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新視界
- 苑杰 程淑英
- 430字
- 2020-02-19 18:17:19
第四章 抑郁癥的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的交互作用
以往很多研究都試圖通過單個變量對抑郁癥的病因及發病機制進行解釋,但發現任何一種假說均不能完全解釋抑郁癥的病因機制及臨床現象。近年來研究者開始轉向通過綜合性、發展的、交互作用模型來解釋抑郁癥的發生。其中交互模型強調個人(生物及心理)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其中的生物因素涉及基因、神經內分泌及炎癥反應等,個性心理特點包括自我概念、消極的認知、焦慮性人格傾向,情緒不穩定,敏感,多疑等。社會環境因素包括生命早期經歷和之后的應激事件。早期經歷是指個體出生早年所經歷的生活事件,內容非常廣泛如喪失父母,與父母分離,兒童期疾病,家庭暴力,缺衣少食和沒有住所缺乏關愛,甚至生理的、情感的或性虐待。兒童虐待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它是不分階層、種族、信仰、年齡和教育水平的復雜的全球性現象,可發生在公共場所和私人場所,能導致嚴重的身體傷害甚至死亡。而且,它帶來的精神損傷甚至從童年持續到成年。后期的應激事件如喪偶、離婚、失業、親人病故等。