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第一招:調節情緒,改善心態

鐘南山院士在2018年10月24日做過一場以慢性疾病患者情緒調節為主題的講座。講座中,鐘南山院士提到,樂觀的情緒不僅使人生活得更積極,還能有效增強免疫力;相反,悶悶不樂、抑郁不振會使人在面對疾病時免疫力“潰不成軍”。由此可見,人體免疫力的強弱與人的情緒和心理壓力的大小有很大的關系。這個理論,對于本次疫情仍然適用。以下,具體介紹有關情緒調節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在戰略上,也就是在心理上做好自我調節,不要害怕自己出現某種不良的心理反應。不難理解,任何情緒,哪怕是不良情緒,它們的產生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一種善意的提醒,如同身體的不適其實是在告訴我們需要休息了一樣。從心理學發展來看,人的焦慮、恐懼等情緒在這場疫情面前對于人的自身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焦慮讓我們保持精神適度緊張,做到居安思危,對疫情有足夠的重視;恐懼讓我們對科學知識心存敬畏,努力學習應對疫情的防護方法,避免接觸某些危險事物或情境,防止被傳染;抑郁讓我們保持高度的內省力和移情能力,增強對自我的覺察;疑病和強迫行為讓我們養成有利于預防疾病的生活習慣;而睡眠障礙通常是持續不良情緒的結果,若情緒狀態得以調節,睡眠問題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其次從戰術上,可以嘗試用以下情緒編碼的方式來緩解自身的不良心理反應。

(1)識別:識別自己是否出現了某種情緒,理性地對待它,而不是阻抗。情緒波動是一種自然現象,是生命正常運轉的表現,情緒在合理范圍內波動都屬于正常反應。即便沒有疫情,正常人也會有情緒波動,甚至我們在睡夢中也能感知到自己的情緒波動。而面對疫情,我們可能會產生一些諸如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情緒,甚至有胸悶、心慌、失眠等生理不適現象,這些都屬于急性應激反應,是一個正常人的正常反應,也是對我們自身的保護,所以不用過度擔憂。

(2)接納:接納自己的情緒狀態并且堅定信心,如同“天天開心”是一種理想的狀態,是一種美好的愿望,不能成為現實中對自己的“絕對化要求”。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苛求完美往往意味著更多的失落和痛苦。而對于不良的情緒狀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接納它,但不能縱容。只要我們精神不垮,意志不滅,堅定信心,是有能力去戰勝病毒的。

(3)表達:嘗試去表達自己的情緒。當不良情緒一旦被命名和表達,它對我們的殺傷力會降低很多。例如,當我們每天看到確診數據,心情便很可能變得壓抑,時刻擔心自己會被感染時,不妨以合理的方式把壓抑的情緒傾訴和表達出來,以減輕或消除心理壓力,穩定情緒。比如,可以給親人朋友打打電話、寫寫日記,甚至可以大哭一場。

(4)轉移:轉移注意力,做一些平時喜歡做的事情,如與家人一起看一部溫馨的電影或者烹飪美食,看一本好書或者是聽音樂等,合理釋放自己的情緒。

(5)轉介:若自我調節失效,不良的心理反應較為嚴重時,可以通過正規渠道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钟山县| 东台市| 姜堰市| 内乡县| 林西县| 恩施市| 彩票| 桐庐县| 增城市| 蓝田县| 利津县| 宽城| 鲜城| 枣强县| 乳山市| 高台县| 濉溪县| 武隆县| 巴中市| 公安县| 通山县| 瑞昌市| 修水县| 元谋县| 宾阳县| 大田县| 普陀区| 若羌县| 东源县| 凤台县| 桓仁| 雷州市| 平谷区| 东方市| 宜君县| 沅江市| 谷城县| 兰溪市| 大田县| 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