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節 常見血管疾病的術前準備與術后處理

一、手術前準備

從患者入院到手術時為止,這段時間通常稱之為手術前期或待術期。術前準備則與待術期的長短及手術的急緩程度密切相關。急診手術,如血管外傷、急性動脈栓塞等需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必要的術前準備,保障患者能迅速接受手術。而動脈瘤破裂則是特別緊急的疾病,為了挽救生命甚至來不及做任何術前準備,直接送入手術室,緊急手術止血。除此之外,大多數血管外科疾患,均可在待術期間對患者進行充分的術前準備工作。術前準備主要包括心理方面的準備、重要臟器的評估和常規準備。

(一)心理準備

手術是血管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為使手術取得預期的良好效果,必須重視手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充分的術前準備和深入細致的心理準備,可減少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心理。

不論手術大小,絕大多數患者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根據心理學研究,手術前心理狀態與對手術的適應能力有密切關系。對手術高度畏懼的患者,由于過分焦慮和恐懼,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機體免疫能力和對手術的耐受力。待術期間需應用心理學理論,解除或減輕患者不利于手術、治療及康復的各種消極心理因素,增強其心理適應能力,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主動配合醫護人員做好各種術前準備工作。

(二)重要臟器功能的評估

由于血管疾病,有時僅是全身性血管疾病的局部表現,采取手術治療有時可對重要臟器產生嚴重影響。因此,與其他外科手術的術前準備相同。患者住院后,需對全身狀況有足夠的了解,以評估機體對手術的耐受能力。

1.一般性了解

常規進行血、尿、便三大常規化驗,出、凝血時間、血小板計數、血糖及尿糖測定,胸透和心電圖檢查等。

2.心血管功能情況

某些血管疾病患者常同時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動脈栓塞或動脈硬化性閉塞癥患者常有心臟器質性疾病(如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并伴有心房纖顫,故老年患者和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及冠心病等,大手術前需全面了解心功能情況,積極采取措施,控制血壓,改善心臟功能,以提高對手術的耐受能力。

3.肝、腎功能情況

輕度肝、腎功能損害,一般不影響手術耐受力,損害較重者,將直接關系到手術的成功與預后。因大多數血管手術后,都需應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療。伴有肝腎功能異常者,則易出現威脅患者生命的大出血和(或)腎衰竭。特別是腹主動脈瘤的患者,有時需在腎動脈上阻斷腹主動脈,故術前必須了解和改善肝腎功能,以提高對手術的耐受力,以防止出現嚴重并發癥。

4.肺和呼吸功能

肺功能不全或伴有呼吸系統感染者,手術的并發癥和死亡率增高。因此,對伴有肺結核、支氣管炎、肺氣腫及哮喘等病史者,術前需選擇性地進行血氣分析及肺功能檢查,并積極采取措施改善肺功能。特別是預計需在氣管插管全麻下完成手術的患者,更是如此。

5.腦血管供血情況

頸總或頸內動脈疾病手術前應了解顱底動脈環(Willis環)是否完全和通暢,必要時于手術前間斷壓迫患側頸總動脈,每日2~3次,每次壓迫時間以患者出現頭暈,或視力模糊,或頭疼為限,如患者能耐受頸總動脈壓迫超過30分鐘,而不出現腦缺血癥狀,則可認為顱底動脈環通暢或已建立側支循環,可耐受手術。

6.全身營養狀況的評估和矯正

伴有貧血或低蛋白血癥等營養不良患者,術后將影響傷口愈合且易發生感染等并發癥,術前應通過輸血、血漿,補充多種氨基酸,高蛋白及高熱量飲食等措施,改善其營養狀況。對于伴有糖代謝異常和長期使用利尿劑、進低鹽飲食患者,術前應控制血糖,積極糾正水及電解質失調。

7.凝血功能檢測

患者凝血功能對血管手術的預后關系密切,除緊急手術外,服用長效抗凝劑的患者,術前1周應停藥;用肝素治療的患者,術前6小時停用,并于術前1~2天檢測凝血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恢復正常后,方可手術。

8.肢端慢性潰瘍和壞疽的術前準備

對于慢性潰瘍可用3%硼酸濕敷,炎癥消退后可改用生理鹽水換藥,每日1~2次。待創面感染控制、肉芽新鮮后,方能手術。干性壞疽部位應保持干燥,每日用碘酊、酒精消毒3~4次,以免繼發感染。

(三)手術前的皮膚準備

除特殊情況外,血管外科的手術切口多屬于一類切口,即清潔或無菌切口。為保證手術后切口的順利愈合,手術前應做好手術區皮膚的準備工作。

手術區皮膚的準備簡稱備皮,是手術前皮膚準備的重要步驟。備皮的方法是去除手術區的毛發和污物,用肥皂和清水清潔皮膚,以達到預防切口感染的目的。

血管外科手術不像已規范化的外科手術那樣,不同部位的血管手術有不同的備皮范圍。即使同一血管的手術,其備皮范圍也有區別。如髂血管手術的經腹腔入路與經腹膜外入路的備皮范圍相差較大。有些病變復雜的血管,可能有多處閉塞或狹窄,需要同時處理后才能根本改變患肢的血液供應。因此,手術前即應對手術的范圍和將施行的手術有所了解,并根據手術方法和范圍做好與之相應的皮膚準備。下面將就不同的手術分別介紹常見血管外科手術前的皮膚準備。

1.頸部血管手術的備皮范圍

頸部血管的備皮范圍包括上至下唇,下至乳頭連線,兩側至肩后和耳后。

2.鎖骨下血管手術的備皮范圍

鎖骨下血管因受鎖骨的遮擋,顯露較困難。因此,在解決鎖骨下血管的狹窄或閉塞時,一般多行轉流術。如頸總-腋動脈轉流術,或腋-腋動脈轉流術,故備皮范圍應根據手術方法來決定。

(1)頸總-腋動脈轉流術:

上自下唇,下至劍突,兩側至肩關節,包括腋窩。

(2)腋-腋動脈轉流術:

上自喉結,下至劍突,肘關節以上至兩側肩關節,包括腋窩。

3.腋血管的手術備皮范圍

不論哪種手術的備皮范圍均應從下頜開始,下至劍突,內至對側鎖骨中線,外側至肘關節以上,包括全肩關節,以備行頸總-腋(或肱)動脈轉流術。

4.肱動脈手術的備皮范圍

包括鎖骨中線外側的胸部及肩關節,下至前臂中部。

5.尺、橈動脈手術的備皮范圍

肘上10cm以下,包括患手。

6.經腹的腹主動脈手術的備皮范圍

經腹腔的腹主動脈手術其備皮范圍應上自乳頭連線,下至會陰部。但若可能行腹主-股動脈搭橋時,應包括雙大腿中部。經腹膜外入路時,其備皮范圍上自腋窩,下至髖關節,前至對側腋前線,后過脊柱。

7.髂血管手術的備皮范圍

無論是經腹腔入路,還是腹膜外入路,其備皮范圍基本相同。即上自乳頭,下至會陰部,兩側至腋后線。若需行髂-股血管搭橋術時,下界應至大腿中部。

8.下肢血管手術的備皮范圍

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上界平臍,包括全患肢及對側大腿上、中1/3交界線及會陰部。股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的手術,包括內膜剝脫術、髂-股動脈(靜脈)搭橋術,有的病例需行股-脛后動脈搭橋術。因此,備皮范圍應較廣,與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的備皮范圍相同。

9.腘動、靜脈手術的備皮范圍

上自大腿上、中1/3交界線,下至小腿中下1/3交界線。

(四)預防術后并發癥的準備
1.有吸煙習慣的患者

應于術前停止吸煙,需經胸和經腹手術的患者,術前至少2~3周停止吸煙,以預防術后排痰困難導致的呼吸道感染。

2.呼吸功能訓練

術后咳嗽可引起切口劇烈疼痛(四肢手術者不明顯),不能進行必要的和有效的咳嗽,無法排出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尤其氣管插管全麻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明顯增多,有發生肺炎、肺不張的可能。因此,術前應訓練患者掌握正確、有效的臥位咳嗽和咳痰方法。

3.四肢靜脈疾病患者

需指導患者掌握慢節律、用力屈伸踝關節運動,實為小腿肌肉的舒縮運動,充分調動小腿肌肉泵的作用,以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4.術后需臥床的患者

應于術前訓練在床上大、小便的習慣,以免術后出現排尿及排便困難。

(五)其他
1.備血

術前應根據手術種類及手術的規模,準備充足的備用血液,特別是較大血管的手術,應保證有充足的血源,以防萬一。

2.過敏試驗

術前應做普魯卡因、鏈激酶、某些抗生素(青霉素、先鋒霉素類)等藥物過敏試驗,以備術中或術后使用。術前未做過血管造影者,又有術中造影條件的,應做碘過敏試驗,以備術中造影。

3.腸道準備

需在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的患者,術前1日晚行肥皂水灌腸。經腹腔手術者,應于術日晨安放胃腸減壓管。估計術中有可能損傷下消化道者,術前2~3天口服抑制腸道細菌的抗生素,術前1日晚和術日晨行清潔灌腸。腹腔內血管手術,應于術前6~8小時禁食、禁水。

4.留置導尿

估計手術時間較長或腹腔血管手術,術日晨留置導尿。

5.術后監測

大動脈如腹主或髂動脈手術應作好術后血壓、脈搏及心電監測準備。

二、術后處理
(一)術后監測

有監測條件時,應隨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無監測條件時,應定時測量患者的血壓、脈搏及呼吸等,特別是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者,應根據監測指標,隨時予以處理,直至度過危險期。

(二)注意患肢的血運情況

根據患者的主訴并結合患肢肢端皮膚的顏色、溫度和動脈搏動情況來判斷。凡對血管內膜有創傷的手術,如動、靜脈的切開取栓術、旁路術、轉流術及各種介入性治療等,術后都有血栓形成的可能。除術后在治療上給予適當的抗凝外,也應注意有無血栓形成的表現。術后患肢若出現劇烈疼痛、麻木、蒼白、皮膚溫度降低、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應警惕有無動脈血栓形成或動脈栓塞的可能。應及時做相應的檢查和處理。若患肢出現疼痛、腫脹、潮紅或發紺等表現者應警惕有無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

(三)體位

所有肢體靜脈手術、靜脈動脈化手術及截肢(指或趾)術后均需抬高患肢,使肢端高于心臟20~30cm。無論是動脈手術,還是靜脈手術后,均應鼓勵患者做肌肉收縮和舒張的交替運動,以借助肌肉的收縮擠壓,促進靜脈血回流,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并發癥。

(四)注意出血情況

嚴格記錄引流量并觀察其性狀,一般血管手術中多應用肝素抗凝,術后繼續抗凝,因此,引流液多為血液。無引流者應注意有無切口滲血或出血。

(五)注意抗凝、溶栓藥物的使用時間

術后繼續用肝素抗凝時,不可在短時間內重復使用,以免引起大出血。每次投以抗凝劑前應檢測凝血時間或凝血酶原時間及活動度,以便及時調整藥物劑量。第1次使用蝮蛇抗栓酶或鏈激酶等藥物時,應注意觀察有無不良反應。

(六)飲食

腹部血管手術按一般腹部手術的常規處理;腹部以外的血管手術,除糖尿病患者外,麻醉作用消失后,一般不限制飲食。

(七)活動

除關節附近的血管或大血管手術后,應鼓勵患者早期活動。

(八)深靜脈血栓形成取栓術后

應觀察患肢周徑的變化,以了解治療效果。

(九)止痛劑的使用

不可過分限制,以免因疼痛引起動脈痙攣。

(董國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林州市| 盐城市| 磐石市| 西平县| 龙里县| 辛集市| 东台市| 保德县| 和林格尔县| 乐安县| 新泰市| 吉安市| 吉水县| 蓬安县| 吴川市| 铁岭市| 军事| 吉木乃县| 大悟县| 定陶县| 兴城市| 筠连县| 高雄县| 广州市| 吐鲁番市| 和龙市| 临朐县| 容城县| 安溪县| 库车县| 临泉县| 玉溪市| 融水| 陈巴尔虎旗| 开封县| 周宁县| 监利县| 翼城县| 灵璧县|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