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干預指南
- 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分會
- 1504字
- 2020-02-20 18:22:42
二 實用心理網絡在線咨詢文字表達技術
心理網絡在線咨詢具有信息量豐富、保密性強等諸多優點,文字表達技術是關鍵。
(一)心理咨詢文字參與性技術
指通過文字,咨詢師針對求助者的問題,啟發、引導求助者進行自我探索和實踐,最終實現咨詢目標,促進求助者成長與發展的技術。
1.尊重、鼓勵
從文字的語氣體現尊重求助者,比如用尊稱“您”。
鼓勵求助者持續文字表達,比如“您講得很好,請您描述一下其他……”“還有嗎”等。
使求助者在寬松和信任的情況下用文字表達自己的煩惱。不要有偏見,不做價值評價。
2.提前設置好開放式詢問與封閉式詢問的文字模式
(1)開放式詢問通常使用“什么”“如何”“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詞來發問,讓求助者就有關問題、思想、情感給予詳細的說明。
(2)封閉式詢問通常使用“是不是”“對不對”“要不要”“有沒有”等詞,而回答也是“是”“否”類的簡單答案。
3.內容及時反應,問題具體明確
指咨詢師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談、思想加以綜合整理,再反饋給求助者。如“控制疫情的工作很重,您確實很疲憊,宣泄也很正常”等。咨詢師需協助和引導求助者清楚準確地表述他們的觀點、所體驗的情感以及所經歷的事件,使談話話題指向具體的事實和細節,使雙方討論的問題更加清晰、準確。
4.盡量避免的文字和提問方式
暗示性文字:“您不認為……”“您可以……”“您不可以……”假設性文字:“但您已經……”“但您還沒有……”“您真的不想……”
攻擊性文字:“您為什么要告訴我這個?”“您到底想說什么……”“這有用嗎?”
(二)心理咨詢文字影響性技術
指通過文字,由咨詢師來影響求助者,對求助者實施干預,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咨詢目標實現的技術。特別提示,在實施心理咨詢過程中,使用的文字要適合求助者的接受理解能力。
1.面質
面質指的是在求助者理想與現實、前后文字/咨詢意見等不一致時,咨詢師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需要注意的是面質具有一定的威脅性,所以要選擇適當的文字用詞。
在運用面質技術時避免咨詢師運用面質進行個人攻擊,咨詢關系沒建立好應避免面質,不得不使用時,可以考慮應用嘗試性的面質。例如:“我不知是否誤會了您的意思?”“您似乎……”“不知我這樣說對不對?”
2.解釋與指導
文字解釋與指導比較省事,關鍵是指導要配合一定的解釋。
(1)要有各種情況的文字準備。
(2)文字要懂得靈活運用。
(3)不可強加給求助者。
(4)建立信任后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或以某種方式行動,引導當事人的行為或觀念的變化。
指導是影響力最為明顯的一種技巧。
3.自我暴露與情感表達
咨詢師可以將自己的情緒、情感活動狀況經驗與求助者共享。這樣可以體現對求助者設身處地的反應,同時也可達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促進求助者的自我表達。
4.整理會談結果,加深印象
咨詢師將自己所敘述的主題、意見等組織整理后,以簡明的形式表達出來。也可以讓求助者來進行,咨詢師在此基礎上做概述或修正。這是決策心理活動中可能產生的一種心理因素和保護性反應。而其反應的結果可能是適應的,稱之為積極的應激;反應也可能是適應不良的,這就是消極的應激。比如對疫情事件的想法(已經到了最危機時刻、有關部門能不能處理等)、情緒上的改變(焦慮、憂郁、憤怒、害怕等)、生理上的反應(心跳、呼吸、腸胃分泌等)與行為上的應對(尋求資源、宣泄、逃避等)等,這些都可以稱之為應激反應。適量的應激有著正面的效應,只是應激太大時才對人的身心、行為等有不良影響,構成心理危機。實際上由于新冠肺炎的高度傳染性以及沒有特效藥物造成疾病的惡化甚至死亡,其突發性、震撼性,可引起明顯的心理情緒。無論是心理素質多么好的人,都會感到一絲警覺和恐懼,這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