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基因編輯嬰兒:小丑與歷史(巡山報告1)作者名: 王立銘本章字數: 1968字更新時間: 2020-02-14 18:37:47
三
在科學的考量之上,我還有更深層次的擔憂。那就是,對人類這個物種未來命運的擔憂。把基因編輯技術從治療推動到預防,大大延伸了這項技術的適用范圍。由此產生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就是: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邊界在哪里?仔細想想,你會發現這條邊界非常難以人為劃定。
如果編輯CCR5基因治療艾滋病很合理,那提前修改CCR5基因保護自己難道不是人之常情嗎?既然如此,一個普通人也希望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得艾滋病,難道有錯嗎?
再推演一步,如果一個人因為自己的一個基因變異,會提高1%的某種疾病的風險,他要求做基因編輯降低風險合不合理呢?如果合理的話,那有萬分之一的風險能不能做基因編輯呢?百萬分之一呢?如果不合理的話,那到底存在多大的風險,我們才覺得應該允許做基因編輯呢?
更要命的是,一旦“治療”和“預防”的邊界被打開,“預防”到“改善”的窗戶紙更是一捅就破!如果一個人想要他(她)的孩子獲得更多的肌肉,更高的個子,想要金發、雙眼皮、高鼻梁怎么辦呢?更有甚者,如果他(她)想要的孩子具有高智商和強大的語言能力、分析能力、領導氣質呢?
如果剛才你還沒覺得擔憂,現在應該嗅到了巨大的危險吧。
當然,必須得承認,今天我們對于人類基因的理解仍非常粗淺,對于我們關注的絕大多數人類特性——從身高到智商,從性格到道德觀念——我們還并不知道到底是哪些具體的基因差異帶來了人和人之間的不同。在今天就算有個瘋子科學家想要通過基因編輯制造“完美”人類,他也做不到。
但是伴隨著基因科學的進步,這些問題或早或晚都是會得到解答的。實際上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人類通過著名的雙生子研究(twin study),已經陸續證明了許許多多人類特性都受到基因差異的強烈影響。
人的身高,可能80%由遺傳因素決定。反映人類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和記憶力的智商,70%~80%是由基因差異決定
;甚至,一個人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是更友善還是富有攻擊性,是更傾向于保守主義還是自由主義,最大的單一影響因素,都是基因差異
;在近幾年發表的兩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甚至發現,一個英國公民究竟投票給保守黨還是工黨,基因貢獻了57%的影響因素
;而一個男性在婚姻中是不是會出軌,63%是由基因決定
!
我們難以想象,當我們越來越清楚地知道這些人類特性究竟是由哪些特定的基因差異所影響之后,基因編輯技術是不是就會天然地找到它的應用場景?到那個時候,基因編輯技術的推廣是不是會把人類帶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基因編輯會不會破壞人類基因庫的多樣性?基因編輯會不會讓人類變得千篇一律,毫無特色?
最重要的是,基因編輯會不會塑造永恒的不平等?當然了,人類社會已經充滿了各種資源和能力的不平等。我們自然也沒有天真到認為這些不平等會一夜之間消失。但是這一切至少是有可塑性的。家境貧寒的孩子努力讀書工作也仍然可以出人頭地,優越的家庭條件也有“富不過三代”的永恒困擾。
但是,如果有了基因編輯技術的介入,一切就有可能不一樣了。
如果一部分人的孩子早早接受了基因編輯技術的“改善”,他們就可以從外貌到智力各方面都占據競爭優勢。要命的是,這些優勢還是寫進基因組里,可以遺傳的,那么,其他的孩子可能就永無翻身之日了!難道基因編輯這項從誕生之日起就伴隨著鮮花和掌聲的新技術,勾畫的是一條通向黑暗地獄的道路?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的是,人類對自身和對世界的認識與改造,也許會凝滯,但是似乎從未被逆轉。在我看來,強大的基因編輯技術進入人類世界,幫助我們戰勝病痛,甚至是讓我們自己更健康,可能都是無法阻擋的歷史潮流。那是不是我們也可以推想,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實現階層固化,塑造人類世界永恒的差異化和不平等,也將可能是無法阻擋的歷史潮流呢?
作家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在1931年出版的名著《美麗新世界》中曾經幻想過這么一種階層永久固化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通過藥物和教育,人類被永久性地塑造成五種階層當中的一員,然后一生服務于固定的使命。
我最喜歡的科幻作家劉慈欣,曾經在2005年發表了一篇短篇科幻小說,名為《贍養人類》。在這篇小說中,大劉假設了一種移植知識和提高智慧的技術,它徹底限制了階層之間的流動,塑造了窮人和富人之間永恒的階層差異。
請允許我引用幾段小說里的原文:
“完成超等教育的人的智力比普通人高出一個層次,他們與未接受超等教育的人之間的智力差異,就像后者與狗之間的差異一樣大。同樣的差異還表現在許多其他方面,比如藝術感受能力等。于是……于是,一件事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你是個聰明人,應該能想到。”
“富人和窮人已經不是同一個……同一個……”
“富人和窮人已經不是同一個物種了,就像窮人和狗不是同一個物種一樣,窮人不再是人了。”
十幾年過去了,大劉幻想的那種智慧固化器還沒有出現。但是基因編輯技術的出現,以及這位瘋子科學家賀建奎的膽大妄為之舉,同樣將人類歷史帶到了歷史和科幻的分界線上。
面對可能交織光明和黑暗的未來,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思考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