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典禮上,代注恒才知道今年和他一起加入龍高這個團隊的新教師總共有17人之多,只不過大學應屆畢業的學生是7人,從其他學校調動工作而來的則有8人,就在最近兩三天,學校都調走了6人,又調來了5人。
在開學典禮之前的教職工開學大會的時候,曹主任告訴代注恒盧校長的意思是希望他能在開學典禮上代表所有新教師發言。就在學校校長發言、教師代表發言和學生代表發言之后發言。這讓代注恒既有點緊張,又感到驕傲。
按照龍高前三年的盧氏風格,新學年開學典禮,也就是9月開學的時候共有五個發言,校長、教師代表、學生代表、新教師代表、新生代表。比較起來,每年新學期開學典禮,也就是2月底開學季的發言就只有三個,校長、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因為那時不存在大量的新生和新教師。
代注恒很意外的是龍高的龍山初中的開學典禮居然不是一起開,作為龍山中學的校長,居然不會對只有不到一公里遠距離的初中部的教職工和學生們講話,這很不符合常規。
從曹休言的只言片語中,代注恒知道這是有原因的,可他也無法從曹休言那里得到答案。只知道最初盧長明來龍高的第一年是會把高中生和初中生聚合在一起開開學典禮的,可第二年開始就分開開,龍山初中那邊只是副校長鐘果勤過去支持一下講講話就簡單完事,畢竟鐘國勤也確實是原來龍山初中的校長嘛。
2003年9月2日,對于代注恒來說,是個非常值得回憶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既是他正式進入社會開始工作的第二天,又是他值得驕傲和感受深刻痛苦的一天。
上午,學校進行新學年開學典禮。全校1200多學生整齊的坐在操場上,旁邊是整齊的教職工隊伍。大大的升旗臺上坐著一排學校的領導和要發言的代表,代注恒人生第一次被下面整整齊齊的陣容盯著看,最初很有點不自然。
天氣很不錯,太陽很早就升上了天空,在9點正進行儀式的時候,太陽居然被云層遮擋住,空氣仍然很燥熱,但一絲絲微風還是讓人感覺到一點點涼意。
代注恒早就知道,在龍高,不管刮風下雨,學校從來不會放棄已經安排的程序,按照盧長明的說法,就算天下落冰雹落刀子,地下發生地震,該堅守的崗位還得堅守,該干的事情還必須接著干。
代注恒聽說,即使太陽高照,盧校長等學校領導一樣的與教職工們站在太陽底下滿頭大汗,而教師則沒有特權與所有學生一樣曬太陽,學生們坐的時候教師們才能坐,學生們站的時候教師們也一起站,教師們站則所有領導也一起站著。即使突然遇到暴雨,盧校長也不會躲避,淋著大雨一樣要把自己的發言講完,或者聽學生或者教師把自己的發言講完。
也許正是這樣的執著和嚴酷才錘煉了龍高教職工和學生的意志力,也許是因為公正、平等贏得了大家的尊重,所以教職工負責,學生們上進,領導們不敢絲毫懈怠。
聽著盧校長難聽難懂的普通話,代注恒感受到盧校長的一絲不茍和嚴以律己,既然國家要求教師使用普通話,他就率先帶頭,盡管他的普通話確實不太普通。
有一句笑話,有個縣教育局的領導說“老盧,你下次發言還是用四川話吧,你的普通話我們聽不明白,不至于還要給你配個翻譯吧。”
但就是這樣的普通話,盧校長也要事前請教語文教師先自己講上3遍才講出來給大家聽。聽說,盧校長的普通話已經有很大進步。只不過按照大學普通話考試91分的代注恒聽來,這個盧校長的普通話恐怕也很難達到60分。當然,三年來,進步是明顯的,如果以盧長明最初的盧普來看,語文老師說能達到20分都算給了面子。學校里私下有個說法是,盧校長的普通話最初是一個字的發音都不準,比外國人還歪,慢慢的,才有了少數字達到了標準。
盧校長關于自己講普通話曾經說過:“我們那個時候沒有普通話的培訓,自己也沒有想過這輩子要使用普通話,沒有好好練過,現在年紀大了,學語言很難,但我的決心是不變的,不但要學普通話,還要學英語,我們那個時候學的俄語現在不管用了,那就開始學英語。普通人講普通話很正常嘛,講不講是態度問題,講得好不好是程度問題,性質不一樣。我就不相信普通話能夠難住我!”
盧校長的做法還有讓代注恒驚奇的地方,在十多分鐘讓代注恒這個不熟悉盧校長普通話的人聽得云山霧罩的時候,盧校長接下來又用四川話重新講了一次自己的發言。
曹休言后來告訴代注恒,盧校長都是先講普通話,然后重新講一次四川話。有人認為這是浪費時間,這是作秀,這是多此一舉。
盧校長為此卻有自己的看法,他如果知道自己的發言是半個小時,那么他就會用十多分鐘來講話,因為要講兩次,所以他會把自己的語言和內容組織的非常緊湊和嚴謹、簡練。如果發言只有3分鐘,那么他就往往只用1分多鐘把3分鐘的內容講完。至少在學校他都可以講兩次,至于在縣里和市里,他則是要提前好好的把每一個講話的內容用拼音或者相近的字來標識好,聽說有時候他的普通話還是比較“靠譜”的。
房瑞冬給盧長明堅持講普通話確立了一個高大上的提法,叫做“普通話精神”。
這個普通話精神其實就是“不怕困難、永不退縮;水滴石穿、鍥而不舍;勇于挑戰,不怕失敗;不怕暴露缺點,勇于提高”的堅定態度和信念。這是房瑞冬總結盧長明講話內容作出的總結。
客觀上說,代注恒聽到的盧長明普通話是能夠聽懂的,就是大約30%的音調不準,讓人覺得聽得來很別扭,此時經過不斷提高后內容已經可以表達清楚、聽個明白了。
聽說盧長明曾經在去年的高三年級高考誓師大會上還用過英語發表演講,似乎還得到了高三同學們的一致稱贊和長達2分鐘的鼓掌。
代注恒的普通話是全系男生中的翹楚,他當然也認為普通話非常重要,是真正的國語,應該全國普及,這有助于方便全國各地流動的交流,更有助于提高國民的凝聚力。一方面保護好各自的地方話,這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是地方文化的承載。
作為漢族或者彝族或者藏族或者蒙古族我們都可以說自己本民族的語言,作為東北人作為吳越地區作為西南地區作為南粵地區的人我們可以說地方話,可是作為中國人作為中華民族,就應該說普通話。代注恒認為這比那些連普通話都說不清楚明白卻能夠稀里嘩啦說著英語的教育更重要。
經過自己的梳理和總結,代注恒聽出盧校長的意思主要是十點。
一、歡迎新教師和新生加入團結的龍高團隊。
二、希望新教師和新生仔細學習教師手冊和學生規范,盡快融入學校團隊。
三、沒有夢想、不懂得協作、不懂得尊重規則、沒有上進心、無法專心致志的人最終一定無法適應學校。
四、只要有夢想,又敢于爭取機會成就夢想,學校一定會支持。
五、學校一定會創造各種各樣的條件來為有夢想的人服務。
六、學校需要各種各樣的釘子、螺絲,不需要任何形式的石頭、沙粒。
七、龍高人一定要有龍高人的精神面貌和意識品質,培養并堅持龍高精神。
八、龍高精神的實質就是感恩思想、堅持到底的作風、勇往直前的勇氣、堅定頑強的斗志、精益求精的態度和高瞻遠矚的眼光。
九、新教師需要在指導教師指導一個月之下才能獨立備課、上課。
十、新學生除了軍訓之外,每早6點起床男生負重跑、女生徒步跑龍山鎮來回。回學校之后做早操、吃早飯、上早自習。
接下來是年度優秀教師代表、去年獲得了省級優秀班主任的冒處封老師發言,然后又是年度優秀學生代表、獲得了市級三好學生稱號的新學期高三學生司左龍發言。代注恒因為心中思考著自己的發言,基本都沒能好好的聽進去。終于輪到代注恒發言了,代注恒一顆砰砰亂跳的心反倒平靜了下來。
來到麥克風前面,代注恒先是面向操場上的教師、學生和部分家長鞠了一躬。清清嗓子,把麥克風調節到適合自己的高度,代注恒發表了自己自認為的人生以來第三篇值得記憶和值得驕傲的文章。他自己認可的第一篇文章是小學5年級寫得一篇被語文教師拿到高中部去做范文的關于家鄉的文章,第二篇文章是高中一年級期末考試寫得一篇關于中日青少年夏令營的被資漢多所名校語文教師做范文和多部語文教輔收錄的滿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