要不然七仙女怎么會思凡呢?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屆,動而愈出。

老子緊接著進一步描述了天地的樣貌,好讓人們更容易理解天地無情之理。老子的比喻是很形象的:天地之間就像一個巨大的風箱,里面空空蕩蕩,但又不是什么都沒有。因為有空氣在不停地流動,所以天地之間一有鼓動,就會風起云涌、萬物生發。

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

人類生存于天地之間,頭頂藍天,腳踩大地。而天地不過就像個風箱一樣,并沒有那么復雜。既然如此,人們不停地搜集大量的見聞,并且殫精竭慮地想把世界計算到窮盡,還有意義嗎?對于科學家來說,似乎意義重大。但對于老子來說,就沒意義,因為老子已經把這個世界看透了。

在老子看來,與其這么瞎折騰,倒不如安靜地守候在這個“大風箱”之中逍遙自在的好。這就好比孫悟空被關進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與其上躥下跳、徒勞無功,還不如在里邊老實呆著。等時機到了,自然可以逃出生天,還能煉成火眼金睛呢!

本章評述

本章的三句話之間并非毫無關系,其實是貫通一氣的??偠灾褪歉嬖V人們:天地和圣人都是無情的,不要指望他們來關照你。天地之間,空空蕩蕩。別瞎折騰,安心活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昌市| 泰兴市| 托克逊县| 郓城县| 泾川县| 南和县| 门源| 古交市| 峨山| 米林县| 苗栗县| 达日县| 靖远县| 德昌县| 开远市| 陆河县| 依兰县| 嘉荫县| 西宁市| 舟山市| 沙湾县| 瓦房店市| 仲巴县| 汉源县| 济南市| 八宿县| 海林市| 巴中市| 新竹市| 本溪市| 沐川县| 屯留县| 佛冈县| 建阳市| 麻栗坡县| 正蓝旗| 临汾市| 南靖县| 盐边县| 大化| 安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