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過教師這份職業的人都知道,有一種課,多數都是中看不中用,那就是教研公開課。所謂教研,就是教學研究,也就是研究怎樣把教學目標實現,把學生教好。無論怎樣研究,始終都離不開教材、教法、教學對象、施教者四大要素。
代注恒以前在讀書的時候一直不知道學校為什么會既有教務處,又有教科室。因為這兩個部門其實主管的工作都是跟教學有關系的工作,不像其他保衛科、政教處、辦公室、工會、團委的職責非常明確。直到他到了龍高工作,他才搞明白教務處和教科室確實是不同的科室職能部門。
學校中的“三教”,分別是教務處、政教處和教科室。教務處主管所有跟教學有關的事物,尤其是教學日常和教師的教學工作。政教處主管班主任工作和學生的思想道德、違規違紀行為。教科室主管教學研究,教學成績和研究如何提高教學成績。
每一位教師從大學畢業去學校上班,只要不是直接分配,基本上都會經過筆試、面試和試講(公開課的一種)三個程序。代注恒來到龍高其實也經歷了這三個程序。在學校之間進行的調動工作,即一名教師從一所學校調動到另外一所學校去,其實多數也要講一堂公開課給新學校的管理者和相關學科教師聽,然后看看是不是能夠調動。
作為大學畢業直接就進入中學教書的代注恒,其實不害怕講“公開課”。因為他在大學準備去實習的時候就講了校內院系內部的公開課,然后通過了才能出去實習。
在實習的學校,他的教學成績非常優異,而且教風活潑,得到了“幽默、睿智、高效、貼近生活”的評語。如果不是因為自己有著自己的夢想,他就直接留在實習學校上班了,因為實習學校的指導教師和有關領導都曾經提出如果他有意和實習學校簽約,那么就簡單的搞個走過場的公開課走走程序就可以簽約了。
沒有留在實習的那所學校,其實不但是因為代注恒自己有想法,也有他父母的影響,不希望他去離家太遠的地方工作。
代注恒來到龍高第一年第一學期,就有校內公開課和賽課。畢竟是校級的公開課,所以代注恒并沒有怎么放在心上,準備也不是不充分,但心理上確實不算緊張。
終于到了市級公開課的時候,代注恒內心還是非常緊張,充滿了壓力。
為了杜絕僅僅只是為了評定職稱才上公開課的這種老龍高風格,盧校長到學校的第二年就和學校相關科室共同訂立了新規。
新規要求,不論是大學畢業的應屆畢業生還是從其他學校調動到龍高的或老或年輕教師都必須在第一學期參加校內賽課。
省級公開課或者賽課這個層次連金竹市教科所和風林縣教科所都管不了,只能按照省教科所的要求辦。不過一旦省教科所組織或者提出專題賽課、科研賽課等形式學校一定要參加。至于參加的教師由主動申請和學校年級和教研組共同決定。
凡參加省級教研活動的教師都能夠得到獎勵,如果獲獎獲得名次還能得到更大更多的學校重獎。以此鼓勵所有教師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開拓自己的視野。
據代注恒所知,一位現在已經到昌德某重點中學去工作的教師,當年就是參加了一次省級的賽課,獲得了省一等獎,然后學校按照省里的獎勵的3倍進行了再獎。當然,教師也需要從道德上考慮至少還要為龍高服務3年時間,培養年輕教師。
市級和縣級教研活動則完全是由金竹和風林自己安排,原則上省里面不會有具體要求和標準。只要學期之初的教研組長會上,在市教科所教研員或縣教科所教研員主持的會議上,每個學校的教研組長都可以主動申請本學期學校里有某些教師要講公開課,教研員衡量數量和時間的安排合適以后,就以文件的方式發到每個學校去,每個學期的教研活動就基本上按照安排來進行。
龍高的規定是,每個學年每個高考學科教研組必須有至少一人次申請公開課。
也就是說,至多間隔一個學期必須有數學、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9個學科的龍高教師上一次市級或者縣級的公開課。
至于計算機、體育、美術、音樂等非高考科目則必須在兩年四個學期中至少一次公開課。
如果由市教科所或者縣教科所點名要龍高教師示范的公開課則不在這個規定之中,也不能沖抵主動申請的次數。
這就形成了絕大多數龍高教師都既上過市級公開課,又上過區級公開課,而且部分優秀骨干教師還上過點名的示范課的局面。據代注恒所知,曹休言主任在龍高4年時間里就上過總共8次公開課,其中不含校內校級公開課或者示范指導課。
學校對公開課非常重視,也舍得將很多資源傾斜照顧,主要目的就是要龍高的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時刻注意提高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時時緊繃自己的弦,不能有稍微的懈怠。
凡是公開課,龍高必須要全組積極參加,全組群策群力,發揮個人能力與團隊精神,共同把每一堂課都變成優質課。除了公開課的一些共同程序之外,龍高的公開課之后,學校教科室、年級組和教研組還會共同努力使公開課展示出來的優點和進步得到發揚,缺點和不足得到糾正和改善,直接對平時的上課產生影響和作用,不讓公開課和教研課變成一種形式和空架子。
當然申請教研課公開課的教師一定是讓學校放心的教師,不會讓教師利用公開課教研課去丟學校的臉。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水平不夠,學校教研組長不會去申請市級縣級公開課,當然如果某位教師3年時間里沒有一次參加公開課的機會,那么就意味著你有可能會被學校清理去其他學校了。
當龍校長非常高興的對你說:“恭喜你,學校已經幫你聯系到了其他的學校或者其他的部門工作,你可以離開學校另外高就”的時候,那就是說,你被學校開除了。只不過,學校方面和盧校長會利用自己的人脈和能量為你找到另外一份工作,編制還在,不過你不再是團結奮斗的龍高的一員而已。
代注恒得到的公開課機會是在自己當班主任的高一七班上課,課題是高一經濟常識上冊第三課第二節第二框的《企業經營者的素質》。這是曹休言主任兼政治教研組組長和代注恒曾經一起討論過的三個題目之一。
另外兩個題目是第一課的《價值規律的作用》和第四課的《積極發展第三產業》。這三個題目是曹休言主任在代注恒新秀學年的時候和代注恒探討過的符合幾個條件的公開課題目。
曹主任對代注恒說過:“公開課不同于平時的普通課。公開課也有講授課、復習課、活動課和試題評講課等類型,相對而言,作為年輕教師除了講授課比較容易上手,對經驗的要求相對較低以外,其他類型課都非常講究功力和經驗,年輕教師很難出彩。”
代注恒當時接口說:“是啊,其他類型的課更要求豐富的教學經驗、閱題經驗、臨場控制能力和應變能力。相比較來說,講授課是數量最多的課,也是積累經驗最多最快的課型,新手更容易上手。”
其實在龍高也算一怪的曹休言從來都很欣賞代注恒喜歡思考喜歡自己總結歸納的風格,而且特別喜歡鼓勵和支持年輕教師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甚至不在乎被年輕人搶話。
所以微微一笑說:“是啊,你的說法就說出了這個問題的實質。不過,你能不能說說,公開課示范課選題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代注恒不假思索地說:“如果是講授課的選題,一定要注意四個方面:一是課題內容結構自身結構合理,而且具有比較明顯的承上啟下的特點;二是課題的內容重難點突出,比較容易在短短的一堂課里就顯示出來;三是內容盡可能精彩豐富一些,容易調動學生的課堂氣氛和學習積極性;四是爭論性內容或者角度比較少,以免發生課堂上講不清楚或者陷入自相矛盾當中。”
代注恒其實在大學里就想過很多關于在第一線課堂上的模式,所以信手拈來。
曹休言輕輕鼓掌三聲表示認可和贊賞,然后委婉地說:“說的不錯,很有思想,我只想再說一點,那就是我們龍高教研組曾經講過的課題,由于有老師講過,所以聽課的教科所專家領導和其他學校教師會提出什么問題我們自身有經驗,可以避免以前犯過的錯重犯。”
“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這個課題本身有其他教師講過,評課的時候什么優點和缺點就都很明確,可以做到揚優抑缺,把公開課的各環節做到盡可能完善。這三個課題我們學校的老師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