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互聯網時代文化產業商業模式
- 陳少峰 黃向軍
- 2654字
- 2020-04-03 12:51:45
三、娛樂無邊界
對于互聯網上的文化產業的發展總特征,筆者于2002年就總結為:娛樂無邊界。移動智能手機技術的不斷成熟,讓隨時隨地娛樂成為可能。移動互聯網娛樂無邊界是主流的娛樂形態。
1.“互聯網+”對生活方式的挑戰
娛樂無邊界是主流娛樂生活的形態,特別是80后、90后的主流娛樂的生活形態。它最大的特點是娛樂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地娛樂。隨時隨地娛樂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諸如低著頭玩手機,或者是一邊開車一邊發信息,或者是一邊聽音樂一邊玩游戲。消費者不用到具體的某個時間段或空間去娛樂。
(1)娛樂無邊界的影響
數字技術促進了娛樂便利化的趨勢,人們要娛樂很方便,不像以前很困難;同時,娛樂化的生活方式成為驅動文化科技產業發展的一種新的動力。一種大眾化的新的娛樂形態及其生活方式的出現,可以為某個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使其在短時間內成為大型企業,甚至是爆發式增長的企業,比如Facebook或者是“憤怒的小鳥”。
娛樂無邊界的影響可分為兩類:首先,關在家里的人也會變得很娛樂,不走出門也可以娛樂,今后的“宅人”可能會越來越多;其次,娛樂的內容有可能就放在一個終端上面,不管是看電影、玩游戲還是讀書,僅僅需要一個互動的、全方位的娛樂終端就行了,隨時打開就可以玩。這樣一來,娛樂無邊界的生活方式,讓“王者通吃”型企業出現的可能性增加,誰做得好就會成為非常巨大的企業,其他的企業只能跟在他后面作為一個小小的補充。企業的發展會出現兩極分化:大的企業越來越大,小的企業只能面臨著各種成長的瓶頸而艱難求存。
(2)生活方式再造
青少年是無邊界娛樂的主體,他們已經把無邊界娛樂形態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發展狀態,對傳統家庭文化而言,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教育和家庭文化建設的影響是多維度的。
首先,家庭文化面臨挑戰,特別是當青少年成為主流的文化消費者時,這種挑戰更加突顯。青少年文化娛樂注重時尚性、互動性、體驗性和參與性。青少年沉迷于網絡的文化消費無疑需要引導,但引導的方法需要科學研究。
其次,少兒教育和娛樂已經成為巨大的產業,而且這種產業還在快速增長當中。當前該產業以應試教育的輔導及其相關產品的開發為主,市面上還缺乏塑造品格、提升文化精神的課程及相關產品。同時,家長教育是個嶄新的領域,也具有一定的產業價值。
最后,以提高知識技能為基本產品形態的培訓產業,將持續快速發展,并且具有娛樂化、游戲化的發展趨勢。如同早年練習鍵盤指法的入門游戲大為風行一般,培訓業的培訓過程也將越來越強化其娛樂形態。
這種情況的形成,其根本原因在于科學技術帶來的變革。人們要生活,還要成長,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技術的革新,它正在全面升級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變革人類的生活文化、轉型人類的生活模式。滿足人們成長的傳統產業,也將在新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2.泛娛樂全產業鏈的價值無邊界
泛娛樂將成為互聯網之王。一切互聯網信息之中最有力量的是打動人心的信息,而最能打動大眾的是和時尚娛樂、大眾藝術相關的信息,這就是最具有經濟價值的互聯網時代的文化產業。
(1)移動終端即無邊界平臺
移動終端融門戶和平臺為一體。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我們手里的移動終端在商家的眼里都是平臺,手機是平臺的組成部分。我們現在看到移動互聯網跟互聯網正在一體化,移動終端又變成了入口,互聯網的門戶和平臺是競合關系,移動互聯網平臺實際上既是門戶網也是社交網,它是以平臺為主的媒介。
移動互聯網復制、延伸、變革傳統因特網,網上有海量的內容,所以想要在網上立足,第一要求就是規模化,如果不能規模化,那么就要專業化。
(2)泛娛樂全產業鏈的收益無邊界
互聯網上傳播的信息,如果具有文化性的“創新、創意、創造”特性,就特別容易傳播。互聯網信息的傳播本身就是文化活動,所以,相比隨意的信息轉載,更專業化的新媒體、自媒體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應用,成為文化活動平臺。
傳統行業邊際效益是下降的,而在無邊界的互聯網里則沒有這種限制,數字文化產業可以構建真正低成本的商業模式。既然娛樂是天性,既然文化是滿足精神娛樂的精神食糧,既然隨時在身邊的移動互聯技術可以傳遞文化信息,既然互聯網成本無邊際效益問題,那么,看不見的手,當然要求文化產業通過移動互聯網無所不在,市場當然要求娛樂無邊界。
互聯網平臺建得越大,其成本越低。娛樂的無邊界可以滿足人們24小時進行消費的需要。通過交易平臺,我們有移動互聯網的環境,它可以提供廣告、傳播或者產品的推介。微信圈的應用已經改造了公司的管理模式,大的集團公司可以建立一個微信圈,微信圈、公眾號、企業號等都可以實現信息傳播的功能,它會帶來很多文化產業的新的模式變革。
通過無邊界的互聯網,無論是產業鏈的縱向拓展還是橫向拓展,都可以增加經營收益。總體上看,價值增值服務形態的產業鏈經營成為文化企業的最基本的商業模式。
遺憾的是,目前國內的一些內容原創領域一般都缺乏產業鏈,導致發展步履維艱。如何拓展產業鏈、開發文化產品的價值增值服務形態,是普遍存在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對各種商業模式的影響
新媒體產業成為媒體產業的主流形態。傳統媒體產業和傳統曲藝的表演藝術產業,其中圖書、雜志、光盤、唱片、數碼相機、地方戲曲等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數字閱讀或多媒體閱讀將對紙質印刷媒體帶來持續性的沖擊。
當然,創新與挑戰并存,對傳統產業的沖擊,也是轉型、升級、合作的機會。就商業的模式而言,移動互聯網雖然比較熱,但是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目前只占到30%左右,大概70%還是以傳統互聯網為主。比如說視頻,它是獨立的,這是一個機會。我們的新媒體發展趨勢,將不僅僅是全媒體,而且是視頻全媒體,也就是說,趨勢上可視化更具備商業價值。知識經濟、體驗經濟與移動終端結合也將碰出火花。
新媒體應用是移動互聯網娛樂性消費的形式,娛樂無邊界會形成不同組合的平臺作為營銷的平臺,比如,廣告行業將持續發展,只不過會搬到網上。一方面,與數字內容相對應的,包括植入式廣告等廣告服務產業和移動視頻領域的廣告產業都將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品牌服務的廣告競爭將更加激烈,廣告企業需要更多地結合技術變動和創意設計來獲取自身的發展空間。
娛樂型消費也決定了明星經濟將持續活躍。明星將成為內容產業的一部分,并且通過形象代言、廣告服務等促進產業的規模化,延伸到其他產業。總體上說,明星越多,特別是大牌明星越多,文化產業就越發達。中國依然缺乏大牌明星,包括體育娛樂和演藝、影視傳媒、虛擬明星等,明星經濟仍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