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的邏輯
- (美)埃利澤·斯滕伯格
- 1238字
- 2020-04-14 10:46:39
我們為什么會忘記買一加侖牛奶?
一個星期二的傍晚,我正準備收拾東西回家,這時妻子打來電話,要我在回家路上買一加侖牛奶。“沒問題,”我在走進電梯之際提醒了自己一句。接著我來到停車場,坐進車里,調節反光鏡,插進鑰匙點火;這時,我又提醒了自己一句。我和往常一樣開車回家,走的也是平常的路線。直到我開到家里,走向大門,我才忽然意識到牛奶忘買了……又忘了。但是我并不在意,一是因為我的妻子通情達理,再就是我掌握了堅實的神經生物學證據,可以為自己的健忘找到一個很好的借口。
為了描述我們在腦中儲存和提取信息的方式,研究者提出了好幾對概念。其中的一對是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和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程序性記憶是如何做某事的記憶,比如怎么騎車、怎么打結、怎么在鍵盤上打字,或者怎么駕駛汽車。我們對某個程序練習得越久,這種記憶就越是牢固。相比之下,情節記憶則是關于個人情況的記憶,比如過去的經歷和感受、去過的地方、想過的念頭——包括在下班路上去買一加侖牛奶的念頭。我們能夠記住生活中發生過的事件,靠的就是這種記憶。
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記憶不僅儲存著不同的信息,而且還發源于腦中的不同區域。情節記憶儲存在海馬,它位于腦的深處,與顳葉比鄰。它往往在非習慣行為中激活,在習慣行為中沉默,就像我們在小鼠走十字迷宮的實驗中看到的那樣。程序性記憶則源于外側紋狀體,而外側紋狀體正是產生習慣的那個區域,這一點絕不是偶然。
向一只沒有受過訓練的小鼠的海馬發放電流,使它暫時關閉,這只小鼠就會在迷宮中完全迷失。它會不記得自己身在何處,要去哪里,又為什么給人放在了這個迷宮里。因為海馬失靈,它無法回想起這些信息,結果只能在迷宮里漫無目的地亂跑。然而,如果在小鼠訓練成功之后再關閉它的海馬,它就會像以前那樣先直行再左轉,因為這時是外側紋狀體在支配它的習慣。海馬并不參與習慣行為,即使關閉也不會影響小鼠自動找到目標。
可是,這一切又和我忘記購買那一加侖牛奶有什么關系呢?再想想那位心不在焉的司機吧,他在到達工作單位時,并不記得自己是怎么開車到那里的。這是因為他全靠習慣在開車。而形成習慣只有一條途徑,那就是提取并儲存程序性記憶。他之所以不記得開車上班的細節,是因為人如果用習慣系統完成一項活動,這項活動是不會以情節記憶的形式在海馬中留下記錄的;如果我們生活中的某個片段沒有得到情節記憶的記錄,我們就無法回憶起和它有關的圖像(比如那些廣告牌)、聲音和感受。它只會默默地強化某個程序性習慣,除此不留下任何痕跡。
習慣不僅無法記錄信息、將其轉化為情節記憶,它也無法從情節記憶中提取信息。因為它根本接觸不到情節記憶。這就是我在腦海深處裝著妻子的吩咐開車回家時所遇到的麻煩。當時我正在放空,在程序性記憶的引導下開車回家。我和情節記憶中斷了聯系,因而提取不出需要記得的重要事項。我的習慣系統對一加侖牛奶一無所知,一旦任它接管了駕車活動,我就很難再想起那個采購任務了。這樣看來,我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責任,因為回想起來,當時我多半還是可以努力擺脫習慣操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