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笑了99次
- (英)彼得·凱弗(Peter Cave)
- 799字
- 2020-05-13 17:25:56
第一章 倫理觀:我們該做什么
沒有倫理觀的人,是在世上游蕩的野獸。
——阿爾貝·加繆
我們經常被告知我們該做什么或者不該做什么。我們受到倫理、道德和責任感的約束。在這種約束之下,我們常遇到的困惑是一種兩難困境,看看下面這幾個故事:“你逃跑對熊公平嗎”“應該拔掉小提琴家的管子嗎”“劊子手的工作”。這些難題也揭示了道德是如何滲透在法律、政治權利甚至行為理解當中的。歸根結底,是什么使得某種行為成為我們實際的行為和計劃中的行為?或者說,我們是從何時開始形成動機并實施行為的?
隱藏在這些難題背后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曾依照道德行事?我們是否應該依照道德行事?以及,現實中是否存在任何真正的道德?我們是否應該關心他人—無家可歸的人,甚至可憐的動物—的困境,或者關心自己和我們摯愛的家人、朋友?當我們試著處理上帝和信仰問題,以及處理我們與國家、政府和法律這些更加世俗的關系時,這些問題也隨之而來,并且源源不斷。
倫理道德是人類特有的關注對象。誰都不會認真思考“豬、孔雀和豪豬能否意識到道德要求做的事不等于它們自己想做的事”這一問題。相較于自然界,人類世界的內容要豐富得多。人類可以做數學、自然科學和歷史研究,還可以追求真理。人類還有藝術和哲學思想,當然,還有倫理學。
道德問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寬泛得多。它使我們超越了簡單原始的誡命,例如:不殺人、不被奴役和不妄語。其實,這些誡命都值得思考和仔細鑒別。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倫理學在最大限度提高人類福祉和尊重一個人不被使用的權利這兩件事上產生了沖突。此外,對于倫理的思考還使我們意識到:人類的繁榮需要優雅的格調,也需要同情和移情的態度,并督促我們關注對待其他生物的態度,比如如何對待上述的豬、孔雀和豪豬。在倫理學的探討中,我們嘗試去了解更多的東西,而不僅僅是權利。
作為人類,我們不能輕易地對他人閉眼無視,不能不關心自己如何影響他人。作為人類,我們不該閉眼無視自己,還有其他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