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緣分
- 農村的星空
- 五品刺衛
- 3096字
- 2020-04-02 04:19:00
代注恒和一個叫做穆小江的新開文具店老板一起聊天,掌握了很多關于龍高的最新消息,這是他從武俠小說和商戰小說里學來的技巧。
如果你想戰勝對手,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如果對對方的消息完全不知道,絕對在對抗時占不到上風。既然決定要去和龍高的領導好好談,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毛遂自薦,那么多知道一些龍高的消息肯定會更有利。
運氣不錯,店老板本身不是個讀書人,可是他已經立志要把兩個孩子培養成讀書人,所以生意都圍著學校做,而且做的還是最具有文化氣息的文具生意,而不是什么餐飲等其他生意,因此可能比其他人都更加關注學校更加了解學校的一些故事和各類信息。
“嗯,也是。說的很有道理。好了,謝謝穆哥。我還要進學校去看看,以后再聊吧。”
“如果你家的孩子想讀書,這個學校絕對是全市最適合讀書的地方,抓緊時間喲。”文具店的穆老板是把代注恒看成了擁有十多歲高中生孩子的爸爸還是親戚來考察學校的?如果是替家里的親戚來考察的話,可能性也有,但怎么也會有其他人一起來吧,多個人多雙眼睛多雙耳朵肯定考察效果會更理想。難不成這個老板真把代注恒這個23歲的小伙子看成了孩子都十五六歲的家長?
書店老板好心的追出門距離代注恒身后五六米說出來的話,咋一聽沒什么,仔細想想,到使得代注恒心里有些陰影。
“我有這么老嗎?”
雖然代注恒確實給人成熟的感覺,在大學實習的時候就被人當成當地學校的教師而不是實習大學生,但那也僅僅只是把代注恒的外表看成三十來歲吧。這下子可好,店老板直接給代注恒界定為十五六歲孩子的爸爸,那這個年齡按照法定年齡就超過了三十七八歲了。當然那個時候農村中很少有人按照法定年齡結婚,更常見的是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小伙子可能都是最大十來歲的三四個孩子的爸爸。這樣算來,當老大十五歲時,爸爸應該也就是三十三歲的樣子。
代注恒心里的陰影是從實習結束的11到8月這10個月,自己的外貌年齡似乎又長了三四歲!
人家是歲月催人老,代注恒是書越看的多外表顯得越老!
學校看起來比實習結束后的12月上旬更漂亮了,可能是因為新教學樓和改造的舊教學樓都已經完工,而且連建筑垃圾都清理干凈了的緣故,一切都是靜待開學的樣子。
唯一顯得刺眼不和諧的地方是操場,看起來操場的改造還沒有完工。按照馬上就要開學的進度來看,這個操場很可能不會修建成標準的塑膠操場,而是那種鋸木粉鋪設起跑道的簡易操場。這也不錯,至少操場比原來的更大了,跑道應該也是能夠達到400米的標準跑道。看來這幾個月里,操場擴大了。
上次來看到的操場僅僅只是一個擁有250米跑道中間修建了水泥籃球場的簡易操場。現在看格局應該是個400米鋸木粉跑道和中間板扎的泥土足球場的操場。原來在舊操場正中的三個水泥籃球場已經“搬遷”到了新操場的靠近校門這一頭外面。
代注恒為了不讓老板白白的給自己聊天和凳子坐,走之前還在店里買了一支筆一個筆記本,算是老板的第一單正式的生意。
拿出筆記本和筆,代注恒開始畫學校的素描平面圖,是一邊走一邊畫那種,不是找到一個高點俯瞰全校一氣呵成的作圖那種。
操場的情況不用進校門就能夠從校門圍墻的縫隙里看得清清楚楚。原來的老操場邊的圍墻是密封狀的圍墻,現在的新操場的圍墻是豎條狀水泥柱間隔著圍起來的新圍墻,兩條水泥柱之間大約四五厘米的空隙,手掌和手臂能夠伸進去一部分,但手肘進不去。這樣的圍墻可以從里面看到外面的農田和小山丘,從外面也可以看到里面的新操場和氣派的新教學樓。比原來那種高度在2米多的密閉圍墻看起來好多了,這有助于打破原來關于圍墻和監獄一樣的玩笑。
操場上還有工人正在加緊施工,烈日當空,不少工人的工裝衣服都濕透了。
看著漂亮的煥然一新的學校,代注恒心潮起伏。這個學校,這個自己第二次來到的地方,之前壓根兒從未來過,也無法得知的陌生地方,真的能夠承載自己發展的夢想嗎?這個地方已經正在成為很多高中孩子們的夢想起飛的地方,也成就了一小批廢寢忘食、盡心竭力的年輕教師。這個學校能歡迎代注恒嗎?如果代注恒能夠在這里工作,是因為他的存在而加速了學校的發展還是因為他的存在而讓學校蒙羞受辱呢?
在從操場邊走過直到校大門的時候,代注恒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一種少見的患得患失的情緒突然冒了出來,代注恒畢竟只是個剛從學校走出來的大學畢業生,畢竟沒有經過社會生活的磨礪,他一貫自信的態度有些搖擺起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難道是父親的最后通牒多多少少還是給了自己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這個世界上處處都有緣分,時時都有緣分,緣分就在我們每個人身邊。
人與人之間要講緣分,無緣對面手難牽、無緣對面永不知。
人與地方也要講緣分,沒有人能夠在短短的一生中真正走遍世界,小一些的國家還好,有人能夠在一生中幾乎走遍,特別袖珍的國家甚至幾天或者幾個小時就能夠走遍。可像俄羅斯、中國、美國、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這類型的國家,恐怕沒有一個人能夠在一生中走遍所有的行政單位。
代注恒看過的一個報道說加拿大有一名警官是全世界“管的最寬”的一個警察,他一個人負責的轄區開車走遍需要兩周多時間,就是直升機巡邏也起碼需要兩天左右才能基本把每個居民點都巡完。他的轄區面積相當于中國的一個CQ市那么大,比整個比利時、瑞士這樣的國家都大很多。
加拿大是地廣人稀的國家,在幾個主要的大城市以外,居民點都比較分散,中國則不同,除了西北地區和青藏高原之外,絕大多數地區都是地廣人稠,如果能夠每個城市都去一次,那也需要幾年時間。
最終人能夠在什么地方待下來,留下深深的腳印和故事,那一定需要緣分。出生在某個地方是第一個地域緣分,大學往往會是第二個地域緣分,工作地會是第三個地域緣分。這還是一般人,如果是因為脫離土地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群體,那說不定工作的地方就會非常多。
代注恒曾經在火車上聽一個三十多歲的農民工說起自己十八歲就離開老家出外打工,二十一年時間里已經走遍了中國大陸除XZ以外和中國澳門、中國香港。他還對代注恒說,自己已經快四十歲了,爭取在四十歲時把XZ和中國臺灣也走遍。
周圍一起聊天的人可能不見得都有什么感觸,可代注恒心里非常激動。他喜歡這樣的生活,他喜歡這種博愛大地的感覺。他甚至還給自己定下了目標,中國所有省份都會去的,而且每個省份不是說一個城市能夠代表的。有的省份目標城市或者景區就會多些,比如SD省在他的目標中就有濟南、青島、WF、煙臺、威海等城市和泰山、蓬萊島、梁山等14個目標,有的省份目標城市或者景區就會少些,不如SX省就僅有太原、大同、太行山等6個目標。
從哲學的聯系觀來說,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存在普遍聯系的,不過聯系也是需要條件的。代注恒和龍山鎮和龍山中學的緣分就存在多個條件,否則一輩子都未必會知道,更不可能去那里生活工作灑熱血耗青春。
在記錄本上,龍山鎮算是代注恒這輩子到過的第三十九個城市(鎮)。龍山鎮所在的風林縣城,代注恒只是轉了車,不過也算作是他到達的第三十八個城市。風林縣是金竹市管轄的一個風景優美的農業大縣,代注恒小時候就到過金竹的親戚家去玩耍,按照記錄,金竹城區算作他人生到過的第九個城市。
不可否認,只要人或者,就有可能去到以前從未去過的一些地方,不是去旅游,就是去工作,或者走親訪友。人的活動范圍會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美國人的平均活動半徑遠遠的大約中國人的平均活動半徑,那是因為美國很發達,人們很有錢,經濟也是全球化的經濟。每天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的美國人在經商、旅游、探索,這一點21世紀初的中國遠遠不及。當然,隨著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中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中國人民富裕程度加強,中國人活躍在世界各地經商、旅游、探索、留學等等活動也會越來越多。
代注恒在門口癡癡的想了很久,一直都在想著緣分,自己和龍山的緣分,這個緣分有多長的保質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