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八年離亂
- 陸游:鐵馬冰河入夢來
- 靳國君
- 3094字
- 2020-03-18 11:48:24
一一二五年,十一月。淮河上游,草木搖落,白露為霜,已是深秋時節(jié)。
生于暴風雨
十一日晨,陸宰走出客船中艙,放目四野,天高云淡,遠山起伏,大雁南飛,水畔人家錯落,炊煙裊裊。
夫人方才對他說,昨夜精神恍惚,忽聞叩門聲,她循聲問道何人?來者曰“秦少游”。陸夫人唐氏,乃江陵名門望族之女,北宋三朝名臣唐介之孫,自幼熟讀詩文。她早聞詩人、詞家秦少游大名,便開門相迎。只見秦少游身邊有一男童,肩挑書箱,身背長劍,神采不凡。不待唐氏開言,秦少游說聲“孺子可教”,便飄然而去。男童放下肩挑,跪地向唐氏稽首三拜,過門而入……唐氏正欲問其名,卻聽幾聲雁叫,睜眼醒來,卻是一夢。望船窗外,月光如水,波紋粼粼,山影朦朧。陸宰聽過,微微一笑,說道:“晝有所思,夜有所夢,心境使然。”
河水波浪翻滾,濺起層層浪花,浮光躍金,水氣清涼。遠近幾群水鴨上下翻飛,掠水捕食。
輕拂的晨風,撩動陸宰的長衫。他想,夫人已近產(chǎn)期,但愿挨過船上這幾天。
十二日,天氣陰晦,烏云飄在遠方山頂,緩緩移動。到黃昏,竟點點滴滴下起小雨。頃刻,天氣驟變,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天昏地暗,船趕緊泊岸。浪卷暴雨,沖船撞岸,激起浪頭飛空,翻卷飛落,前浪未息,后浪驟至,勢如排山,嘩嘩的水聲、轟隆隆的雷聲驚天動地。此時,夫人出現(xiàn)臨產(chǎn)征兆。至天明,風雨漸弱,船內(nèi)居室響起了嬰兒的哭聲。陸游誕生了。
仆婦向陸宰報喜,說這小官人一雙大眼睛,有靈氣,要起個好名字才是。陸宰點頭說道:“當然,當然?!彼氲阶蛉辗蛉艘箟羟厣儆危儆问瞧渥郑赜^是其名,便對夫人說道:“此子名游,字為務(wù)觀,如何?”夫人說道:“兒名陸游,名有三點水。水者,地之血脈,可也?!标懺渍f道:“名者,稱謂而已。解字論名,卜者百卜百解,無可取哉!夫人意,地為國之基,民為國之本,是望子為民為國,善!”
幾天后,船起錨,奔向汴京(今河南省開封)。船內(nèi)不時掠過山影,夫人神情黯然,輕聲慢吟道:“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标懺茁牭椒蛉艘髡b秦觀《望海潮》中名句,說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世道大變,非可左右,隨遇而安吧?!?
“亂離人不如太平犬”
這一年,金國聯(lián)合宋朝滅掉遼國,轉(zhuǎn)身即撕毀盟約,興兵攻宋,戰(zhàn)云漫天。
陸游的父親陸宰,剛被免去淮南地方糧餉水陸轉(zhuǎn)運使之職,他是攜家眷奉旨進京。此行不知是福是禍,陸宰心懷疑慮,他把家眷安排在滎陽暫住。到京后,朝廷念其耿忠、廉能,任他為京西路轉(zhuǎn)運副使。在戰(zhàn)時,這是十分重要的職務(wù),是前線命運之所系的后勤,負責糧餉的轉(zhuǎn)運和供應。
次年,金兵揮師南下,戰(zhàn)火迫近京城,朝中一片驚恐。只因皇帝以“主和”為名,行稱臣納貢、屈辱投降之實,朝中部分文臣武將順應圣意,放棄有利戰(zhàn)機,力主“求和”。陸宰主張衛(wèi)國抗戰(zhàn),又執(zhí)掌京西路后勤保障大權(quán),是一大障礙,被“主和”派御史徐秉哲羅織罪名,彈劾罷官,他不得不舉家南歸。時令正是深冬,大雪下個不停。離開汴京,漸行漸遠,陸宰回首,雪霧迷茫,汴京亦不可見,他對夫人說道:“不知何日再來汴京。”夫人眼望陸宰,說道:“再來有日?!标懺组L嘆一聲:說道:“怕是不可再來……”陸宰語多悵惘。一路走來,一家人在嚴寒中瑟縮,唐氏整天把兩歲的陸游抱在懷里,以體溫為其取暖。
不久,一一二七年,金兵趁宋棄戰(zhàn)求和,搶渡黃河,攻陷汴京,燒殺擄搶,掠走宮中的金銀、玉器、寶物,搬走國庫的全部存儲,擄走徽、欽二帝和皇族宗室、內(nèi)侍四百五十多人,還有朝中大臣和各業(yè)能工巧匠兩千多人,偌大的汴梁城被洗劫一空,煙火沖天,幾日不滅。
陸宰聽聞,對家人說道:“這汴京,有外城、內(nèi)城、皇城,是三重城池,人口一百多萬,繁華無比。從皇城到內(nèi)城,有高官豪宅;從內(nèi)城到外城,有各業(yè)大作坊,早市、晚市、夜市;從歌樓到酒館,有南戲、曲藝、雜耍。城內(nèi)外應有盡有,是萬國中第一大都市,看張擇端畫作《清明上河圖》,可窺其繁華之盛。而今,可憐一炬,化為廢都!”后來,又聽說徽、欽二帝和皇室貴戚等,被押往北國絕塞苦寒之地“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陸宰哀痛不已,不思茶飯。
人民紛紛逃亡,豪門大戶、平頭百姓、傷殘士卒各色人等,匯成逃亡人流,哭天號地,或被追殺,或餓死道旁。陸宰全家從滎陽到祖居之地壽春。戰(zhàn)火逼近,全家拜祭祖墓后,又在壽春投入逃難的人流。陸宰原有意在壽春終老,而今已無可能。念及故土魚稻之美,悵然不已。身在難民中,人命危淺,不知歸路。目睹慘狀,陸宰自嘆,這真是“亂離人不如太平犬”!
避難東陽山
渡黃河,走汴水,過淮河,到長江。
一路上,風餐露宿,饑寒交迫。有時,他們躲進蘆葦蕩,常常能聽到金兵的人喊馬嘶之聲。躲躲藏藏,走走停停,陸游在母親的懷抱中,終于輾轉(zhuǎn)逃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農(nóng)村舊宅。
時局混亂,壞消息不斷傳來,附近盜賊充斥,陸宰謀劃避之遠行,對家人說:“小亂居城,中亂居鄉(xiāng),大亂居山。”友人介紹說,東陽(今浙江省金華)山中義軍首領(lǐng)陳彥聲有俠氣,識文知武,其義可依,其勇可恃。陸宰曰:“東陽人自古剛勇,尚武,可往之。”友人受托去東陽,陳彥聲說:“早聞陸宰之名,心慕之,久懷敬意,陸公來東陽山,是我意外之幸?!标悘┞曇环瑴蕚?,一天帶十幾人,越百里來迎。
陸宰一家到山上,住處與用物一應俱全。陸宰見義軍秩序井然,紀律嚴明。義軍建寨修堡,在山中坡地種糧種菜,厲兵秣馬,嚴陣以待,陸宰言道:“是豪杰士,真可托生死者也?!鄙顝拇税捕ㄏ聛怼_@段離亂歲月,深深刻在陸游的心中。后來他寫的《三山杜門作歌》,曾憶及逃難之險:
我生學步逢喪亂,家在中原厭奔竄。
淮邊夜聞賊馬嘶,逃去不待雞號旦。
金華何來義軍?原來自金兵攻占中原,宋朝軍民同仇敵愾,淪陷區(qū)和江浙、川陜地區(qū)人民揭竿而起,風起云涌,組成抗戰(zhàn)義軍。史載,幾支大隊義軍,最多時總數(shù)有二百萬之眾。淪陷區(qū)抗戰(zhàn)義軍,各自為戰(zhàn),攻擊敵后,時有攻城略地之舉。前線義軍則與官軍相呼應,配合作戰(zhàn)。金兵從開戰(zhàn)起,總是遭遇強烈的阻擊,兩方攻守,高低起伏,進退相間,時有反復。只因高宗為?;饰?,怕迎回徽、欽二帝,與秦檜聯(lián)手,排斥打擊抗戰(zhàn)派,幾次放棄直搗黃龍之機,拱手讓敵,毀成功于一旦??箲?zhàn)將領(lǐng)和義軍不甘心裂地而治,枕戈待旦,伺機而動。淮水以南,一些山區(qū)也出現(xiàn)了一股又一股義軍,陳彥聲義軍就是其中一支。
山上,早有幾戶人家投奔而來?!澳嗳死睢眱赡昵熬蛿y家眷來到山上。他祖?zhèn)鲗W鲆淮缍缒嗳?,惟妙惟肖,在他北方家鄉(xiāng)一帶很有名氣。在山上,他帶兩個大兒和義軍士兵燒窯制磚,七八歲的幼兒和其他孩子,整天結(jié)伙在山上玩耍。陸游從父讀書,幾家孩子也來求學,陸宰善待之。課畢,陸游和幾個孩子常去看義軍練劍。后陳彥聲命人為陸游等每人特制一把輕劍,陸游如獲至寶。他天天閑時去學劍,睡前置于床頭。
一晃兩年過去,人們見陸游小小年紀,練劍不輟,舞起劍來虎虎生威,劍光閃閃。問他道:“練劍何為?”陸游舉劍答道:“劍指中原,還我河山!”問話人高興地說:“好也,豎子可為文臣武將矣?!?
一一三三年,陸游九歲時,在戰(zhàn)火中磨煉成長的抗戰(zhàn)將領(lǐng)吳玠、吳璘、韓世忠、岳飛等以及各地抗金的民間武裝,此呼彼應,先后大敗金兵,抗戰(zhàn)形勢好轉(zhuǎn),陸宰和陳彥聲商量回山陰。陳彥聲殷切挽留,對陸宰說道:“陸公,我?guī)熞?。所學甚多,沒齒不忘。我心望公長住,是我生之幸?!标懺准氄f故土難離,久必還鄉(xiāng),他寫詩留贈:“前身疑是此山僧,猿鶴相逢亦有情。珍重山頭風與月,百年常記東陽名?!?
陳彥聲和陸宰別情依依,幾個小伙伴也難分難舍?!澳嗳死睢彼完懹蝺蓚€泥塑,寸人豆馬,手執(zhí)長劍,英姿颯爽,陸游謝過。陸宰離山之日,陳彥聲帶一眾人等出山餞別,泣下沾襟。他手撫陸游頭頂,說道:“國有難,英雄出,豎子可待也?!彼€派幾名侍衛(wèi),一直送陸宰家人重歸山陰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