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經驗復制初顯神威

  • 空降創業
  • 李未遠
  • 10232字
  • 2020-02-01 14:48:15

面對著趙總的和解,甚至是結盟,大山感到了為難:面對這個曾經試圖置自己于死地的人,該怎么辦呢?

是應該痛快的報復他,還是大度的原諒他?大山一時也沒有答案,他忘不了自己滿懷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從天而降,結果遭受四面圍攻,狼狽不堪,被潑得渾身污水,被無端惡意中傷……

這一天是來的太晚,還是根本不應該來?大山自己也在懷疑。

“大山總,你好好想一想,看是不是可以一起進行推廣復制?”趙總提議。

“這個,這個,我想一想吧,回頭我來找你。”大山一時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搪塞了一下,這也是他人生中不多的幾次搪塞。

趙總看著大山的表情,猜測著大山的心理活動。他相信大山不是那種會記仇的人,但是誰知道大山會不會一時興起呢?

趙總沒有得到答案,他先走了。

在趙總走后,大山的心神又搖動了,他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子彈橫飛、爆炸連天的空降場,自己意氣風發的空降下來,完全沒有意識到即將發生的災難。

渾身淤泥、四面被圍、疲憊不堪、傷痕累累、走投無路……完全喪失了空降兵應有的豪邁和矯健,只有暴露的危險和隱藏的屈辱!

這也是大山一生中最大的恥辱!

而趙總就是圍攻自己的人之一,他的下手之狠,遠遠超過了其他人!他的擊打震顫著大山的五臟六腑,他的捅刺讓大山感受到了刺向心臟的銳利鋒芒!

如今,這位曾經最危險的敵人,居然過來和解,要求結盟,大山完全沒有想到,是冰釋前嫌,攜手共進,還是借勢反擊?

大山不是一個小家子氣的人,但是過往的傷害、屈辱就這樣不了了之了嗎?

“早知道這樣,何必當初呢?”一句經典的話躍上大山的心頭,但是這話對自己有用,對別人有用嗎?

難道自己空降之前,真的應該派一個聯絡官嗎?或者自己就來充當這個聯絡官?與大熊他們聯絡、與趙總聯絡,大家各取所長,協作對敵?

自己太大意了,以為空降下來就是平整的空降場,地面隊伍整齊的排著隊列,等著自己來指揮,結果是恰恰相反,混亂泥濘的空降場、一地雞毛的隊伍、隊形混亂的混戰。

就算有這樣一個聯絡官,穿梭于這樣混亂的場面、一地雞毛的隊伍、混戰中的隊形,又能有多大的聯絡效果?

看來自己對這種‘野蠻生長’的創業企業太缺乏了解,還以為是制度、流程都井井有條的大型規范企業呢。

“這就是教訓!怨不得別人!”大山暗想。

曾經同樣是空降兵的趙總的處境比自己好不了多少,他同樣要面對泥濘的空降場、一地雞毛的隊伍、隊形混亂的混戰,好歹他還用他猛沖猛打的性格猛沖過一陣子。

就是趙總那樣的性格猛沖過之后,隊伍并沒有整齊起立,反而更亂了,混戰的場面也沒有好轉,反而更加交織了……

倒是在李總空降的時候,由于趙總跟李總提前認識,充當了李總的聯絡官,和李總建立了戰術聯盟,讓李總很少受到攻擊,反倒在市場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但是,李總招聘的新人們可沒那么好運,本來應該是針對李總的明槍暗箭都落在這些新人身上,打得他們摸不著頭腦,無處躲避……

李總離開以后,趙總也就失勢了,各種明槍暗箭又對他進行了新一輪的攻擊。剛空降時的趙總還有重整山河的豪氣,還有勇猛回擊的勢頭,但自從李總離開以后,他的業績失去支撐,被這些人攻擊的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如今的趙總也是落寞的人,如果自己再不伸手,他也呆不久了。

這不也是很多空降高管的宿命嗎?剛剛空降的時候,這些空降高管都夢想著重整山河、力纜狂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樂觀,常常陷入苦戰的僵局,一旦出現失誤,就會被保守勢力揪住不放,窮追猛打,最后失勢失權,不得不飲恨而去。

趙總身上就有這些空降兵的影子,他總算比自己好一些,自己還沒有發揮呢!

想到這里,大山對趙總的恨意減輕了很多,還生出一些對于趙總的憐憫。

但是,趙總對自己的攻擊呢?過于理論化、不實用?大山又陷入了沉思:大型企業攻守兼備的立體打法,他們當然沒有見過,只認為手拿刀槍才算戰斗,至于縱深后方的遠程攻擊武器他們都沒有見過,電子戰、密碼戰他們更是無法知曉。

想到這里,大山又開始懊悔,自己怎么會空降到這么個原始的戰場,既沒有中近程火力,更沒有重型遠程火力,連電子戰就更加談不上。自己曾經信心滿滿的以為,憑著自己的能力和經驗能夠把這一切都建設出來,如今來看,都是空想,全是泡沫!

跟著一群只知道手拿刀槍的人講現代立體戰爭,大山意識到不是他們有問題,而是自己有問題!

再說,趙總也曾經暗示過自己:“不要中了他們的毒了。”看來是自己忽略了。

想到這里,大山對趙總開始慢慢釋懷,準備找個時間,和趙總心平氣和的聊一聊。

“你果然來了。”當大山出現在趙總面前,趙總高興的說,“我沒有看錯你。”

“你當初死命說我的時候,也這么想?”大山不軟不硬的回了一句。

“都過去了,那時候形勢逼人。”趙總說。

“現在不也是形勢逼人嗎?”大山一語雙關。

“哈哈哈——”趙總大笑了起來,說:“這個形勢可不同于那個形勢。”

大山也笑了,兩個空降兵終于可以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聊彼此的業務設想。

趙總還是想沿著李總留下來的組合銷售思路,進一步進行復制。大山同意趙總的設想,但是希望將來能夠配備中近程曲射迫擊炮、無后坐力炮,然后再配置重型火炮和機動重型坦克、遠程轟炸機,再將來是電子戰……

趙總打斷了大山的話,說:“你說的太遠了。”

“我們就要走那么遠。”大山平靜的回答。

“看來你很有信心。”趙總說。

“是很有經驗。”大山說。

雖然這一次,兩個人依然是唇槍舌劍,各不相讓,但是已經沒有過去的對立,而是彼此的展示和包容。

“那就一步一步走?”趙總提議說。

“那就一步一步走。”大山肯定的答應著。

兩個空降兵的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

趙總把與大山聯合復制區域經驗的想法告訴了小股東,小股東很高興,說:“等這一天,都等了好久。”

于是,小股東安排老板與趙總、大山見面。

老板在自己的辦公室會見了趙總和大山,他說:“本來應該開個大型、隆重的歡送會歡送你們倆組隊前往一線,復制區域成功的銷售經驗,但是現在公司情況特殊,公司還有些人對你們有意見、有看法,等著看你們的笑話,所以,我們就簡單點。”

趙總很理解的點了點頭,大山沒說話。

“你們倆作為空降兵,在公司的時間也不短了,我們等了這一天也等了很久。”老板繼續說,“從小分隊、組合銷售團隊、大崔團隊、金總團隊、鮑總團隊,公司這一個一個的探索班子探下去,才積累這么寶貴的區域銷售經驗,你們一定要用好,發揚好,爭取早日取得優異的市場業績,回報公司的投入。”

趙總點了點頭,他盼著再次在市場沖鋒。

“公司派你們出去,是信任你們的,”老板說,“同時提兩點要求:一、一定要及時匯報,要真實,千萬不要簡略,一定要把市場的各種情況真實細致的報告到總部,我后面還會安排其他的人員和方案。”

老板這話一出,趙總和大山都變了臉色。

老板卻不管趙總和大山的心理變化,繼續說:“我給你們臨機處置的權力,但是重大事宜你們還是要請示,畢竟是公司嘛。”

說完這些,老板不由分說的看著趙總和大山。

聽老板說完,大山也就明白所謂‘臨機處置’的權力其實就是沒權力,他也理解了大熊、大崔的處境,也就明白了李總為什么要急匆匆的離開。

趙總卻不在意這些,他這個性格急火火的,該辦的事一定會先辦的。

不論如何,老板是同意趙總和大山的聯合復制計劃。兩個人從老板的辦公室里出來,感覺渾身都是力量,仿佛就要走入真正的戰場。

臨行之前,大山想起了自己與一位員工的對話。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那位員工由衷的發出嘆息,并且隨波逐流,不再努力,而是任由命運的擺布。

然而大山卻記得美國第101空降師師長的話:“我們沒有歷史,卻注定將與命運匯合。”

一番精心準備之后,趙總和大山奔赴目標戰場。

這一次,兩個人都精心準備,不再盲目樂觀,而是把各種不利因素都考慮在內,為了防止內部人的干擾,他們特意避開了內部人所在的區域,選擇了空白區域。

“先干活,把淤泥、雞毛、混戰暫時甩在腦后。”趙總說。

兩個人一落地,就趕緊忙起來。兩個人都是空降兵,在行業里的人脈并不豐厚,在空白區域的人脈更是稀少。

為了盡快找到合適的區域銷售帶頭人,他們首先從網絡篩選人才,并且發動自己的關系,拐彎抹角的來發現一些可能的人選。

經過一番緊張的篩選,他們初步找出了三個后備人選。

第一位是在行業里十多年的經驗,人脈是相當的豐富。他有與大崔類似的教育背景,同學、校友遍布整個行業,自己又在行業里干了這么久,上手就是沉甸甸的人脈。

第二位在行業里做了十來年,教育背景沒有大崔那么好,人脈沒那么豐富,但是銷售管理經驗很豐富,對于區域發展、渠道建設、貨品流通很有心得。

第三位在行業里只有七八年的經驗,但是運營渠道非常的得心應手,一個類似的產品在他手中流通,灌滿了各類渠道,一年的進出流水相當驚人。

這三個人都不滿足于現狀,都希望得到更大的發展,都在不同方式的尋找新的機會。

趙總和大山就約這三個人先后見面,更一步深入溝通。

第一位圓圓的臉,身材中等,敦敦實實,一看就是做事很實在的人。他談起自己的工作,頭頭是道;談起自己的為人,大家都給面子,人緣很好。整個聊下來,確實是一個做事實在、人緣好的優秀人才,很具有區域銷售起動人的潛質。

聊到未來的職業發展,這位就來勁了,說:“自己在這個位子上干得太久了,總想換一換,換的更高一點,更好一點。”

“那具體怎么高一點、好一點?”趙總問。

“就是位子更高一點,收入更好一點。”這位袁工回答。

“那你是怎么看創業的?”大山問,這話一出口,大山自己都覺得有些詫異。

“創業?我們是來創業嗎?”這位袁工對這個問題沒有太多思想準備,有點懵,“我感覺創業都是那些閑不住的人的事,我就想安安穩穩做事,人緣好,實在。”

“你不想創業嗎?”趙總問。

“創業?這個我沒有想過,我就想安安穩穩過日子。”這位袁工實實在在的回答。

就這樣,與袁工的交流結束了,事后趙總與大山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我感覺這位袁工可能不合適,缺乏創業精神。”大山說。

“那也不一定,人家袁工實在,人緣好,人脈廣。”趙總說。

“但是,沖勁不足呀。”大山說,他也感覺自己有點怪,這種話應該是火急匆匆的趙總來說更合適。

“沖勁不足,可以另外配一個有猛勁的呀!出來做事,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得靠人才組合!”趙總如今對‘組合’這個概念性質很濃,銷售組合、人才組合……各種都是組合。

“那這位袁工的搭檔從哪里來?”大山問。

“可以我們來配,也可以他自己找。”趙總說,“這位袁工,多好的人脈資源呀!”

經過簡短的爭論,兩人商量,由趙總繼續跟進這位袁工,看他能不能找一位沖勁足的行業搭檔?然后,兩個人繼續約第二位候選人。

第二位姓喬,精精瘦瘦的,說話很謹慎,對趙總和大山似乎還很防備,言語滴水不漏。喬公隱晦的介紹了自己的銷售網絡、渠道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取得的成績以及危機管理的措施和手段。

趙總和大山對喬公的渠道管理很滿意,又問一些相關問題,喬公也應答自如。

“那,最后一個問題,你怎么看待創業?”趙總問。

“創業,就是平臺,我現在的銷售渠道就是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就是我一手打造出來的,但是這個平臺已經到頂了。”喬公平靜的回答,“我希望有一個更大的平臺,或者再造一個更高的平臺。”

“這就是你理解的創業?”大山問。

“是的,創業不易,搭建平臺也不易。”喬公回答,趙總和大山也很認同。

“還有一點,我要提一下,”喬公說,“創建平臺不易,時間周期也比較長,就是在薪酬待遇上,是不是可以高一些,至少不能比我現在的水平低。”

趙總先和大山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問:“你還有其他要求嗎?”

“沒有其他要求了。”喬公說,“相信以我的能力、經驗和精神,我肯定能做得更好,請相信我!”

在這一點上,趙總和大山都很認可,但是這么高的平臺移植費用卻值得兩個人掂量。

喬公走了以后,趙總和大山進行了簡單的商議,這一次兩個人沒有爭論。

“這個喬公,倒是個管事的主。”趙總說。

“就是要價太高。”大山回答。

“要是這個區域發展起來了,讓他過來還行,也撐得起。”趙總說。

“人才還是有的,就是人才成本要和創業成本相匹配。”大山說。

“那這人才也是我們事先選過一輪的。”趙總笑著說。

兩個人不禁嘆息了一番,然后又約第三位候選人見面溝通。

這第三位姓侯,一副精明干練的樣子,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十分自信。侯工倒是不保守,把自己的渠道范圍、數量、流水都實實在在說了一遍,他很自信,根本不怕別人知道這些會去搶自己的客戶。

“做渠道就是做人,”侯工說,“做事實在,做人講信用,貨品流得快,客戶有錢賺,誰撬得走?”

大山和趙總都點了點頭。

“那些成天擔心客戶被人撬走了的,都是做事不實,做人不靠譜,漏洞太多。”侯工說,“如果是那樣,成天提心吊膽,這生意還不如不做。”

“侯工,你有膽識!”趙總對侯工的自信很認可,問:“你怎么看待創業呢?”

“做人做得好,無所謂創業不創業,都是干事!”侯工說:“創業就是起點低點,過程苦點,時間長點,最終還不是要把事做好,把做人的底線維護好,時間久了,事就慢慢起來了,人的名聲也就慢慢傳開了。”

“那你愿意和我們一起走這個起點低、過程苦、時間長的創業過程嗎?”大山問。

“走是可以,但是眼前我這一攤還不能放,”侯工說,“做人要有始有終。”

大山和趙總對侯工的回答既滿意,又有些無可奈何。

“我也問一個問題,”侯工接著說,“要是我帶著我現在這一攤,再接手你們這新的一攤,你們能接受嗎?”

大山和趙總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說:“這我們得商量商量,回頭答復你。”

侯工笑了笑,雙方握手告別。

對于這一位自信的侯工,大山和趙總都很滿意,覺得是最佳人選,但是人家已經在其他領域安營扎寨,不太可能專心專意來做自己的產品。

“人才呀!”趙總嘆息說,“商場不僅是人才的競爭,也是人才爭奪的競爭。”

大山笑了笑說:“趙總,你這進步倒挺大的。”

“那是,形勢逼人哪!不進步哪行?”趙總自嘲說。

這三位候選人各有優勢,然而作為區域復制的合適人選究竟應該是哪一位呢?趙總和大山也一時拿捏不準,他們簡要的向總部進行了匯報。

老板也沒有明確表態,只說:“你們空降兵出馬,效果還是不錯,比以前的人有高度。”

這時候,最早的一位袁工來了消息,說自己找了一個搭檔,認識很久的,創業的精神很足,希望大家一起見見。

趙總和大山聽了很高興,立刻前去和袁工見面。

袁工把自己的搭檔也帶過來,果然是眉目清爽、為人干練,一表人才。幾個人熱切的聊了起來,袁工的朋友語言簡練,非常有條理,是塊干活的好料。

“如果他能加入進來,與求安穩的袁工配合,這件事成功的概率很大。”趙總和大山剛剛這樣想,袁工的朋友就說自己另外還有事業,只能兼職,幫著袁工督促督促,不能全職投入。

趙總和大山當然理解這位袁工朋友的選擇,只能說:“既然是這樣,我們暫時先不做決定,綜合考慮一下吧。”

就這樣,趙總和大山在尋找區域復制的帶頭人上又陷入了僵局。

“我們這樣還算好的,還好不是要急著攻克客戶,要是那樣,我們就更不好受了。”趙總繼續自嘲的說。

“是呀,創業不容易,找個合適的人也不容易。”大山說。

“好歹我們現在遠離公司那幫大嘴巴,要不然,就這么點事,也得把我們淹死。”趙總繼續自嘲說。

“創業不易,在唾沫星子下實現創業更不容易了。”大山說。

“你別老像個哲學家一樣,說點建設性的事!”趙總說。

“建設性?現在的進展就是建設性的。”大山說。

“但是,現在是僵局。”趙總說。

“雖然是僵局,但是好歹我們的空降是成功的,沒有受到干擾,沒有遭到偷襲。”大山說,“只是我們還沒有那么快取得戰果,這也需要一個過程。”

“什么過程?”趙總問。

“探知戰場虛實的過程,然后才是取勝方案。”大山回答。

“已經探知虛實了,取勝方案呢?”趙總又問。

“空降作戰,首先講究著陸點,然后是支撐點。”大山說,“著陸點我們已經成功了,現在就是支撐點了。”

趙總點了點頭,說:“比我這猛沖猛打強。”

“戰場形勢訊息萬變,”大山繼續說,“當沒有最優方案的時候,就必須付出必要的代價,搶占次要支撐點,以此為前進基地,繼續前攻。”

“付出必要代價,搶占次要支撐點?”趙總咀嚼著。

“三個人選中沒有一個是完美的,但是每一個都可以在一定代價下,成為次要支撐點。”大山說。

趙總覺得也只能這樣了,他奇怪的是為什么現在自己聽大山說話,不再覺得他說的太理論,全是可以操作的大白話?

就在趙總和大山在一籌莫展的尋找區域復制帶頭人的時候,也有人在聞著味找他們,就像市場經濟的供求關系互相尋找、互相匹配。

一個叫曉程的人主動的出現在趙總和大山面前,誰知道他在見到趙總和大山之前繞了多少個彎。

趙總和大山對于曉程的出現有點詫異,帶著疑惑看著這個小伙子。

“你為什么要找我們?”趙總問。

“我在找機會。”曉程說。

“你找的機會是什么?”大山問。

“行業里的新機會,只要比以前好就行。”曉程說。

“你是怎么找到我們的?”趙總問。

“我是從隔壁的區域知道了你們的動向,然后再通過另外的區域知道了你們的聯系方式,”曉程說,“然后我找了推薦人,才毛遂自薦的。”

“這個過程有點復雜。”大山說。

“確實有點復雜,但是就和做業務一樣。”曉程說,“有的時候客戶就在眼前,但是你要認識他,讓客戶接受你,需要繞一大圈。”

這一點,趙總很認可,他覺得這個小伙子有股機靈勁,是塊做業務的料。

“你的嗅覺很好。”大山說。

“是尋找機會的能力比較強,”曉程說,“多年做業務,養成的習慣。”

“你怎么看創業?你愿意和我們一起創業嗎?”趙總問。

“創業就是把機會變成現實的能力和努力,”曉程說,“我一直在創業,也一直在努力。”

曉程的這個回答讓趙總很滿意,很感興趣的問:“給我們講幾個實際的例子吧。”

曉程講了幾個自己努力抓住機會的例子,其中不乏刻苦的拼搏、奮力的爭取、最終的獲得,趙總聽完之后很滿意。

“但是,我們需要在本區域有一定人脈基礎的人,你有這些人脈嗎?”趙總問。

“人脈都是積累出來的,就像創業一樣,”曉程說,“有了創業的精神和努力,人脈就會出現,然后越積越多。”

“創業的過程可是很苦的。”趙總在提醒曉程。

“如果你是為了你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你就不會覺得苦。”曉程說。

“那你可要記住你今天說的話。”趙總繼續提醒曉程。

“既然說出來了,我就一定會努力做到。”曉程說,“我也練過一些功夫,這就跟練功一樣,有沒有師傅盯著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下的工夫都會變成你自己的功夫。”

“這些功夫都是你自己的,誰也拿不走。”曉程又補充了一下。

趙總笑了,說:“行,我們今天先聊到這里,我們還要再商量商量。”然后,讓曉程先回去等通知。

等曉程離開以后,趙總問大山:“大山總,人都到了眼前了,你覺得怎么樣?”

“是個做業務的料,但是我們還得再了解了解。”大山說。

“這小子關于創業與練功的關系,那一段挺精彩的,”趙總說:“都是一招一式,來不得虛假,要靠日積月累。”

“我怕這就是他的毛病,他的嗅覺太靈敏了。”大山說。

“嗅覺靈敏不好嗎?做業務的就得這樣。”趙總說。

“是挺好,但是我們需要的是層次還要高一點,”大山說,“不僅僅是有敏銳的嗅覺,還得有穩重的個性,積累的耐性,還要有學習使用曲射武器、中遠程武器的學習精神。”

“你看看,你看看,你這個理論化的老毛病又來了,”趙總說,“我們這是在找人,哪有那么理想的條件?哪有那么完美合適的人呢?”

“但是,他一定要有學習能力,”大山堅持說,“我們不能再找那些固化于原有思維和技能的業務人員。”

“這個我同意。”趙總高興的說,“我們再約這小子談談,看看他的學習能力怎么樣?”

于是,大山和趙總再一次約見了曉程,再一次的考察了他的創業精神,重點考察了他的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不也是跟學功夫一樣嗎?又要學又要練,才能進步。”曉程說,“而且功夫這門課,永無止境,沒有盡頭的,看個人的修為了。”

“哦,我們這里跟學功夫還不完全一樣,”大山打斷他,說,“我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做業務的人,不是僅僅會那種傳統的拉關系的業務方式,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業務方法,比如組合銷售等等。”

“將來還會有更多新的方法,不完全是靠業務員個人的能力。”趙總補充說。

“是的,還包括團隊運作、渠道推動、貨品促流……將來還會更新的方法。”大山也補充了一下。

這曉程聽了他倆的話,眼睛都放出光來,搶著說:“如果是這樣,我更要加入你們!放心,我肯定會努力拼命的,不會讓你們失望的!我以前怎么練功,我就會怎么做業務!”

看著曉程的勁頭,趙總和大山也不便說什么,只說:“我們原則上同意,但是還需要總部批準。”

“好,好!我等你們的消息。”曉程高興的道謝,自己先回去了。

大山和趙總把這幾個人的情況匯總了一下,尤其把曉程的情況重點講了一下,然后匯報給總部。

很快收到總部的回復:“就選曉程,小伙子有股勁!精神可嘉!保持積極性,快速復制。”

于是,趙總和大山向曉程通報了錄用結果,曉程高興地差一點蹦起來!

趙總強調說:“你可要記住自己說的話!進了公司并不代表進了保險箱,如果你自己的話沒有實現,還是要從頭開始。”

曉程按捺住自己的喜悅,說:“一定一定!”

趙總又把其他三位候選人回掉,也說明了理由。那三位都表示理解,創業嘛,當然要挑最合適的人,也都表示將來如果有機會,再進行合作。

然后,大山和趙總為曉程即將的業務復制工作開始進行各項準備:從產品知識培訓、商務知識培訓、業務技巧培訓、技術服務標準培訓再到銷售管理培訓、區域運作培訓,從產品、銷售合同、商務政策、促銷、返利等等都準備好,整整對曉程進行了一周的培訓。

趙總驚訝于大山準備之多、準備之全,與自己猛沖猛打的作風完全不同。大山說:“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后勤,看誰的基礎訓練更扎實,看誰的準備更充分。”

“但是,為什么你到我們公司的時候,全無準備?”趙總反問。

“因為我根本沒拿你們當敵人看。”大山不無懊悔的回答。

趙總答應了一聲,暗自慶幸,否則吃不了兜著走的,肯定是自己這些粗枝大葉的人。說歸說,兩個人還是很細致的準備曉程開展業務的必備內容。

曉程每天腦袋里都塞滿了新知識,要不停的理解、消化,還要對著趙總和大山在用自己的話講一遍,實際的壓力非常大。

曉程沒有放棄,也沒有懈惰,而是在努力的記住這些新知識,努力的復述出來,雖然不斷地出現錯誤,趙總和大山都耐心給他進行了糾正。

終于,經過了趙總和大山的強化訓練,曉程初步可以上崗了。

曉程還挺爭氣,第一周就簽了銷售合同。他雖然在本區域的人脈不廣,但是他的直覺很好,很快就借助朋友的渠道進行了第一筆的銷售。

曉程并沒有停下來,而是按照大山的布置,進行促銷,實現渠道促流,同時,進行業務擴展,又順利的簽下了幾個新的銷售合同。

曉程的進展神速令到老板很吃驚,他不相信一個在本區域沒有行業人脈的業務人員能有這樣的開拓速度,他又開始想招了。

一天,大山正在陪同趙總、曉程共同拜訪新客戶的時候,忽然接到了公司財務經理的電話。

財務經理先是在電話里祝賀了大山一番,大山也客套的謙虛了一下。

“還有,公司聽說你們簽單了,作為財務,我們想了解你們什么時候回款?同時,也請你們預測一下這個月的銷量數據,我好做賬。”財務經理說出自己的真實意思。

“區域拓展剛剛開始,銷量很難預測。”大山回答。

“那回款呢?”財務經理問。

“應該在兩周之內可以回款。”大山回復說。

“好,我們等你們的操作,一言為定。”財務經理說完,放下了電話。

放下電話以后,大山的感覺很不好,自己正在客戶這里談業務,催款電話就過來了。再說,曉程的區域市場才剛剛開始起步,就催款就這么緊,這老板的心思不好琢磨呀!

看到大山臉色不對,趙總估摸了一下,猜測是跟老板有關,只是在客戶那里不便多說。

從客戶那里出來,趙總問:“大山總,怎么回事?臉色不對呀!”

“哦,財務催款了。”大山也不客氣的回答。

“呵,這個老板,這么遠了,還不放過我們。”趙總也不客氣的捅出來。

“財務催款?應該的,應該的,我們是應該早點讓客戶把款打回公司。”曉程又搶著說。

趙總笑了:“這個你倒挺積極!安心開拓你的市場吧。”

“回款也是業務拓展的一部分。”曉程回答。

曉程果然在兩周之內讓客戶回款了,財務經理依舊按照他的節奏不斷催款,新的區域與總部之間的貨流、資金流就這么運轉著,并且流轉的額度越來越大、流轉的速度越來越快。

曉程依然在高速的拓展客戶,他深知自己在這個區域缺乏豐厚的人脈積累,他一定要盡快建立起行業的人脈網絡,建立起渠道網絡,為自己的業務夢想鋪路。

但是大山的業務進展卻讓大山有了隱隱的擔心,他感覺曉程的嗅覺太好了,曉程也太依賴于自己的嗅覺了。

大山感覺曉程就像一個礦工,跟著礦脈在挖礦。這個思路本身沒有錯,但是曉程太執著于挖新礦了,對于舊的礦脈的挖掘、維修做得很不夠,同時,他對于礦道的安全性的重視度也不夠,挖空的礦道里缺少支柱,十分危險。

趙總暫時還沒有注意到這些,他還在為曉程的業績感到欣喜。

“空降兵,你的這套整合打法真不錯!”趙總興奮的對大山說,“這么短的時間,就讓曉程這個沒有什么行業人脈的人取得這么好的成績!神速!神速!”

“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包括你,包括李總,也包括曉程自己!”大山謙虛的說,“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市場考驗還沒有出現。”

“我們都經歷這么多了,還有什么好擔心的。”趙總不以為然的說,“你認為這個曉程算是區域級別的空降兵嗎?”

大山一下子愣住了,他感覺這是一個好問題。

“他確實算是一個區域級別的空降兵。”趙總提醒說,“空降場、著陸點我們都給他準備好了,武器、彈藥、后勤我們也給準備好了,他自己再努把力,找到了合適的支撐點,就不斷的攻下去。”

大山覺得趙總講的很有道理,不僅笑著說:“趙總,你的進步很大。”

“那是,這些活可都是我們干出來的。”趙總不無得意的說。

“曉程是出成績了,但是我們不要高興的太早了。”大山說,“我們要提防三種反撲。”

“三種反撲?”趙總疑惑的問。

“對,三種反撲,”大山回答:“我們要防止競爭對手的阻擊、競爭對手的反擊,還有內部人的突然襲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区| 龙泉市| 德化县| 蒙阴县| 长治县| 岳池县| 隆化县| 密云县| 禹城市| 康马县| 六安市| 洛扎县| 施秉县| 临漳县| 五河县| 宝兴县| 晋宁县| 达尔| 多伦县| 枣强县| 嵊州市| 威海市| 余庆县| 和静县| 平泉县| 太白县| 汉沽区| 屏南县| 永兴县| 乐昌市| 合山市| 泸溪县| 江西省| 澜沧| 同仁县| 太白县| 邹城市| 唐河县| 镇江市| 乐都县|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